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方案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钢产量
1955年夏
4600亿斤
4300万石
1100万吨
1956年1月
6400亿斤
7000万石
1500万吨
1956年8月
5000亿斤
4800万石
1050—1200万吨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刘成《欧洲中世纪三大特征与现代化起源》
特征
具体表现
由外及内
近代中国城市化经历了一个由外向内,自东向西,由被动城市化向主动城市化转变的历史过程。所谓由外向内,是指西方殖民主义者通过直接和间接等方式开启了中国近代早期城市化。外力推动中国早期城市化的首要表现是一批通商口岸的开辟和租界的设立。
自上而下
随着沿海、沿江、沿边城市被迫开埠和早期工业化运动的开展,中国现代城市化开始蹒跚起步。近代中国城市化显现出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鲜明特色。国家和政府成为城市化运动的主要设计者、决策者和推动者,社会和民间也积极参与,成为推动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乡到城
近代中国畸形城市化的表现是大量乡村人口集中于城市,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数量不断增长的流民阶层,由此带来城市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形成了很大的贫富差距。这种不断加剧的贫富和权力的两极分化,又影响了城市的空间形式,不断形成判若天壤的贫富社区。
——摘编自涂文学《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独特路径》
——摘编自李喜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开放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