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北省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15+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45

一、单选题

1.

如图,最新考古发现距今约40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古城中,出土大量带有神面纹饰的浮雕石柱,这与良渚玉琮上的神面纹饰非常相似。这表明(  )

A.良渚文化是石峁文化的延伸B.石峁古城已迈入阶级社会C.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D.史前文明存在交往和联系

2.

唐朝中央分层决策,第一层是 八座议事 ,即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和六部长官决定一般的行政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上报给 政事堂会议 。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参与会议的是全体宰相,包括三省长官和皇帝指定的官员。如果政事堂也有分歧,就上报皇帝,皇帝召集 两仪殿会议 加以解决。这一机制(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避免了皇权专制C.减少了决策失误D.提高了行政效率

3.

《申报》(1872年11月30日)所载《论中华轮船招商事》一文评述道: 轮船之初驶行也,华人尚不知其创造之法,又何由知其驾驶之法乎?今则耳濡目染,渐知为时局之宜变、气运之宜新,与利权之宜归。 该文意在说明(  )

A.洋务运动顺应时代潮流B.洋务运动发生的缘由C.救亡图存成为国人共识D.实业救国乃当务之急

4.

如图是民国初年的国产火柴的系列广告,此类广告的大量发行,从侧面反映了(  )

A.广告营销方式多样B.反帝爱国斗争高涨C.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火柴企业举步维艰

5.

1937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有序战略撤退之时,迅速挺进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变日军的后方为前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这可用于说明(  )

A.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B.国共团结抗战中互相配合C.共产党推行全面抗战路线D.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6.

如表是国家计委制定的1962年安徽工业产量计划表,国家计委计划的变化反映了(  )

计划制定时间

煤炭产量

发电量

19605

3200万吨含地方企业700万吨

48亿千瓦时

196110

1556万吨含地方企业26万吨

14.2亿千瓦时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B.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进行C.安徽工业经济的严重衰退D.倾错误干扰经济发展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成立亚投行,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调整和治理机制改革,在防止核扩散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中国军队积极参加国际灾难救援、人道主义援助和国际维和行动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新时代中国(  )

A.致力于维护区域和平与发展B.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治理C.建立起全方位的外交新格局D.大国外交获得世界的认可

8.

下图为公元前1740年的苏美尔泥板文书,刻写了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

图中文字:

因为使者嘴沉重,不能复述之,库拉巴之王揉了一块泥,犹如泥板,把言词写在上面。

此前,把言词写在泥上的事情从未见。

现在,就在那一日,就在那一天,事情发生如此这般。阿拉塔之王从使者手里接过用炉火烧过的泥

阿拉塔之王把泥仔细看,言词钉子般,面容怒气现。

A.象形文字的产生B.区域文明的发展C.君主专制的确立D.多元文化的交流

9.

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进行了频繁的、广泛的殖民活动,有人将此时期称为 东方化时期 。埃及的建筑、雕刻和医学,吕底亚的歌舞和音乐也是在这一时期传入希腊的。由此可知,古希腊的殖民活动(  )

A.传播了雅典的政治文明B.开启了希腊化时代到来C.推动了雅典城邦的发展D.受到了东方文明的影响

10.

据统计,640种世界最重要的人类种植作物中,约有100种来自 新世界 ,其中最有价值、影响最大的食用作物有玉米、番石榴、花生、马铃薯、甘薯、木薯、菠萝、番茄、辣椒、可可等。这一现象(  )

A.推动工业革命的到来B.丰富人类的饮食结构C.引发欧洲 价格革命 D.扩大丝绸之路的交流

11.

观察下面 大航海时代后的世界贸易示意图 ,解读正确的有(  )

A.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的形成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商品输出成为扩张主要手段D.新亚洲贸易中心和枢纽形成

12.

法国米迪运河始建于1666年,全长360千米,连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西岸,建成后的两百多年间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到19世纪,该河道逐渐被废弃。其原因有可能是(  )

A.苏伊士运河的开通B.铁路运输的兴起C.拿破仑战争的破坏D.贸易中心的转移

13.

如图反映了苏俄(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俄(苏联)(  )

A.新经济政策的成效明显B.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C.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受到斯大林模式影响

14.

《共产党宣言》指出: 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这件事,不断地由于工人的自相竞争而受到破坏。但是,这种组织总是重新产生,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更坚固,更有力。它利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裂,迫使他们用法律形式承认工人的个别利益。 材料反映了(  )

A.工人阶级内部矛盾尖锐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资本主义制度即将灭亡D.无产阶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5.

如图为创作于1941年8月的漫画《建设者的会晤》。漫画以两个跨越大西洋紧紧相握的手臂为主图,手臂上站着罗斯福和丘吉尔,两人正紧握双手,以示英美两国的联合。下列选项与这幅漫画反映的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

A.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B.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C.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转折D.奠定雅尔塔体系的基础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家对人性的看法是乐观的,提倡 人性本善 。儒家认为,虽然人性普遍是善的,但作为统治者,其行为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尤其是法律法规的贯彻与否,具有带动与示范作用。先秦儒家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作为衡量社会好坏与进步与否的重要尺度,因此认为统治者不可忽视的一项职责就是实施社会教化。由于德治承担着教化社会的任务,而且这种社会教化工作要求当政者以身作则和身体力行,因此在人才的选拔上,德行成为重要的考核标准。
西方的法治思想观念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孕育发生。从人性恶的前提设定出发,西方确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治理论。西方人提出 法治国家 的概念,统治者必须以法治国,而不是以统治者的意志治国,只有实现法治国家而不是人治国家,才能避免专制和暴政,保障和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基于人性自私的认识,西方思想家提出,国家权力不能掌握在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手里,而应该由几个部门或者不同的人来掌握,这就是著名的分权理论。正义的法律制定后,还要保证正义的法律能够贯彻实施。如果执政者徇私舞弊,如果受到技术性的限制,正义的法律都有可能落空。因此,法治原则还包含着一套由手段和方法构成的正当的法律实施程序。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国家必须建立在人民同意的基础上,它是公民共同意愿的结果,是社会契约的结果。

——摘编自田薇、胡伟希《中西德治与法治思想的历史生成及其人性论基础》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中国德治和西方法治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古代中国德治传统和古代西方法治传统形成的原因。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中,亨利八世形成了王权至尊的思想,放任议会对于宗教事务的讨论,从而决定了宗教改革的开始。在宗教改革的方式上,他知人善任,选择托马斯·克伦威尔为国务秘书,直接推动了宗教改革议会立法的成功。亨利八世决定了英国宗教改革的成果:英国国教会的保守气质,影响了英国宗教改革后来的发展。从亨利八世对宗教改革的启动过程、方式选择、内容和结果的掌控情况来看,都铎王朝的君主们不仅是都铎国家的主权者,还是近代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者。

——摘编自蔡蕾《试论亨利八世在英国宗教改革中的作用——兼论都铎君主在近代英国国家建构中的地位》

材料二
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英法等欧洲老牌强国不仅早已建立了稳固的民族国家,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洗礼的法兰西民族更是从上到下齐心协力,自由、平等、博爱已经成为法兰西民族统一的价值取向。在欧洲革命的冲击下,屡次战败的普鲁士与奥地利也仿照法国模式进行了军事改革,随后组织了 第五次反法同盟 并呼吁民众参战。这样一来,欧洲战争的性质由传统的具有贵族色彩的内阁战争转变为现代的具有普遍民众色彩的 全民战争 民族 成为解放战争的行动主体。特别是对于德意志民族来说,全民战争是民族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得以确立的有效途径。

——摘编自曾悦《德意志自由的第一缕气息——克莱斯特〈日耳曼尼亚〉中的民族与战争观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对民族国家建构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欧洲民族发展的促进因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各地的大商人开始发行形状像刀的 刀币 和像农具的 布币 等青铜货币。秦统一六国后,铸造大量廉价的铜币作为货币使用。秦的货币是正中有一个方形孔洞的圆形铜钱,名为半两钱。秦始皇通过发行货币成为国家经济的掌控者。但秦帝国的统治时间非常短,加上统治范围太大,之前诸国的旧货币依然在各地流通,因而无法彻底禁止旧货币和黄金的流通,半两钱只停留在基准货币阶段而没有得到彻底普及。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

材料二
明朝初年使用的货币有钱和钞两种,钱为铜币 洪武通宝 等,钞为纸币 大明通行宝钞 。至于金银,则严为禁止。朱棣即位后,继续颁布这种命令,但终归无用。 英宗即位,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 ,于是 弛用银之令 。从此 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钞壅不行 弘治元年(1488年),京城税课司,顺天、山东、河南户口食盐俱收钞,各钞关俱钱钞兼收,其后乃皆改折用银 。正德三年(1508年), 以太仓积钱给官俸,十分为率,钱一银九 。明代中后期白银得以确立主要货币的地位。

——摘编自南炳文、汤纲《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发行半两钱的历史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中后期白银为主要货币的成因。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成长总是伴随着烦恼,现代化并不完全意味着理想境界的出现,有时它会带来更多问题,更大挑战。19世纪的英国就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环境污染,道德败坏,治安情况恶化、人际关系淡漠,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明显失效,传统价值体系迅速瓦解,国家的社会功能不足以应对层出不穷的严重问题,工业化使英国陷入一片茫然。英国的情况在其他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反复出现。人们这才意识到:现代化意味着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化。
从各国实践看,现代化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建立现代国家,发展现代经济,建设现代社会。它们之间互相衔接又彼此重叠,没有现代国家就不能发展现代经济,而经济发展又必然要求建设现代社会。纵观推进现代化比较成功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这三方面进行得较为顺利的国家。

——钱乘旦:《从全球视域看现代化进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现代化 这个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