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高三(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33

一、单选题

1.

截至1984年,长沙共发掘战国楚墓近2000座,出土铁器共30种240件,其中铁制工具(含农具)124件,铁兵器68件,其他器物48件。这可用于说明,战国时期(  )

A.铁农具在全国推广B.楚国军事实力偏弱C.长沙成为冶铁中心D.南方农业有所发展

2.

汉朝以长城为主干,在广阔的边疆设置了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卫体系;对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这些做法(  )

A.推动了边疆文化多样性发展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C.实现了内地边疆一体化治理D.强化了各族的华夏认同

3.

如图所示为甘肃天水麦积山第四窟壁画《飞天》。画中人物的脸部及肌体部分巧妙地结合了立体雕塑和平面绘画的特征,使得观者有 呼之欲出 的感受,意蕴生动。下列古代名画中,与该壁画风格最接近的是(  )

A.《夫妻对坐宴饮图》B.《清明上河图》C.《洛神赋图》D.《盛世滋生图》

4.

宋朝以有无田产作为主户和客户的划分标准,并将乡村的主户按田产多寡分为五等,按户等征发赋役和科配杂物(务)。这表明宋朝(  )

A.延续并调整了两税法的做法B.为土地私有制提供法律保障C.重视抑制土地兼并蔓延趋势D.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加强

5.

明代以前,妇女无名的现象广泛存在;明代,妇女的名号在私家记载中开始广泛出现,后来妇女别号逐渐风行,乃至一部分妇女使用私印。这一变化植根于明代(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传统礼教的松弛C.妇女人身的独立D.户籍政策的调整

6.

1894年9—11月,严复接连给一位大学士写了三封信,第一封信盛赞“(洋务学堂的)同学者友,无不见危授命 ,但也指责北洋大臣用人不当、私心未净;第二封信感叹 最可痛者,尤在当路诸公,束手无策,坐待强寇之所欲为 ;第三封信认为,朝廷平时不留心济世之材,危急时刻自乱阵脚,以致 北洋海军不败自废 。这反映出严复(  )

A.对洋务运动成果深感失望B.从军事上反思了黄海大战C.萌生改革政治制度的愿望D.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7.

1916年9月,康有为上书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总统和总理,重提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对此在《新青年》发文表示,康有为执着于 别尊卑,重阶级,事天尊君,历代民贼所利用之孔教 ,此举唯恐 帝制根本思想 被中国人所抛弃。这反映了陈独秀(  )

A.对袁世凯复辟的批判B.维护民主共和的立场C.将孔教和儒学相区分D.对马克思主义的吸纳

8.

如图所示为1870—1937年中日两国生丝出口量对比情况。中日生丝出口规模发生变动的根源在于,中日两国(  )

中国和日本的生丝出口量波动图(1870—1937年)

A.政体性质的差异B.原料来源的不同C.生产技术的差距D.海外市场的广度

9.

1931年10月,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上,有委员表示,现在国联已接受此案(中国控诉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这是很好的机会。我们要把这件事向全世界宣传,说这事不是中国和日本的事,而是世界和平的关键。该委员的观点(  )

A.诠释了对日 不抵抗 的缘由B.对西方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C.强调日本侵华是二战的开端D.注重对抗日力量的宣传动员

10.

如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中国民族问题上的部分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体现了党的(  )

时间

实践活动

1923

成立蒙藏学校,培育了一批少数民族党员骨干

1941

成立延安民族学院,招收了大批少数民族学生

1947

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201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党章

A.民族教育方针的调整B.社会根基的不断充实C.民族工作的与时俱进D.民族自治主张的传承

11.

在1953年夏季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商业工作的任务是:从扩大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中,稳定市场……增加国家税收和合理利润,为国家积累资金。这表明,当时我国(  )

A.肯定私营经济历史地位B.强调改善民生的重要性C.稳步推进生产关系改造D.商业政策为工业化服务

12.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把握一般通过工农业总产值,而不是国民生产总值。1985年9月制定 七五 计划时,我国将两大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并用,提出: 1990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或更多一些。 我国对经济指标的调整(  )

A.是对欧美日经验的借鉴B.符合市场化改革的向C.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桎梏D.意在建立现代产业结构

13.

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通过的三份历史决议(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均是历经长期讨论并最终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注重发扬民主作风B.不断改进执政方式C.彻底清除 倾错误D.拥有强烈的理论自信

14.

雅典等古希腊城邦希望公民通过教育实现身心和谐、均衡地发展,年满18岁的青年往往需要接受专业的军事训练,学习专业的军事技能。这些做法(  )

A.满足了民主政治的要求B.顺应了城邦林立的现实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激发了对外殖民的野心

15.

古代波斯帝国使用了多种货币,包括金币、银币和铜币。这些货币虽然在形状、大小和纹饰上有所不同,却具有共性:发行权基本被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且货币上面通常印有国王的头像、名字和权力象征等。这些特征(  )

A.彰显了货币的合法性和可信度B.说明民众主要缴纳货币税C.反映出帝国工商业的空前繁荣D.促使波斯建立起辽阔帝国

16.

12世纪时,英格兰王室借平叛之机收回了部分郡守的任命权。1221年,德文郡的乡绅向国王支付500马克来换取选举郡守的权利及其他权利。1225年,德文郡人又向国王缴纳200马克,要求自选郡守,任期三年;1230年,同样的情形再次上演。这说明此时的英格兰(  )

A.城市自治蔚然成风B.通过恩赐制度选官C.地方割据倾向严重D.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大秦国(一般认为是罗马)……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①以石为城郭……所居城邑,周圆百余里。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水精(玻璃)为柱,食器亦然。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遍。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至宫发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②其王无有常人,皆简(选拔)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国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摘编自【南朝】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古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约公元前63—约公元23)说:“③也是出于同一原因(气候的酷热),在某些树枝上生长出了羊毛(生丝)。尼亚库斯说,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羊毛纺成漂亮而纤细的织物,马其顿人用来制造坐垫和马鞍。这种织物很像是足丝脱掉的皮织成的赛里斯布(中国丝绸)一样。
古罗马政治家塞涅卡(约公元前4—公元65年)认为:④ 赛里斯人(古罗马人对中国人的称呼)是一个充满正义的民族,由于其贸易方式奇特而十分出名,这种方式就是将商品放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买客于他们不在场时才来取货。

——摘编自【法】戈岱司编《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

(1)材料中画线部分有两处明显不符合史实,请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从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角度理解这些记载的史料价值。(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一直以来中华传统文化都以儒家、道家文化为主干,由五个文化系统组成:修身文化、人际交往文化、治国理政文化、和谐文化和生态文化。修身文化包含 仁义礼智信 ;人际交往文化包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家国一体 等;治国理政文化最重要的是 民为本 和为贵 ,和谐文化强调 天下大同 和而不同 等;生态文化则突出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阴阳互补 等。

——摘编自王家荣《从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四大特征看文化自信》

材料二
近代以来的百年里,中华民族备受西方列强压迫。一些国人将国家落后挨打的现状归罪于民族文化的不如人,逐步失去对于本国文化转化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接连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孕育而出的革命精神、先进文化,一并涵养着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大大增强了当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郭明飞、严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逻辑体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特征。(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推动 本国文化转化发展 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因素。(4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64年中央工作会议后,中共甘肃省委决定成立甘肃省三线建设小组,下设三线建设办公室,负责办理日常工作。将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可能受到攻击的大型企业迁入甘肃地区,同时整体上调整工业和经济布局。甘肃省三线建设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三线建设计划和中央指示,帮助中央各部和地方各单位进行选厂和迁厂,领导和督促军事工业建设,加强地方工业统筹协调等。

——摘编自朱睿超《兰州三线建设研究(1964——1990)》

材料二
1984年8月,国务院三线调整办公室召开了三线调整工作会议,决定把布局调整放在首位。同年11月,国务院确定调整121个单位,其中关停9个,迁建和部分迁建49个,迁并48个,全部转产15个,解决钻山太深、险情严重、生存困难的 三类企业 的问题;按照 该关停的就不要搬迁,能迁并的就不要迁建,能就近搬迁的就不要远距离搬迁,能向中小城市搬迁的就不要向大城市集中 的原则进行调整。以甘肃为例,根据国家计委批准的方案,甘肃共有11项,最终,调整改造项目实际进行8项,总投资2.25亿元,总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

——摘编自陈东林《20世纪80年代后的三线建设大调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20世纪80年代甘肃三线建设调整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地理位置和国际关系角度,阐述20世纪80年代甘肃三线建设调整的原因。(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世界文明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互动现象,如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的冲击;希腊化对中东古代文明的冲击;阿拉伯世界与欧洲的对峙与战争;拜占庭东正教文化向东欧的传播与渗透。而先在文明对后世文明的影响,则是一种单向度互动。有同一地域的前后关系,如罗马文明对欧洲文明的影响,中东古代文明对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影响;也有跨时空的互动,如印度文明向东南亚的传播等。若干反例也值得深入研究,即不对称的强制性互动。一种情况是双方发生战争等暴力冲突,对冲突双方的经济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破坏。另一种情况是强势文明压倒性地战胜甚至征服弱势方,弱势方则完全衰落甚至灭亡。文明间若缺乏互动,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如中古时期美洲文明与亚欧文明没有互动,美洲印第安三大文明之间、非洲西部与南部各文明间也缺乏互动。缺少互动的消极后果之一是无法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消极后果之二是缺乏竞争、无法奋起。

——摘编自刘景华《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看文明比较、互动与互鉴》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归纳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评述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