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
“华夏
”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秦汉以来,以中华或中国为对象和标志的传统国家认同不仅表现为对某一君主、某个具体王朝的认同,还开始表现为对超越朝代的具有历史文化延续性的认同,也带有传统政治治理模式长期得到继承发展,各个大一统王朝统治核心思想得以延续,统治中心地域大体不变,疆域或缩或扩、交叠更替,作为臣民的各族却因之不断融合壮大、反复结为一体的治理圈之政治趋同与认同特征。
——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夏认同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利用史实说明秦汉至唐宋时期,
“国家认同
”的主要表现,并概括其意义。(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