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4+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8 浏览数:42

一、单选题

1.

据如表可推知,西周时期(  )

材料

出处

周武有大疑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尚书·洪范》

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周礼·小司寇》

A.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B.具有原始民主的遗存C.鲜明的贵族政治色彩D.君主的权力逐渐集中

2.

《管子》中强调: 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 也强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据此可以说明《管子》一书(  )

A.体现了德治与法治之争B.兼有法家与道家观念C.主张道德礼义教化民众D.融汇集权与民本思想

3.

《秦简》中关于文书的律文: 传书受及行之,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相报,报宜到不来者,追之。书有亡者,亟告其县官。不从令者,丞、令、令史主者赀各一甲。 这一规定(  )

A.实证了秦朝文书繁密B.有利于保障政令传送C.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D.体现了严刑峻法治理

4.

汉文帝时期诏举贤良方正与贤良文学,方正重在德行,文学重在文章,方正与文学之前都加贤良。这说明当时官员选拔(  )

A.适应了中央集权B.强调家世门第C.打破了士族垄断D.注重个人品德

5.

西汉时规定,官员辟举百石小吏以上,要呈报中央任免;东汉时,地方行政长官可以直接辟用下属,毋须再报请三公府和尚书台;隋朝时,郡县僚属不再自辟, 悉由吏部。 以上变化反映了(  )

A.地方行政制的继承与调整B.中央对官员考核的探索与完善C.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与重建D.地方对官员选拔的开拓与创新

6.

早期中国士人的恋土恋乡情结表达多为城市性的,多以废墟化旧国旧都作为情感依托;隋唐之后,则逐渐转向以乡村为主导的。带来这一变化的因素(  )

A.助力了商品经济发展B.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C.推进了法律制度创新D.促使租佃关系普遍化

7.

观察图①②③④获取信息,对西域的经营按照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②④③①

8.

明代乡贤都是政绩卓著、清正廉洁的官员,且 生于斯 ;清代乡贤则发展到包括官员、孝子和其他善行义举之人在内的社会贤达,重视 生于斯 也重视贡献于斯。这种变化意在(  )

A.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B.凸显地方治理的民本理念C.强化乡贤的教化功能D.提高民众的主流文化认同

9.

1898年7月,礼部规定,考试第一场论题五道,试中国史事,本朝政治。第二场测题五道,凡西学中天文、地理、学校等类,廷考官酌举命题,不必拘定经济科专门之例。第三场则是四书义和五经义,严格按四书五经原文命题。这些规定(  )

A.迎合了实业救国思潮B.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适应了维新变法需要D.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10.

如图是1907年载于《神州日报》的一则漫画。该漫画意在揭示(  )

A.政府积极宣传实行立宪B.预备立宪具有欺骗性C.立宪运动得到社会拥护D.政治体制改革盲目性

11.

梁启超观察第一届国会选举时指出, 未闻有一党发表政纲建旗帜以卜人民之祈向,又未闻有一选区召开政党演说之会 。这说明民初政党政治(  )
①有一定恶性竞争色彩 ②违背了民主政治趋势
③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2.

1928年《训政纲领》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这体现了国民党政权(  )

A.违背主权在民B.反对一党专政C.坚持分权制衡D.遏制个人独裁

13.

周恩来曾说: 三三制 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共产党不一定要在数量上占多数,而争取其他民主人士与我们合作……第二个特点就是要各方协商,一致协议。 据此可知, 三三制 原则(  )

A.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B.确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C.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D.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经济恢复

14.

1949年9月之前,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东北人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等大行政区人民政权;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下设有办公厅、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大行政区制度的实行(  )

A.奠定了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基础B.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权建设C.团结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民主政权D.体现了爱国统一战线政策落实

15.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要适当调整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轻工业和农业,中央向地方适当放权等。这一思想(  )

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成为一五计划指导方针D.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

16.

20世纪八十年代,每逢周末,部分任职于高校、研究机构或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前往乡镇企业安装调试新设备、开发新产品,培训技术骨干,或者解决具体生产工艺技术难题,从中获取相应的报酬。这一现象表明(  )

A.国家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B.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C.经济改革释放了社会活力D.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

17.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 君王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长老职位本身是对德行的一种奖励),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机会。 以上描述的应是(  )

A.雅典城邦的民主B.斯巴达寡头政治C.罗马的共和政体D.屋大维君主政治

18.

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加冕,并尊其为 罗马人的皇帝 ;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在与教皇的斗争失败后,亲往教皇居地卡诺莎堡请罪;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被迫迁往法国阿维农城。以上史实反映出(  )

A.君权神授逐渐加强B.政权与教权的依存与冲突C.教皇权威不断衰落D.贵族对教皇的妥协与挑战

19.

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所宣扬的十诫的内容有: 当孝敬父母,使你在世得福;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妻子、财产 等。可见基督教(  )

A.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B.有利于维护罗马帝国统治C.有利于教育和文化的发展D.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20.

1723年剑桥大学毕业生本特利的神学博士学位被取消,担任该案件复审的首席法官指出:本特利在受到对他不利的指控时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这是与自然法公正原则相违背的。最后法庭恢复了本特利的学位。这里 自然法的公正原则 指的是(  )

A.行政不得干涉司法B.司法重视程序公正C.法官依据先例判决D.法庭坚持无罪推定

21.

腓特烈·诺斯(1770年—1782年英国首相)在写给乔治三世的信中说: 陛下的前任君主们……曾不止一次地被迫违背自己的意志而屈从议会的决定……他们的让步从未被视作不体面,而是被认为是他们明智的标志。 可以佐证当时英国(  )

A.君主立宪制的发展B.立法权力受到制约C.《大宪章》的落实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2.

有学者在数据库中,检索 荣耀 战争 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的次数和频率(见下表),发现近代欧洲各国统治者因追逐个人 荣耀 而发动的战争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此推断,近代欧洲(  )

年份

次数

频率每万字出现率

16001699

240

0.11%

17001799

177

0.04%

18001899

142

0.02%

A.国际法基本原则被认可B.外交制度逐步建立C.欧洲社会政局趋于稳定D.民族国家日益形成

23.

1805年,英国财政部设立常务次官,不随内阁的更迭而替换;1830年,常务次官的职务在大部分部门相继设立;1854年《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提到,行政事务分为决策类与执行类。以上举措的落实(  )

A.防止了营私舞弊现象B.推动了政务官与事务官分离C.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D.旨在于提升文官的政治素养

24.

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1945年联合国成立;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这是因为联合国更注重(  )

A.组织设立的政治性B.参与成员的广泛性C.运行机制的有效性D.维护和平的道义性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墓志常以固定格式记述墓主人的出身、经历、仕宦或家庭生活等内容。下表选自唐代墓志。

墓主人

民族

墓志主要内容

何文哲

粟特人

任职禁军,救君主于危难。

康君

粟特人

金鞍宝马,去来三市之傍:绥颊高谈,出入五侯之第。陆大夫之宴喜,愿得分庭;孙丞相之招贤,方齐置驿。

米继芬

米国人

其先西域米国人也,……终任官为左神策军故敖副将、游骑将军、守左武卫大将军同正兼试太常卿。……信行为远迩所称,德义实同里成荷。

安思温

栗特人

儒释二门,特加精意。篆隶得回鸾之妙,庄周自天性之奇。

——摘编自蒋爱花《四海同风:墓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以上墓志体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以上墓志的史料价值。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01年,慈禧太后为大势所趋,不得不颁布上谕:从第二年起,乡、会试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策5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二篇、五经一篇。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
材料二
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度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摘编自许纪霖《废科举引发20世纪中国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科举制度改革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05年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提出了欧洲战后领土和政治安排纲领 皮特计划 ,主要内容为剥夺法国自大革命后的领土扩张所得,按照欧洲均势需要重构中欧版图。后来参加维也纳会议的英国全权代表卡斯尔雷秉承了皮特的基本政策和战略,并将其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丛培影《维也纳体系对国际合作的启示》

材料二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 胜利者的安全机制 ,显然是不利于战后和平的。凡尔赛体系签订的一系列条约都是战胜国强加于战败国的,是对战败国的掠夺。主宰凡尔赛体系的西方国家始终排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排斥集体安全利益。就欧洲裁军来说,几大国都纷纷倡导裁军, 但是没有人相信他们是怀着完全的诚意而来。 因此,仅仅是 胜利者的和平 是不可能实现集体安全的。

——摘自孙启军《论国际体系结构的稳定性因素》

材料三
在以雅尔塔为核心的一系列会议上,人们再也听不到 绞死德国皇帝 的誓言了, 德国人还要吃饭 则成为新的口号。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虽然讨论了战后德国可以分割成几部分,但最后只是实施了对德国分区占领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曾胜强《20世纪国际秩序的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 维也纳体系 的重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凡尔赛体系无法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雅尔塔体系对比凡尔赛体系所呈现的特点。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定交状况曲线图

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时期,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述中明确所选时期,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