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与形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在延安待了6天,鉴于有通邮之便,尝试记录一些对边区的印象。
这里没有失败主义,而是信心十足,没有厌战情绪。
这里到处都强调民主和同老百姓的鱼水关系。
我现在认为,进一步研究和观察将会证实:我在延安看到的是一次具有政治和经济纲领的、组织得很好的运动,它正在能干的领导人的领导下成功地完成着。
共产党由于必须继续奋斗而保持了其革命性,而且渐渐壮大和比较成熟了。
人们不能不得到一种感觉:这一运动是强大和成功的。
——摘自谢伟思《对陕北的印象》
注:谢伟思,美国外交家,1944年7月曾作为美军使团成员前往延安,拜见毛泽东、周恩来等。 材料二
建国初工人识字课本中的工人模范
课文题目
|
模范人物
|
成长故事
|
《创造新纪录》
|
赵国有
|
创造新纪录的生产英雄,被提拔到中华全国总工会,担任生产部副部长。
|
《孟泰仓库》
|
孟泰
|
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劳动英雄刘英源在“七一”大会上的讲话》
|
刘英源
|
曾在外国人办的工厂过着受压迫的生活。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参加生产,改进生产方法,被评为劳动英雄,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提拔为厂长。
|
《赵占魁的故事》
|
赵占魁
|
10岁当雇工,曾过着牛马一般的生活。新中国建立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成为共产党员的模范。
|
《给奖大会》
|
17个妇女特等模范人物
|
从名字都没有、被欺凌、被压迫的妇女成为特等模范人物。
|
——摘自熊秋良《主人翁:新中国成立初期识字课本中的工人形象建构》
(1)《对陕北的印象》是谢伟思发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之一,它属于哪一类别的文献史料?(2分) A.档案与文书 B.史书与报刊 C.碑铭与简牍 D.契约与账簿 (2)根据材料一,概括谢伟思的陕北印象。结合所学,写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7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识字课本为载体建构工人主人翁形象的原因。(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