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9 浏览数:200

一、选择题

1.

图1所示文物现存于山东大学博物馆,它是迄今为止殷墟之外唯一发现的商代卜辞。它出土于济南(  )

图1

A.大辛庄B.王舍人C.郭店D.龙山

2.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到: 孝公继位之后,用了卫鞅,把全国的人,都驱到 农战 一途,于是秦国的国势,就骤然强盛起来。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3.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其中 民生主义 就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班固《汉书》中的这段记载,说明秦朝实行(  )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

5.

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这体现了汉武帝(  )

A.推恩 削藩 B.盐铁专卖C.尊崇儒术D.北击匈奴

6.

在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蔡伦位列第七。他能够入选的理由是(  )

A.改进造纸术B.发明了火药C.发明活字印刷术D.制成指南针

7.

这一时期是中国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的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是各民族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 是(  )

A.夏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8.

在北宋枢密院存在的167年中,枢密院正职共73人。其中,文职出身者54人,武职出身者18人,其他出身者1人。这反映了北宋(  )

A.科举取士B.强干弱枝C.重文轻武D.分化事权

9.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北宋建立D.南宋偏安

10.

图2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须弥座上的金田起义浮雕,若作为史料,可用于研究(  )

图2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11.

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将士奋勇作战。弹药将尽之际,他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 吉野号 。关于黄海海战的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午年B.18世纪末C.清朝中期D.道光年间

12.

针对当时的 海陆军救国 教育救国 等观点,张謇则认为,国家如同一棵大树,教育是花,军队是果,而实业是根。与其认识相关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大生纱厂D.福新面粉公司

13.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以上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

14.

表1是某历史公众号推送的研究性学习资源包。据此推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表1

资料类型

名称

图片

孙中山等走出国民党一大会场(19241

文献

《革命军将以铁甲车猛攻武昌城》《民国日报》19269

实物

铁军盾牌民国十六年一月

A.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B.开辟井冈山道路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D.全民族抗战

15.

这里是长清人民革命的摇篮,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山东联系延安秘密交通线上的重要中转站,被誉为 长清的延安 这里 是(  )

A.五峰山B.莲台山C.小鱼山D.大峰山

16.

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材料的亲骨肉含泪送上战场。 这首民谣体现了解放战争的(  )

A.爆发原因B.发展进程C.胜利原因D.最终结果

17.

粮票、布票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发放的供城乡居民购买生活用品的凭证。80年代起,它们逐渐退出流通,1993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反映了(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启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

18.

图3是美国国会大厦的汉谟拉比浮雕,该浮雕主人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  )

图3

A.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文字之一的象形文字B.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修建了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D.创造了世界上广泛应用的 阿拉伯数字

19.

8世纪起,西欧大小封建主之间通过 臣服礼 授职礼 ,明确了封君和封臣之间的义务和权利,双方形成依附关系。这反映的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B.罗马的 元首制 C.马尔克公社制度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20.

有学者写道: 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却有效地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集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制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 他就是(  )

A.克伦威尔B.华盛顿C.罗伯斯庇尔D.拿破仑

21.

列宁说: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著作。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中的 这本书 是指(  )

A.《独立宣言》B.《共产党宣言》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2.

农奴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国家分配的 份地 ,但依然没有足够的土地,无法独立经营。……因此事实上,剥削关系的实质并未改变。 材料评价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B.1861年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D.日本明治维新

23.

图4是世界上第一辆单缸发动机三轮汽车,现存于德国斯图加特市的汽车博物馆中。若用于研究第二次工业革命,它属于(  )

图4

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C.口述史料D.图像史料

24.

这一体系因无法消除列强之间的根本利益冲突……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 20年危机 20年体战 期间逐渐崩解,最终走向一场新的、更大的世界战争。 这一体系 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雅尔塔体系C.资本主义货币体系D.资本主义国际贸易体系

25.

图5是二战后西欧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图中“? 处应填写(  )
202410251241404655

图5

A.经济互助委员会B.欧洲联盟C.二十国集团D.金砖国家

二、材料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202410251241404655
(1) 人物扫描 是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的栏目之一,对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请仿照这一栏目对材料一中的两位历史人物进行 扫描 。(8分)
材料二 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其强盛的国力和灿烂的文化吸引着周边各国,成为他们竞相学习的对象。……唐朝时,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畅通,往来于丝路上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还有各国使者、留学生和寻求信仰理念的学者等。……唐朝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 开放时代 ,它以博大胸怀接纳外来文化,也以积极态度输出中华先进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第3卷)·隋唐五代两宋》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盛况空前的原因。(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202410251241404655
(1)年代尺能形象直观地呈现历史发展进程。材料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年代尺(局部),写出其中①②③④所反映的重大史事。(8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摘编自何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起步时的特点及原因。(6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开罗会议上关于中国领土问题的规定,并分析其现实意义。(6分)
材料二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月,中国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 中国建议 。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6月,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 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6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2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380

朱元璋下诏废除丞相

14051433

郑和七下西洋

14651487

明宪宗开创八股取士

1492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1503

·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

1660

清朝开始实行文字狱

1689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1727

清朝设驻藏大臣

1729

雍正帝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1757

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1762

清政府设立伊犁将军

1771

曼彻斯特水力纺纱厂建立

1787

制宪会议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92

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来华

——据李亚凡《世界历史年表》等整理

请阅读表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