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45

一、单选题

1.

在广东云浮市郁南县磨刀山遗址,发现了大量石器,石器加工多为单面硬锤修理,石器修理较简单、粗糙,刃部普遍不规整。石器类型有手镐、手斧、砍砸器与乱削器等,以砍砸器数量为多。据此可知,该遗址的先民(  )

A.处于新石器时代后期B.生产方式以采集渔猎为主C.原始农业得到了发展D.生活于父系氏族发展阶段

2.

下图是西周分封制示意图。据此可知,西周政治的特点是(  )

A.等级森严B.家国同构C.以民为本D.天下一统

3.

战国末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上农》篇讲道 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根源于(  )

A.土地私有的实行B.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广

4.

有学者指出,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思想的吸收。下列主张中明显体现了思想合流的是(  )

A.民贵君轻B.阴阳五行C.兼爱非攻D.隆礼重法

5.

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并且用刻石方式宣扬自己的显赫业绩。然而就在一次出巡过程中,随从车辆被刺客拼出的铁椎击中,秦始皇侥幸逃脱。后来,又有人在陨石上刻上 始皇死而地分 的标语。这说明秦朝(  )

A.中央集权削弱B.百姓负担沉重C.统治危机严重D.制度设置失当

6.

汉景帝在政治上的传统评价是 清静恭俭 是为政少事; 是安定百姓; 是善待臣民; 是节俭汰用。这可以用来说明,汉景帝的执政理念是(  )

A.外儒内法B.黄老学说C.为政以德D.敬天保民

7.

魏晋时期,开国皇帝的身份,从两晋时期的高级士族到低级士族,再到寒人。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就是出身寒门。随着皇帝出身的下降,朝中大臣的出身也在下降,从 士族当权 寒人兴起 ,社会地位出身较低的寒人在朝廷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九品中正制逐渐完善B.南方经济不断发展C.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D.农民地位得到提高

8.

杜佑在《通典·食货典》中说: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 这反映出隋朝(  )

A.粮食产量大幅提高B.国家富强民众安康C.注重维护经济安全D.农业生产高度发达

9.

唐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这一局势的发展(  )

A.严重削弱了君主专制B.使国家出现外重内轻局面C.导致黄巢起义的爆发D.促进了西部边疆社会稳定

10.

下表是关于隋唐以来某一制度的叙述。该制度(  )

叙述

出处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佚名《明经进士语》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赵嘏《残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汪洙《神童诗》

A.确保了官员的清廉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扩大了统治的基础D.开创了以德选官先例

11.

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国佛教艺术的兴盛B.丝绸之路的发展C.唐朝民族政策的开明D.中外文化的交流

12.

北宋在政治机构调整中,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这些措施反映出(  )

A.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B.分化事权的机构调整C.科举人才的选拔任用D.削弱相权的制度设计

13.

宋朝史料记载,宋神宗在谈及民族形势时,曾忧心忡忡地说: 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这里的 二虏 是指(  )

A.金、夏B.辽、金C.辽、夏D.金、元

14.

元统一全国后,于1286年在中央把隋唐以来沿袭的三省六部制改为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这一举措(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意在提高行政效率C.促进了民族交融D.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15.

宋朝厚嫁之风盛行,如苏辙为了给女儿筹办嫁妆,卖掉开封近郊的一块田地,所得九千四百贯钱全部让女儿带进婆家。这种 破家嫁女 的做法,几乎让苏辙倾家荡产。影响宋代厚嫁之风的重要因素是(  )

A.理学观念的影响B.政府政策的引导C.历史风俗的沿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

16.

朱熹除编订《四书章句集注》,还针对儿童编有《小学》一书,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纲,汇辑古书中有关纲常伦理之格言、故事及若干基本知识技能。《小学》的编著(  )

A.普及了小学教育B.改变了传统观念C.增强了科学素养D.传播了儒学思想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东周至秦朝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对后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巨大且深远的影响。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转型。在此之前,中国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帝王集权的时代。而这一重大转变,被史学家称为 周秦之变

——摘编自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西汉前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愈益明显,地方上出现了一批依仗财力,结党营私、武断乡曲、欺压平民的豪强。同时 任侠 风气流行,游侠活跃,他们以义气信用相标榜,横行郡县,蔑视法律,擅生杀之柄。武帝一方面对豪侠采取迁徙的措施,迫使他们离开本土势力范围,同时又启用一批酷吏任地方官,对犯法的豪侠严厉镇压……由于中央南、北二军人数不多,相对地方并无优势。武帝先设置中垒、屯骑等八校尉,每校尉统兵数百或千余,皆为常备军,隶属北军。后又增设期门军、羽林军作为南军的常备军。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周秦之变 这一论断的内涵。(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补充至少一条同时期起到相关作用的措施。(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西晋末年 八王之乱 永嘉之乱 ,江淮地区接纳大批中原流民。西晋名将祖逖曾 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 。宿迁、泗阳、淮阴、淮安、盱眙等地均侨置过北方郡县,大批北方移民带来旱作技术,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元帝下诏在徐、扬推广种植三麦。诏曰: 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旱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以周济,所益甚大。 变单季水稻为稻麦连作,提高了复种指数。农业生产一度辉煌,高产田亩产10—20斛,比曹魏时期增长1—2倍。

——摘编自任重《魏晋南北朝两淮农业兴衰原因初探——兼议淮水排蓄之经验教训》

材料二
唐初治水重点,一在关中平原,二在淮河流域。从武德至开元一个多世纪中,淮河两岸的颍州、许州、陈州、汴州、寿州、宿州、和州、楚州、扬州等州县都修建了大小不等的水利工程。每处灌田百顷至千顷以上。如贞观十八年(644年),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袭誉在扬州引雷陂水筑勾城塘,灌田800顷。良好的生态条件、完善的水利设施、丰富的劳力资源,加上有利的政策依托,大大促进了粮食生产。

——摘编自任重《唐代淮河流域农业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时期江淮地区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前期淮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特点。(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春秋以来,由于列国之间外交、会盟、战争活动的频繁,开拓了不少的水陆交通线,构成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封建(分封)社会秩序逐渐崩解,贵族没落,专业的政府人员出现,基层邑里的民众游离出来,城市人口增加,这些现象都使得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农业与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商品的供给可以增加,商业于是逐渐发达起来。

——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

材料二
按照地域区分,宋代形成的市场有:北方市场(以首都汴梁为中心)、东南市场(以东南六路为主)、川蜀市场(以成都地区为主)和西北市场。这些市场的分布和形成体现了城镇经济对商业的重要性,也是城镇经济发展的体现。具体情况可以首先从城市说起。宋代城市中对商业的束缚已经减轻了许多,在宋神宗年间,以往将商业区和其他地区划分出来的坊市制度已经消失。除了传统的作坊和商业行铺的增多,较为特殊的服务型行业的发展更令人注意。服务型行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是比较独特的,一般以饮食业为主,除此之外,诸如茶坊、瓦子、浴堂等的数量不在少数。这些服务型的店铺不光存在于大都市之内,普通的城市中亦有分布。

——摘编自黄晔《试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8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之后,治经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走愈窄,进而严重地阻碍了儒学的发展。自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获得了大发展,在意识形态上大有取代儒学之势。进入宋代,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大规模的边境冲突也时有发生,一些儒家学者想从儒学经典中去寻找挽救社会危机的思想武器。同时,这一时代,广大平民有机会加入读书人的行列,他们由于出身贫苦,没有旧的经学传统的束缚,所以易于建立新的儒学体系。在这种形势下,自北宋中期起,儒学发展出了新学派——理学,它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理论体系。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宋代理学的基本特点是把儒家的价值理念本体化,并贯穿至心性理论和为学功夫。理学作为儒家士大夫的文化,对民众生活起到引导的作用,如朱熹的《家礼》对宋代社会观念和日常生活便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人口的增长和官府财政能力的限制,使得社会的教育需求远不能被满足,于是私人兴办的讲学书院应运而生。同时,书院作为与官学不同的社会文化力量,与理学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理学家批评科举与官学教育只引导学子追求功名利禄,他们大兴书院讲学之风,以书院为宣传理学的基地,从而扩大了书院的影响,推动南宋时书院进入鼎盛时期。

——摘编自陈来《宋代理学的特点及其对宋代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形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理学的历史影响。(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