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部四校联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47

一、单选题

1.

王庄遗址位于豫东平原东部,钻探显示,整个遗址被双重环壕环绕。其中位于遗址核心的内环壕中发现有大型墓群,集中随葬的 形礼器形制固定、磨制精细,出土此类石器较多,而小型墓葬通常只见一两件。据此可知,王庄遗址时期(  )

A.私有观念已经形成B.手工业制造达到先进水平C.建筑技术明显进步D.文明发展多元化特征突显

2.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改革家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杂家经典作品中形象的统计情况。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

杂家

管仲

+

+

+

+

+

+正面形象

-负面形象

子产

+

+

+

吴起

+

+

+

+

李悝

-+

+

商鞅

-+

+

+

申不害

-

+

+

A.礼崩乐坏促进百家争鸣B.为政以德成为法治核心C.变法求治成为社会潮流D.儒法合流利于社会转型

3.

青庐源自匈奴、鲜卑等民族的 穹庐 (帐篷)。南北朝时期,北朝一些土族、贵族在举行婚礼时,常以 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 。这一现象说明(  )

A.中原地区生产方式的变化B.北方民族交融的进一步深化C.华夏认同观念的不断强化D.北朝封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4.

北宋民间 好讼 成风,士大夫官僚在任职地方官时会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诉讼,甚至出现地方官不能及时处理诉讼导致词讼堆积的情况,如太平兴国年间 御史中丞刘保勋奏充台直,会有言饶州多滞讼 。这可用于说明北宋时期(  )

A.经济发展引发民事的复杂化B.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十分低下C.崇文抑武政策弊端日益凸显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司法的监控

5.

顾炎武曾言: 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日 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这一主张旨在(  )

A.批评程朱理学空疏学风B.反对强化君主专制制度C.回归元典另辟儒学新境D.倡经世致用求实学之风

6.

咸丰至同治朝前期,清廷对外省使用厘金办理本省各类事务,并没有从比例上严格限制,一般是要求 撙节动支,不准丝毫冒滥 。光绪六年后,户部开始严格管控各省留支厘金的使用,责令厘局用款 须于一成之数再行核减 。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  )

A.国内金融业乱象丛生B.清政府的外贸收入锐减C.清末新政的成效凸显D.地方存在一定割据隐患

7.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人们结社组党、参与政治事务的自由和权利。还规定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这些规定(  )

A.构建了民国政党政治的基本框架B.实现了对旧制度的彻底扬弃C.有利于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D.冲击了清廷的专制独裁统治

8.

下表所示为1920~1922年创办的部分工人学校。这些学校的创办折射出(  )

学校

地点

时间

概要

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

北京

1920

教员们会借用生活常识讲述革命道理,每周发放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编印的《劳动音》周刊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

上海

1920

办学者苦学本地方言;广泛结交工人,增强宣传的影响力;补习学校选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劳动界》作为教材

安源工人学校

江西

1922

学校公开的办学宗旨为使工友们得到必需知识,促进改革社会的精神,通俗地向工人讲解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把阶级启蒙教育同传授文化知识结合起来

A.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的日渐清晰B.工人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C.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逐步结合D.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9.

毛泽东在1942年指出,中国的现实经济条件下,我们的股份合作制经济不应当是公营的,而应当是民营的,不应当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而应当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并且是为私人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的。这一论断(  )
①有利于增强根据地经济活力 ②适应了当时抗战的现实需要
③旨在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完善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下表所示为中央政府出台的部分农村工作文件。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年份

文件

概念

1985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对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费在贷款数额和利率上给予优惠,对新办乡镇企业定期免征所得税

1986

《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充分利用集体企业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条件,加强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适当调整经营规模,促使农工商各业协调发展

A.农村所有制结构呈现单一化B.城乡间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C.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开始建立D.工业化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

11.

下图是公元前14世纪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的浮雕。该浮雕可用于研究古代埃及(  )

A.小农经济下的家庭结构B.男女平等的社会观念C.宗教对人性的严重束缚D.法老的神人双重特性

12.

佛教经典《长阿含经》中指出,因为刹帝利是民众打击盗窃、展开争讼等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而主动推举而来的,所以以国王为首的刹帝利等级理应居于 天人中为最 世间为第一 的最高地位。这一说法(  )

A.侧面说明了佛教对贵族统治的支持B.动摇了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C.增强了印度广大民众的民族凝聚力D.为佛教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13.

下表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的地区及在其征服地区的举措。这些举措(  )

征服地区

举措

利底亚首府——萨得斯

亚历山大准许萨得斯人与其他利底亚人可以保留自由,保持他们原来的风俗习惯并享受使用旧有法律的特权

巴比伦

亚历山大将新征服的省交给一位归顺的波斯贵族管理

印度

印度的波拉斯王战败,亚历山大看到其在战争中表现得极其伟大而英勇,于是把波拉斯的王国主权还给他,并将比原来国土更大的地区划给他

A.充分保留了区域文明自身特色B.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并维护大一统局面C.增强了希腊化世界的文化认同D.体现出亚历山大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14.

11世纪以来,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家族商业公司增多,这些公司由父子兄弟、叔伯子侄甚至堂兄弟组成,开设在巴格达、开罗等商贸枢纽城市,主要从事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由此可见,阿拉伯帝国(  )

A.民间的契约体系十分完善B.商业资本集聚效应较为显著C.商人经营方式具有多样性D.个体商人经营环境十分艰难

15.

下面是关于1215—1274年罗马教廷制定的部分教规。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1世俗人尽管虔诚,也没有权力处理教会财产,他们的分内事是遵守而不是指挥

2反对那些城市官员和其他人通过地租、税收和其他苛捐杂税来加重教会的负担

3我们禁止任何高级教士让委托给他的教堂、不动产和权利,在没有经过牧师会和罗马教会的特别许可下,隶属于俗人之下

A.新教在欧洲的影响力增强B.西欧专制王权国家形成C.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D.教廷与地方的矛盾凸显

16.

班图人最早在西非草原地区栽培西瓜,他们不仅食用西瓜,还利用其瓜子榨油。公元前2000年的埃及墓壁彩画上出现了西瓜图像。南瓜最早生长在西非草原,后随班图人的迁徙传播到赤道以南广大地区。这可用以说明(  )

A.非洲是农业的重要起源地B.班图人的迁徙催生了非洲农业C.非洲农业的区域差异显著D.地理环境决定了农业经营形态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秦汉乡官主要有三老、啬夫、游徼、乡佐;里吏主要有里正、父老、什长、伍长、社宰、里监门等,除啬夫和游徼由郡或县委派外,名义上大都由乡里民众公举,即便是啬夫和游徼也多由本地人担任。但他们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官吏,也不领取俸禄。《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 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陈汤家贫无节, 不为州里所称 。汉代 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置以为乡三老,乡一人 为三老者,多忠信老成之士也 。秦汉王朝设置乡官里吏,以期 劝导乡里,助成风化。 乡里民众多聚族而居,一个里往往就是一个或数个宗族,故时人常以宗族与闾里、乡党并称。乡官里吏多由大姓担任,乡举里选亦为强宗把持,故王充叹身为 细门孤族 。《朱晖传》载, 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朱)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赢者,乡族皆归焉。 《循吏传》载,“(童恢)父仲玉,遭世凶荒,倾家赈恤,九族乡里赖全者以百数。

——摘编自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里管理体制》

材料二
乡官在秦汉社会是文官系统的最底层吏员,甚至不属于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职卑禄薄或根本无禄,但乡官却是广大农村的最高长官,担负着直接治民的重大职责,在监督考核制度相对疏漏之时,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说: 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微。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微循,禁贼盗 。乡官又往往与豪强而居的宗族组织紧密黏合,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威望和权势,在乡里社会一言九鼎。对于 武断乡曲 危及国家对乡村基层社会控制的乡族势力代表人物,中央政权曾给予一定的打击,但是汉王朝并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摘编自庞建卫《论秦汉时代的乡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 乡官里吏 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乡官体系运作的影响。(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攫取利益,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伴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丧失了大部分的国家主权,关税主权也不例外。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主要包括关税制定权、行政管理权和税款使用权。近代中国关税主权的丧失致使关税不仅不能为政府提供充足的财政收入,更不能保护本国民族经济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和损害。近代以来,列强凭借控制中国的关税主权攫取了数不清的利益,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进入20世纪后,中华民族开始觉醒,中国社会的各阶层和爱国人士纷纷探寻收回关税主权之道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斗争。然因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近代中国多次收回关税主权的努力都无果而终,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才真正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摘编自滕淑娜李明慧《失去与收复:近代中国关税主权变迁探析》

根据材料,围绕 关税问题 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超过120万亿元: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13年至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9.3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稳居世界第二位。10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发挥的 稳定器 动力源 作用持续凸显。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2.3%上升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
超4亿:世界上规模最大中等收入群体。10年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6883元,形成了超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
44万亿元:消费 主引擎 动力强劲。2013年至202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3.8万亿元增长至4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和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11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连续保持稳定。2012年以来,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截至2022年末,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1.4亿人。
42万亿元:外贸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10年间,我国外贸不断实现新突破,2022年进出口总值超42万亿元,2022年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
20.4万亿元:财政 蛋糕 日益壮大。全国财政收入从2013年的约12.9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约20.4万亿元。
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产增产。
3万亿元:科研经费创新高,创新驱动显成效。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
58亿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中国超额完成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累计减排二氧化碳58亿吨,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
超600万公里:综合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全国综合交通网络的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截至2022年底的数据,我国建成 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摘编自齐中熙 魏玉坤等《数读中国这十年—十组数据见证新时代伟大成就》

(1)根据材料,概括新时代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代中国伟大成就取得的原因。(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希腊城邦建立以后,便有海外殖民运动的开展。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在东面于埃及、叙利亚建立少许商站,在南面到达非洲利比亚至突尼斯沿岸,在西面进入意大利、伊利里亚、西班牙和法国南部沿岸,在北面进入色雷斯,又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地区。在这些海岸地带希腊人建立了众多殖民城邦。据统计,在此期间参加殖民的希腊城邦共有44个,在上述地区共建殖民城邦至少139座。用希腊人自己的比喻说,这些新邦分布于地中海、黑海地区,犹如雨后池塘周围此呼彼应的青蛙一样。参加殖民的是母邦公民团体的一分子,殖民后便是新邦公民团体的成员,而殖民城邦和母邦在政治关系上都是平等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公元前50年前后的罗马势力范围

——摘自【英】韦尔斯《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从材料一、二中获取的有关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信息。(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地中海地区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