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福建省漳州市十校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30+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3 浏览数:106

一、单选题

1.

下表是良渚古城反山墓地随葬器物表。由此可知当时(  )

墓号

随葬品数量

随葬品种类

12

656

以玉器为主,随葬玉钺、玉琮,无生产工具

23

466

以玉器为主,少量陶器

15

60

少量玉器、陶器、石器

A.阶级出现初步分化B.部落联盟通过战争获得财富C.有共同的宗教信仰D.出现了中国早期的农耕文明

2.

《世本》记载 黄帝见百物,始穿井 。考古发现,河南汤阴白营遗址中的水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距今约四千多年,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原地区水井已存在。可见(  )

A.没有遗址辅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B.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C.考古遗址是历史认识的唯一来源D.《世本》等书历史研究价值不大

3.

据下表中的记载,可以认定的是(  )

记载

出处

禹传益……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

益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

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

《孟子》

A.禅让制得以完善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C.家天下局面开启D.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4.

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 子姓 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C.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D.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5.

《周礼·冠义》云: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 据此可知, 冠义 (  )

A.强调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B.强化修身养性的教育功能C.重视家族关系的和谐有序D.引导青少年重礼仪立德行

6.

周代亲属制度中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点,即其亲属称谓中常带有伯、仲、叔、季等区别字。对此,《白虎通义·姓名》总结道: 称号所以有四何?法四时用事先后长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时长幼号曰伯、仲、叔、季也。伯者,长也。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季者,幼也。 该制度(  )

A.冲击了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B.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团结C.解决了贵族权力分配的矛盾D.构建起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7.

西周至春秋时期, 主要指国君、祖宗, 主要指卿大夫, 的价值色彩不浓;到战国时期, 则主要指国君和朝廷,以及公平、公正之义, 则主要指百官和普通民众,以及私心、私欲等。 的指向和价值内涵的变化反映了(  )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汉字含义日渐丰富C.宗法分封日趋瓦解D.君主专制逐渐确立

8.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安阳、济南分别出土过商朝青铜铲、青铜镰刀

商朝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B

甘肃灵台的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了人工冶炼的铁剑

春秋时期,我国已能够生产铁器

C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王拒绝。熊通乃自立,为武王

分封制度消亡

D

洞庭泰守木牍:这片木牍属于郡县职官简,太守即郡守的尊称。

郡县制最早在湖南推行

A.AB.BC.CD.D

9.

据表可知,秦朝(  )

秦简记载的地方行政运作执行状况(节选)

序号

行政运作

总数

按律令行政及所占比率

自主行政及所占比率

1

县令、丞下达的政令与执行

34

14

41.2%

20

58.8%

2

内部政务的申告与裁决

7

4

57.1%

3

42.9%

A.律令暴露出一定的缺陷B.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C.基层治理模式日臻成熟D.地方行政决策权限较大

10.

汉初孝惠帝、孝文帝开创了汉代 以孝治天下 的教化模式;汉武帝时又把 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标准,还强调 先尊后亲;尊尊亲亲 。这些政策的推行(  )

A.标志着儒学成为正统思想B.导致了法家思想走向消亡C.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11.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12.

东汉时期豪族收恤宗族中的贫困者,蓄养宾客,收留破产流亡的农民,向他们提供救济和保护。豪族对依附农榨取高额地租,多为收成的50%。据此可知,东汉时期豪族势力的发展(  )

A.深受儒家思想影响B.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C.影响国家财政收入D.导致门阀士族迅速崛起

13.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 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14.

表1

农具类别

初耕农具

播种农具

中耕农具

收获农具()

农具种类

铁犁、铁锸、铁钁、铁斧

耧铧

铁铲、铁锄

铁镰

所占比例

61%

7%

22%

10%

表1为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

A.铁农具普及到全国B.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形成C.农业生产科技落后D.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15.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16.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了以下材料。如此判断,其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

序号

内容

《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位于今天的新疆

敦煌悬泉遗址中,发现至少8枚汉简涉及朝廷在渠犁的屯田事宜。

《后汉书·西域传》:“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A.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经营B.西域地区的民族关系C.中原与西域的商贸往来D.丝绸之路的经济作用

17.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18.

下面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属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及其简介。据此判断该壁画(  )

 

敦煌壁画常会在一个画面中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壁画右下方是汉武帝与众臣来甘泉宫瞻仰祭天金人的场景;下方画面内容为汉武帝在群臣拥下,骑马送张前往西,张骞手持芴板,在汉武帝面前跪拜辞别;左边介绍张骞一行前往西域的情况:一位僧人模样的人在前引路,两个持旌节的人紧随其后,其中之一为张骞。左下方展示出崇山峻岭掩映下的大夏国,张骞历尽险阻,最终抵达目的地。

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19.

《晋书》记载: 昔中原丧乱,(人口)流寓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东晋政府允许侨人(寓居南方的北来人口)在户籍上注明本人原籍,并给予免除正常赋役之优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安史之乱导致北方经济遭到破坏B.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的民族交融C.人口南迁促使经济重心不断南移D.政府优待政策利于江南地区开发

20.

魏晋时期,内迁黄河流域较久的少数民族大多不再以异族自居,如拓跋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裔,羌人认为祖先是有虞氏,匈奴铁弗部也自称系大禹的嫡脉相传。这反映出(  )

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社会矛盾趋向于缓和C.中原文化长期领先D.少数民族溯清了族源

21.

下表是与隋朝相关的文献史料节选。由此可知,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

史料

出处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

杜佑《通典·食货典》

唐太宗说: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

吴兢《贞观政要》

大运河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需要。但是……隋炀帝失去了民众的支持,损害了自己的王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藩镇割据,宦官专权B.国富民穷,矛盾尖锐C.外戚专权,党锢之祸D.赋役繁重,严刑峻法

22.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各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 埒于二京,人杂五方 ,《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这说明(  )

A.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C.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

23.

唐朝中期推行的一项经济制度规定: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 ,这一制度(  )

A.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可纳绢和布代役以保证农时C.以资产差别为主要的纳税依据D.以均田制的实施为前提条件

24.

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这说明了(  )

A.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B.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C.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D.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

25.

唐都长安,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当时居住在长安城的外来居民有粟特人、大食人、波斯人和天竺人等,粟特人带来了深受中原人喜爱的音乐舞蹈:胡腾舞、柘枝舞、胡旋舞;波斯人带来了自己的信仰和宗教(袄教);来自天竺的瞿昙悉达把印度的《九执历》翻译成中文。这些现象反映出唐朝(  )

A.对外政策较开明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形成中华文化圈D.文化遥遥领先世界

26.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

A.中国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B.中国制瓷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瓷器是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27.

《唐律疏议》规定妇女要求离婚的条件:丈夫殴打妻家亲属,丈夫杀害妻家亲属,丈夫卖妻为婢等。还规定, 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 。这些规定(  )

A.由皇帝与三省制订再交六部执行B.得益于女皇武则天积极推动C.反映妇女离婚权有一定法律保护D.显示儒家伦常道德已被否定

28.

宋《梦粱录》记载: 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 主要反映这一时期(  )

A.民间的奢靡风气盛行B.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C.坊市的管理彻底取消D.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29.

急脚递铺是北宋时最机要的递铺, 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 。神宗时又设 金字牌急脚递 ,金牌 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 军情由皇帝亲自处分后,三省、枢密院不得与闻,而直达军前。这反映了当时(  )

A.崇文抑武的深化B.中央集权的强化C.专制皇权的加强D.枢密院职能调整

30.

据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六记载, 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而更新其宅者多矣。复以医药弗便,饮膳难得,自村疃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 。材料所述 地主城居 现象(  )

A.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衰落B.导致了坊市界限的瓦解C.推动了市镇经济的繁荣D.密切了城乡经济的联系

二、材料阅读

31.

传统政治制度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上层建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正如赵伯雄先生所言,文献及金文材料表明,周王拥有对 天下 的统治权。这种统治权是至高无上的,至少在名义上,普天之下谁都得承认天子的至尊地位。因此西周是拥有主权的政治实体。然而西周这种对天下的最高统治权仅行使到邦君这一层次(各邦的最高统治层),并不贯彻到社会结构的末端,所以这种统治权事实上有一部分被分割了,由天子分别授予了各邦的邦君。所谓 授民授疆土 就是指这种统治权由天子到邦君的转移。而邦君一旦被赋予这种统治权,在领地之内就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事实上,邦君就是国家主权在这块领地上的体现者。这种情况可称作 主权的分散性 。一方面,存在着某种统治天下的最高权力;另一方面,这种最高权力又事实上被分割。孙曜先生则指出诸侯内部诸侯之于卿大夫也是同样情形: 盖世族于其封域以内,固俨然君也。其家臣及私属心目中,只知有家主,而不知有国君。

——李若晖:《郡县制时代——由权力建构与社会控制论秦至清的社会性质》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以下设县。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皇族赢姓子孙无尺寸之封,完全废罢封国式的地方分权。严格实行郡级官府的守、尉、监御史分工负责制,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分工负责制使郡守等不得专制郡事,中央对郡级政权的控制也就比较容易了。《睡虎地秦墓竹简》等资料还表明: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调动前要办好交接手续。官员调任它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 大课 ,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
清人恽敬曾经说过: 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制也。 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在其所著的《中国古代史》中也说,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周王朝统治和秦朝地方管理的特点。(8分)
(2)归纳材料三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说明解读。(8分)

32.

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汉文帝变 抑商 政策为 惠商 政策。下令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 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 惠商 政策的措施,并分析其原因及成效。(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抑商 惠商 的关系。(4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东汉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 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 ,这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儒学不断汲取其他学说的成份以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加之汉代通经致仕政策的刺激,于是 专事经学,其风甚笃 。儒学特别注重德治,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 匹夫匹妇 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当时流传这样的话: 遗子黄金满籝(竹笼),不如一经。

——摘编自据孔毅《汉晋之际儒学信仰的危机与演化》

材料二
东汉末年至两晋,儒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载: 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 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附会,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芥,所谓 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 。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其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即 名教出于自然 。经过玄学挣扎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洗礼,国人在两晋时期突然拥有了少见的思辨能力和兴趣,这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对话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之际儒学成为重要社会信仰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晋之际儒学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