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16+4)【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58

一、单选题

1.

下表是一篇历史论文提纲。据此判断,其标题最恰当的应是:新航路开辟(  )

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揭开了殖民掠夺的序幕

A.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B.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C.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传播D.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2.

古希腊作者狄奥佛拉斯塔所著的《植物探究》只收进500种植物;瑞士植物学家卡斯珀·鲍欣于1596年出版的长篇巨著《植物的剧场》总览了6000种植物;到17世纪80年代,约翰·雷的《一般植物史》列出18000多种植物。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食品储备技术的进步B.工业革命助推物种交流C.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D.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3.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 光荣革命 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治生活中(  )

A.王权神授B.议会成为权力中心C.分权制衡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1844年6月,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织工们唱着自编的《血腥屠杀》之歌,发动了起义,控诉资本家的剥削,明确反对私有制。马克思认为这场起义 在开始时就具有了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在结束时才具有的东西 。可见当时德国(  )

A.工人阶级已经具备阶级意识B.工人寻求与英法联合斗争C.工人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D.工人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5.

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量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秘密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这是因为二者都(  )

A.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C.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D.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

6.

图1、图2所示的历史人物在1804年有一场历史性相会,其中一人因用军事和法律等手段有力捍卫了大革命成果,在巴黎戴上了皇冠;在一旁观礼的另一人因受到强烈震撼,逐渐坚定了抛弃家产、为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决心。这两位历史人物(  )

A.都主张废除奴隶贸易B.都传播了近代民族民主思想C.都坚定反对殖民主义D.都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7.

1926年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写道: 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亚洲本身都变了 实际是指亚洲地区(  )

A.民族解放运动发展B.新兴国家现代化建设C.西方殖民体系解体D.列强争夺殖民地加剧

8.

1921年至1936年,苏(俄)联军事工业企业先后由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重工业部等经济部门领导。1939年,独立于重工业部的国防工业部正式成立。自此,苏联军事工业的管理权由经济部门转交给了苏联最高领导层。这种转变(  )

A.推动了工业体系的完善B.反映国内主要矛盾变化C.适应了国际形势的发展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

9.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 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这表明(  )

A.英国很早就想帮助苏联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C.英国欲与苏联共克时艰D.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

10.

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截至1949年6月底,银行资产约为20.73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

货款

法国

荷兰

南斯拉夫

智利

捷克斯洛伐克

丹麦

伊朗

卢森堡

墨西哥

波兰

巴西

申请额

5.0

5.35

5.0

0.4

3.5

0.5

2.5

0.2

2.09

6.0

1.0

批准额

2.5

1.95

0

0.16

0

0.4

0

0.12

0.341

0

0.75

A.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B.违背了马歇尔计划的目的C.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D.决策行为受冷战思维影响

11.

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政策的实行(  )

A.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C.缩小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D.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12.

1965年初,法国开始大规模地将自己的美元储备兑换为黄金。戴高乐扬言,他将派他的财政部部长德斯坦驾驶军舰运载美元到美国去运回本该属于法国的黄金。法国的行为引起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效仿,第二次美元危机因此爆发。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欧洲区域集团化完成C.世界格局变化的趋势D.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13.

以下是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部分文件,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意在(  )

1961

《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1964

《和平和国际合作宣言》

1973

《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关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宣言》

1976

《经济宣言》《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A.谋求成员国的发展B.成立区域经济集团C.壮大社会主义阵营D.挑战传统殖民体系

14.

有学者在《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提到: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幅度,政府保障和福利开支的负担越来越重,并且带着巨大惯性向前滚动,使福利国家面临着经济与福利、负担与稳定之间的两难选择。 这表明(  )

A.福利政策调整应适应经济发展水平B.西方国家将放弃福利国家政策C.福利开支迅速增长导致经济危机D.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整体稳定

15.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下列图标所代表的机构中最能体现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层面治理机制改革的是(  )

16.

共商共建共享 是中国提出的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的合作指导原则,是各方在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 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共识。这一原则强调各方要一起协商、一起做事、一起受益,其背后彰显的是平等、合作、共赢的理念。这一理念(  )
①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②契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③凝聚了世界各国努力发展经济的共识 ④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宣传中,电影被认为是最昂贵的媒体,因而,大多数的电影都是由政府控制并主导的。英国早在一战开始之前就已经利用电影来吸引兵源了,并在1914年授权制作了影片《英国军队电影》,使得电影变得相当活跃。之后,1915年英国的电影《你》及《为了帝国》旨在刺激观众去投资战争债券,加强并稳定国内舆论。与此同时,英国还制作了一系列战争题材的影片,如1916年8月制作的《索姆河战役》和1917年6月制作的《德国的撤退与阿拉斯战役》。1915—1918年期间,英国共制作了约240部电影。比弗布鲁克励爵宣称,在他任职情报大臣时制作的那些新闻影片,是 1918年初夏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维持士兵们士气的决定性因素

——摘编自信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战争宣传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一战中运用电影作为宣传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美国、欧盟、日本等西方大国为争夺世界环境发展事务的领导权而展开激烈竞争。美国自恃财大气粗,以 环境领导人 自居,日本则在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承诺5年内提供1万亿日元的环发援助,限制有害气体的排放,赢得了超级环保大国的声誉。在1997年的京都气候会议上,欧盟积极主张发达国家将有害气体排放量削减15%,促成签署《京都议定书》,受到世界的好评。他们的根本目的都是试图争夺世界环境发展事务的领导权,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地位。

——摘编自王淑贞《欧盟环境外交研究》

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概括西方大国针对环境问题的措施,并评析其中一方的根本目的。(要求:选择任何一方均可,并阐述理由)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开始,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逐步在印度建立据点和武装,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之初,并不愿在印度推广西方教育。进入19世纪后,征服印度的任务接近完成,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进入新阶段,要求在印度实行西方教育,建立一套适合殖民统治需要的新教育制度。19世纪20年代,公司在给印度总督的公文中表现出希望办西方教育的倾向。1833年,议会通过的印度管理法规定,公司教育经费只应用来推广西方教育,之后当局创办高等学院和中学,对私立学校实行补助金制度。近代教育系统以英语为主要教育媒介,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西方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印度传统知识的课程即便有也是次要的。近代教育的发展得到印度相当多知识分子的拥护,更多的人在不同程度上关心印度的命运。

——摘编自林承节《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教育运动》

材料二
实施对外文化战略是20世纪以来美国推行和维系世界霸权的重要手段。二战前,受自由国际主义思想的影响,各类私人基金会从事对外文化活动,其中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了大量对中国或东方文献的翻译。二战期间,欧洲文化遭到破坏,美国政府趁机通过广播、报纸、杂志及图书等媒介对欧洲进行美国文化 译出 。二战后,通过《史密斯——蒙特法案》授权,联邦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书籍 译出 政策,成立了新闻署专门负责对外翻译政策,同时通过民间非营利性机构 译入 世界各国文化经典,主要涉及中东、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主动翻译美国文化和学术著作,同时美国联邦政府积极实施 译入 政策,以展示美国对世界文化的包容。

——摘编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方式的变化,并简要评价这一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以来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演进历程;概括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应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战略。

五、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所示为学者张联朋《用唯物史观整体认识世界近代史》一文中关于世界近代史发展演变的几个视角。

视角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视角二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促进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

视角三

生产力再次推动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与加强

视角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个视角,据此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