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24—2025学年度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30+2)【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2
浏览数:99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丁村人
D.蓝田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考古发掘的器物、建筑物等是重要的实物史料,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三皇五帝的传说
B.陶寺遗址的宫殿
C.《史记·夏本纪》
D.西周分封示意图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西境内的文明遗址中,都出土了少量的与偃师二里头文化相同或相似的器物,如广丰社山头遗址的卷沿深腹盆、敞口深腹外饰凸棱平底盆,就与二里头二期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夏王朝统治范围到达江西
B.江西地区早期文明发展迟滞
C.区域之间存在着文明交流
D.江西文明发展呈现多元特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用什么制度取代了禅让制(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内外服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是( )
A.夏朝
B.秦朝
C.隋朝
D.元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商朝时期,占卜之风盛行。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如征伐、狩猎、疾病等,都要占卜以问吉凶,然后将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种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下列有关商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建立的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B.实行内外服制
C.制定《九刑》,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D.实行郡县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为维护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下列能够成为西周分封对象的是( )
A.国人
B.功臣
C.平民
D.奴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
A.长子继承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次子继承制
D.庶子继承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使成都平原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
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坎儿井
C.郑国渠
D.大运河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汉朝时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这一伦理原则的来源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列说法能支持此观点的是( )
A.孔子反对苛政
B.孔子主张
“
有教无类
”
C.孔子提倡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这一时期也是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出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以下属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除
“
仁
”
以外,孔子的核心思想还包括( )
A.刑
B.礼
C.理
D.道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社会发展的许多方案,下列主张属于法家思想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战国时期,代表平民利益,主张
“
兼爱
”
“
非乐
”
“
非攻
”
“
节用
”
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墨子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春秋战国时期,某派思想家强调
“
任物自然
”
,要人们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这一思想流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的皇帝制度首创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其中包括( )
A.统一文字、度量衡
B.实行分封制
C.设立三公九卿制
D.以上都是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提及:
“
秦有天下……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
他所评论的制度是( )
A.郡县制
B.皇帝制度
C.三公九卿制
D.朝议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的分封制制度,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度。这一发展轨迹( )
A.促进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
C.使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得到遏制
D.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
书同文
”
给政令上传下达提供便利,政令可以准确地传递到地方官僚手中;地方治理情况也能通过文书上传,并依此评价和问责治下官员。
“
书同文
”
为专制君主的法治提供了条件,统一的法律文本体现了统治者的意愿,在社会生活中做到
“
令行禁止
”
。材料强调
“
书同文
”
( )
A.有利于国家治理
B.不利于政令畅通
C.服务于经济发展
D.增强了文化认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史学大家吕思勉认为,秦统一
“
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
”
,当时中国
“
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
”
。吕思勉认为秦的统一( )
A.军事因素不占重要地位
B.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潮流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6.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
“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
从政治上看
“
秦虽死犹存
”
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统一文字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7.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
“
长千八百里
”
。这项措施( )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8.
秦始皇下令全国
“
车同轨
”
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9.
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
“
政月
”
,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
“
政月
”
改为
“
正月
”
。这一现象体现了(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独断性和随意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0.
汉初贾谊评价秦朝反击匈奴的效果时说:
“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桑弘羊也认为,经蒙恬反击之后,
“
匈奴势慑,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
”
。由此可知,秦朝反击匈奴( )
A.成为建立大一统的关键一步
B.有利于保障农耕文明的发展
C.彰显了中央集权制的优越性
D.推动了中原文化向边疆扩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春秋末季,战国时代,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各方面之组织结构发生空前大变动,各国竞争激烈亦旷古所未有……百家争鸣,正奇峰出,云诡波涌,蔚为壮观,诚为中国学术史上最灿烂光辉之大时代。
——据张凯之《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大抵儒家是想恢复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尧舜禹三代为法。道家则主张径复大同之治,所以要归真返璞。法家可分法、术两方面,法所以整齐其民,术则以监督当时的政治家,使其不能以私废公的。墨家则舍周而法夏。
——据吕思勉《中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道、法、墨四家的治国主张,说明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10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2.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
“
皇帝
”
;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及其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10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