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月考试卷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2 浏览数:117

一、选择题

1.

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为建造数量众多、工程浩大的金字塔,法老对劳动力、财政和建筑技术的控制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这反映了古埃及(  )

A.国王权力至上B.法律体系完备C.军事实力强大D.医学成就辉煌

2.

下图列举了四大文明古国代表性的文明成果。据此可知,人类早期文明具有(  )
202411040926107998

A.开放性B.交融性C.多元性D.包容性

3.

比较汉谟拉比和查士丁尼两位君主的历史功绩,正确的是(  )

A.都推动人类法制进程B.都传承希腊、罗马文化C.都强化封建君主权力D.都建立地跨欧亚非帝国

4.

某校九年级历史课上,提到了青铜器、金字塔、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数字。据此可知,他们学习的大单元主题是(  )

A.欧洲庄园制度B.亚洲封建制度C.亚非文明成果D.西欧哲学成就

5.

据记载,古巴比伦开办了专门用于借贷的机构(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出借实物或金银货币,借贷人可以用分期付款等方式偿还。这反映了古巴比伦(  )

A.法学系统日臻完整B.君主权力衰落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D.国内矛盾激化

6.

据不完全统计,古希腊的城邦总数达到300多个。这些城邦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弹丸小国。这反映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

A.种姓制度森严B.法律完备C.庄园经济发达D.小国寡民

7.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土地上建立了众多的城市, 东西方在这一时期频繁互动和深度融合 。能为此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A.刻有希腊式长袍的印度佛像B.位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C.应用于航海的指南针D.传入中国的马铃薯

8.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并建有希腊式剧场和体育场,这些城市定期巡回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B.希腊的城邦制度影响深远C.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D.亚历山大东征的客观作用

9.

古代雅典居民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贵族妇女B.雅典城邦奴隶C.波斯商人D.成年男性公民

10.

地中海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2世纪时,有一位旅行探险者想要环游地中海,他应该前往(  )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

11.

欧洲一体化有着深远的文化思想渊源。二战后,几千年来的统一梦想逐步付诸于实践。 这里的 文化思想渊源 是(  )

A.西欧中世纪大学教育B.西欧中世纪封君封臣和庄园制度C.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D.古罗马文化和基督教

12.

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中说: 将帝国摧毁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蛮族入侵。所谓的 蛮族 ,主要是指日耳曼人。 这里的 帝国 是指(  )

A.拜占庭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查理曼帝国D.罗马帝国

13.

文物虽静默不语,却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如图所示文物可以用来佐证(  )
202411040926107998

A.雅典民主政治B.中西文化交流C.西欧文艺复兴D.世界市场形成

14.

柏拉图认为,古埃及人的激情更多是追求物质的富饶,他们没有希腊人这种对知识的热爱。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埃及建立种姓制度B.埃及法学系统完整C.希腊发展海外贸易D.希腊哲学成就突出

15.

在古希腊,将比赛胜利者的雕像树立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成为一种风气。甚至有人认为,没有奥林匹克运动会就不会有希腊雕塑。材料表明古希腊运动会(  )

A.促进艺术发展B.推动文化交流C.消除政治分歧D.倡导和平理念

16.

中世纪西欧庄园中有擅长各种工作的人,如木匠、铁匠、金银匠、鞋匠、渔民等,庄园里所需要的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具都是由农奴生产制造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

A.自给自足特征明显B.农奴生活质量较高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D.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17.

某历史老师在进行大单元复习时,收集了封君与封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等素材,该老师复习的主题应是(  )

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C.欧洲封建时代D.走向近代文明

18.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认识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古巴比伦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B.雅利安人建立了社会等级制度C.西欧庄园是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单位D.日本自646年起进行大化改新

19.

12—14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在城堡外增加了新市场,之后逐渐拆除旧城墙,建造新城墙,把郊区变为城区。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近代科技兴起B.城市工商业发展C.庄园经济繁荣D.生产效率的提高

20.

10世纪起,西欧许多城市通过和平协议或者暴力反抗的方式,推动城市制度变革,建立了执政府并设立执政官作为城市的行政长官。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学的兴起B.封建庄园的解体C.基督教会的支持D.商品经济的发展

21.

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传承了古代文明B.推动了民法建设C.建立了封建制度D.形成了地域文化

22.

拜占庭帝国一位著名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在位时期文治武功显赫,建立了 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 的新秩序。其中 一部法律 是指(  )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

23.

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 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罗马扩张B.城市自治C.大学兴起D.大化改新

24.

日本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甚至连名称与走向都相同。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大和政权的建立B.幕府统治的强化C.大化改新的影响D.明治维新的推动

25.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说明阿拉伯人(  )

A.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B.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C.垄断了亚欧之间的商贸D.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26.

12世纪,阿拉伯人的著作《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医典》等传入欧洲,并成为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可见,古代阿拉伯(  )

A.统治疆域辽阔B.翻译事业兴盛C.文化成就显著D.大学教育普及

27.

下面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手工工场C.现代工厂D.手工业作坊

28.

《全球通史》记载: 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开始了文艺复兴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二、材料题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如下图是某帝国形势图,该帝国是
202411040926107998

A.罗马帝国B.东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上图习题,小历同学选择了正确选项B。请观察该题,提取至少两个信息并结合其反映的史实,说服选择了其余选项的同学。

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是因为城邦是由大多数人而不是极少数人加以管理。......我们不但服从那些当权者,我们还遵守法律,尤其是遵守那些保护受伤害者的法律,不论这些法律是成文法还是未写成文字。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归纳伯里克利时期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二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罗马法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在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司法与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明华《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对近现代西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述罗马法治建设方面的重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对后世的共同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认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4分)
材料二  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13世纪欧洲 经济社会变革 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西欧中世纪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2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古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公元前5世纪

伯里克利改革

公元前334

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610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公元646

日本大化改新

8世纪前期

查理马特改革

公元1453

拜占庭帝国灭亡

——摘编自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材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