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二第一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25+3)【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8 浏览数:266

一、单选题

1.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星堆遗址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其中有些青铜器独具特色,例如青铜神树、青铜祭坛、青铜大立人。而有些青铜器,如青铜大口尊、蛇身铜人像、青铜神坛上的背罍青铜人像则具有明显的中原形制。此考古发现(  )

A.凸显了 中原中心 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巴蜀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

表1关于诸子百家思想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

表1

出处

文献叙述

《淮南子·要略训》

墨子学儒者之业……以其礼烦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先秦诸子系年考辨》

法家守法奉公,即孔子正名复礼之精神,随时势而一转移也。

《韩非子·解老》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

A.诸子百家思想相互影响B.诸子百家各家彼此攻讦C.法家思想顺应时代潮流D.诸子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3.

汉初富商大贾 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但他们 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 ,甚至 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焉 。这反映出当时(  )

A.经济改革的必要性B.政府重视经济发展C.商贾影响君主专制D.休养生息提升民力

4.

《魏书》中记载太祖 好黄老,颇览佛经",天兴元年(398年),下诏曰: 夫佛法之兴,其来远矣。济益之功,冥及存没,神踪遗轨,信可依凭,其敕有司,于京城建饰容范,修整宫舍,令信向之徒,有所居止。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北魏时佛教冲击儒学B.统治者借佛教加强统治C.佛教促进了民族交融D.大肆修建寺庙损耗国力

5.

宋朝婚姻盛行 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朱熹曾论述到: 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 为了通过婚姻获取钱财,有不少贫穷男子 舍亲而出赘 ,女子甚至嫁于僧人为妻。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出(  )

A.女性社会地位提升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6.

王夫之评价两税法 乃业已为定制矣,则兵息事已,国用已清,而已成之规不可复改……他日者,变故兴,国用迫,则又曰: 此两税者正供也,非以应非常之需者也。 而横征又起矣。 由此可见,两税法(  )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B.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C.赋予地方官员加征权D.减轻了部分农民的负担

7.

明代中后期,中国的金银比价在1:5至1:6之间,欧洲和美洲则为1:11,日本为1:9左右。这一比例有助于(  )

A.扭转明末贸易逆差B.增强政府金融控制力C.瓦解中国传统经济D.密切中外贸易交流

8.

严嵩任内阁首辅时 铨司黜陟,本兵用舍,莫不承(嵩)意指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 相权之重,本朝罕俪,部臣拱手受成,比于威君严父,又有加焉。 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执掌六部B.君权相权关系紧张C.首辅权力失控D.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9.

阿布辛贝神庙是古代埃及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建造的神庙。神庙里的四尊石像,从左到右分别是地狱之神、底比斯保护神、拉美西斯二世和太阳神(如图1)。将拉美西斯二世与诸神并列,展现了古埃及时期(  )

图1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神话体系繁复多样C.建筑技术领先世界D.官僚体系走向成熟

10.

古印度的列国时代,北方强国摩揭 王国难陀王朝的建立者摩诃帕德摩·难陀出身于首陀罗,在这一时期,佛教在摩揭陀国内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接受。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佛教适应了统治阶层的需求B.种姓制度遭到了废除C.摩揭陀王国实现了思想统一D.首陀罗成为最高等级

11.

没有元老院的支持,那些由人民选举的官员无法采取行动……元老院是罗马唯一人们可以在那里自由地,或者说很大程度上自由地讨论政治的政治机构,与那种向听众发表演说的情况形成对照。 由此可知(  )

A.罗马帝国时期元老院是权力中心B.罗马共和国时期共和制度名存实亡C.罗马帝国时期君主受元老院制约D.罗马共和国时期寡头政治色彩浓厚

12.

图2所示为古代某帝国全盛时期的疆域。该帝国(  )

图2

A.开启了希腊化时代B.是首个横跨亚非欧的帝国C.阻碍了东西方贸易D.最终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亡

13.

有学者认为,中世纪欧洲实行的中央与地方平行的政治制度,以致于 凡是有强大势力的人都建起自己的城堡以抵抗国王,城堡里充满了邪恶的人。他们不分昼夜地出去搜捕他们认为拥有财产的男女,把这些人投入监狱,以谋取其金银财宝。 该学者意在强调中世纪西欧(  )

A.国家权力分散导致秩序混乱B.中央和地方的权利对等C.封君封臣缺乏权力制衡机制D.封建关系正在走向瓦解

14.

欧洲中世纪大学出现于11世纪,前期以教会办学为主,后期以城市世俗办学为主,课程设置上除了神学,还包括文学、医学、法学等学科,同时还设有《几何学》《天文学》以及探索人体和自然界的相关课程。由此可知,中世纪的大学(  )

A.兼具宗教性与世俗性B.冲击了基督教理论体系C.瓦解了欧洲封建社会D.受到教权和王权的影响

15.

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许多地区的非穆斯林居民都被允许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并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这种 天启之民 制度规定,非穆斯林居民在支付宗教人头税的条件下,可以继续信仰自己的宗教,享受保护。这一举措(  )

A.改变了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B.提高了非穆斯林的社会地位C.扩大了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力D.有利于帝国社会秩序的稳定

16.

阿杜利斯港输出的货物主要是象牙、黄金、生皮和香料,进口的货物有软铜薄板、手斧、意大利葡萄酒、印度的铁器和棉布。阿克苏姆人的饮食由普通小麦饼、啤酒、葡萄酒、牛羊肉、蜂蜜、奶油和菜籽油等构成。这说明古代(  )

A.西非经济多元B.东非主要进口奢侈品C.东非重视贸易D.西非农业体系完善

17.

圣女贞德(1412—1431年)出生在法国东部的村庄,作为一个农民女孩关注着百年战争这场骑士间的战争,坚信统治法国的国王应该是一个法国人,将法国从低谷中拯救出来,并一举扭转了百年战争的局势。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A.民族意识已经觉醒B.国王权力得到强化C.二元政治格局崩溃D.封建经济走向没落

18.

一位犹卡坦半岛的印第安人在西班牙人大征服之后回忆道: 那时,没有疾病;那时,他们的骨头没有酸疼;那时,他们没有发烧;那时,他们没有天花……那个时候,人事之道整齐有序。可是那些外来者来了,一切全然改变。 由此可知(  )

A.物种交换导致疾病传播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文化传播C.航路扩展促进商品流动D.殖民扩张目的在于传播疾病

19.

有学者指出,十五世纪特别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的世纪。人物传记大多都在其主要成就之外,谈到他其方面的研究,而这些研究也并非浅尝辄止。那时学者们的学问不仅用来研究经典知识,也用于日常生活的实际。这反映了(  )

A.神学与现实结合B.禁欲主义的消亡C.人文主义的兴起D.百姓生活的多彩

20.

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徒一方面聚敛财富,一方面又推崇禁欲主义,前者由加尔文宗的 先定论 确定合理性,后者则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两者结合则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不断要求将财富投入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内核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作者意在表明(  )

A.宗教改革反对神学禁欲主义B.宗教改革助推资本主义发展C.新教思想和天主教思想相统一D.天主教会思想推动宗教改革

21.

启蒙理性摆脱了宗教及政治外在权威的枷锁,启蒙理性站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有学者认为 于是,启蒙就失去了对手:……理性失去了外在的敌人,同时就造就了内在的对手。 在完成了对宗教神学的 祛魅 后,启蒙理性又重新陷入了自身神圣化的怪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了理性的自身困境B.理性主义阻碍时代发展C.理性主义倡导自主精神D.启蒙运动实现了人的解放

22.

表2为美国对外事件的统计,由此可知(  )

表2

1823

门罗总统发表门罗宣言

1845

波尔克总统首次援引《门罗主义》原则

18461848

美墨战争

1850

美英签署《克莱顿—布尔沃条约》,弱化英国对拉美影响力

1890

美国召开第一次泛美会议

1898

美西战争

18941934

干涉拉美十国至少34

A.孤立主义在美洲不合时宜B.欧洲无意干涉美洲C.门罗主义的推行依托国力D.拉美综合实力下降

23.

哥伦比亚的名称源于哥伦布,萨尔瓦多的名字源于西班牙语中的 救世主 ,委内瑞拉的名称则意为 小威尼斯 ,玻利维亚的名字来源于玻利瓦尔的名字。以上信息不能推理出(  )

A.拉丁美洲被欧洲 发现 B.拉丁美洲文明源远流长C.拉丁美洲历史的多元性D.拉丁美洲殖民与抗争并存

24.

国际舆论界宣扬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协会故意策划的,指责公社建立共产主义,没收富人财产,分占富人妻子,进行恐怖大屠杀,制造混乱和无政府主义以及其他一切缠住高贵阶层不放的噩梦。这主要是因为(  )

A.各国支持法国的现有政权B.共产国际借巴黎公社推行工人革命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D.巴黎公社客观上给法国带来了混乱

25.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犯罪人类学 派力图证明,罪犯、反社会分子、下层社会民众都属于有别于上等人的 下等人血统 ,而且指出这一点可由测量头盖骨或其他简单方法得到证实。这一认识(  )

A.有利于解释人类不平等的现状B.是西方科学革命的成果C.目的在于固化现有的社会结构D.科学地解释了种群差异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双元革命:1789—1848年的转变,基本上就是发生在英法两个国家的孪生大变革。从那之后,这一变革波及了整个世界。
材料一
英国在科技方面并不占优势,在自然科学方面,法国几乎肯定走在英国之前。相较于日耳曼和法国的教育,英国的教育则显得毫无生气……在英国,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正式审判并处死了国王,个人利益和经济发展变成了政府政策的最高目的。出于实际的目的,英国已经找到了解决土地问题的革命性办法……在所有这些国家,工业成长的前导都是大众消费品—主要(但不是绝对)是纺织品的制造商,因为这类商品的巨大市场已经存在,商人可以清楚地看到扩大生产的可能性。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时代》

材料二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里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1835年托克维尔对曼彻斯特的评论

材料三
法国引发了世界革命,并赋予其思想,以致三色旗这类事物成了实质上每个新生国家的象征,而1789—1917年之间的欧洲(或实际上是世界的)政治,主要是赞成或反对1789年的原则,或甚至更富煽动性的1793年原则的斗争。法国为世界大部分地区提供了自由和激进民主政治的语汇和问题。法国为民族主义提供了第一个伟大的榜样、观念和语汇。法国为多数国家提供了法典、科技组织模式和公制度量衡。经由法国的影响,现代世界的思想观念首次渗透进迄今曾抗拒欧洲思想的古老文明世界。以上便是法国大革命的杰作。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性影响。(6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恐怖之王还是真主之剑?

表3

文献记载

出处

备注

事实上,这些鞑靼人在被诅咒的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已经做了不少从古至今闻所未闻的事情。一个民族出现在中国的边疆,其 中一部分人沿此方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抵达亚美尼亚的土地并向着哈马丹的方向穿过伊拉克。

根据伊本· 阿昔尔《全史》整理

伊本·阿昔尔(1160 年—1234,阿拉伯历史学家、成吉思汗西征时逃过一劫。

全能真主使成吉思汗才智出众,使他思想之敏捷、权力之无限为世上诸王之冠……谁个胆敢反对他,他就执行他颁布的札撒和法令,把此人连同他的部属、子女、党羽、军队、国家和土地,统统毁灭干净。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

  ( 1 2 2 6  1283蒙古帝国的御用史官

材料二

战争英雄还是暴躁小子?

                    

油画《拿破仑越过圣伯纳德山》作者路

易·大卫法国)(作于1801

背景:18006月的马伦哥战役前夕,拿破仑为了迷惑敌军而选择了十分险峻的行军道路,516日他在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圣伯纳德山隘道时,为了对付陡峭的山路特意骑了一头驴子。

漫画《疯癫的小博尼》作者吉尔雷英国作于1803

背景:拿破仑1803314日在巴黎杜伊勒里宫向英国大使惠特沃思勋爵大发雷霆的外交事件。

备注:人物头上的语言为复仇、复仇我发誓用剑将英国人从地球上消灭掉以及一些疯癫言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历史人物形象塑造的因素。(提示:先概括因素,再逐一分析)(11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蒙古西征和拿破仑战争?(5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跨越民族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关于国际分工的原因和作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认为分工源于交换,分工能够提高生产力,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的著作《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认为基于国际分工的国家间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的状况变得更好。乌拉圭的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则指出所谓国际分工就是指一些国家专门赢利,而另外一些国家专门遭受损失。
阅读材料,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概括并评析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