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1+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5 浏览数:40

一、单选题

1.

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在这一范围内,都发现了粟的皮壳。仰韶文化的居民除了栽培以粟为主的作物外,还(  )

A.烧制了彩绘陶器B.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C.开始铸造青铜器D.制作薄如蛋壳的陶器

2.

夏商周三代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早期国家。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甲骨文中对周的记载既有商王可以令周,即周是商的属国,也有伐周,即周为商的敌国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官僚机构形成

B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商代统治者秉承民本思想,治理国家

C

湖北毛家嘴、洛阳下瑶村西周早期遗址都出土了青铜臿掘土的农具,江苏破山口西周墓葬出土一件刃口锋利的青铜镰

西周时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D

周公平定殷商旧部叛乱后,把反周的商族遗民迁到今洛阳附近, 并将王室子弟分封到这里,作为周的屏障

周推行分封制,以巩固统治

3.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明显,下列选项中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秦朝(  )

A.水利灌溉工程遍及南方地区B.水利技术领先于世界C.对南部边疆管控加强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即将建立

5.

秦律规定,迁移户口者,须事先申请,经批准,办妥更籍手续后方能生效,否则要受到严厉制裁;若发现隐匿人口或以小报老、以壮报残,里典、伍老及同伍邻人不予告发,要受到经济处罚及流放。秦朝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强化中央集权B.保障赋役征发C.掌握人口实况D.加强君主专制

6.

汉武帝采纳桑弘羊建议,统一在郡国设官,负责管理、调度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又在京师设官,负责总管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其余由国家经营,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调剂物价 。上述材料论述的政策是(  )

A.郡国并行B.轻徭薄赋C.盐铁官营D.均输平准

7.

某学者提出,少数民族那种尚武勇健、粗犷豪放之气遍布中原,汉民族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魏晋以来的清谈柔媚之风变为悲凉慷慨、激越豪放之气,该学者的论述意在说明(  )

A.传统儒学思想的僵化和局限B.制度创新源于少数民族文化C.对外交流促进思想文化转型D.民族交融对隋唐盛世的影响

8.

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与政权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①后蜀 ②后周 ③北魏 ④宋B.①后蜀 ②北魏 ③后周 ④隋C.①西晋 ②北魏 ③北周 ④宋D.①西晋 ②北魏 ③后周 ④隋

9.

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说: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这最能说明隋朝(  )

A.百姓生活的富足B.统治阶级穷奢极欲C.国家长期统一稳定D.社会经济的发展

10.

唐朝在一些民族地区, 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 ,民众不直接向国家缴纳赋税,户口不呈送户部。这些做法(  )

A.造成了分裂局面的出现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征C.折射出治理体系的混乱D.保证了民族地区的稳定

11.

唐穆宗时期,朝廷专门为留学生设计了比普通进士科简单的 宾贡进士科 ,留学生考中,会被授予官位;来自高昌国、高丽、吐蕃等地的众多留学生参加了科考。这反映了当时(  )

A.民族关系融洽B.朝廷重视教育C.对外开放包容D.阶层流动增强

12.

唐德宗建中元年,朝廷税制从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转变为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这一举措(  )

A.抑制了土地兼并B.减轻了人身束缚C.发展了庄园经济D.提高了商人地位

13.

下表是北宋前期宰相任职情况表,这说明宋代(  )

任用人数

平均任职年限

宋太祖时期

6

2.8

宋太宗时期

9

2.3

宋真宗时期

12

2.1

宋仁宗时期

23

1.95

A.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B.冗官问题弊端显露C.官僚政治体系日益完善D.皇帝权力日益加强

14.

一位理学家提出: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该理学家主张(  )
①格物致知   ②循序渐进   ③本心体悟   ④知行合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的科技,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支纪年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B.元朝郭守敬编写了新的历法《授时历》
C.西晋裴秀绘制出《坤舆万国全图》D.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了很多科技成果

16.

春秋战国之交,韩、赵、魏作为异姓大夫取得了姬姓晋的政权,田氏以客卿取得姜齐的政权,逐渐形成七雄局面。这反映了该时期(  )

A.宗法制度彻底崩溃B.地域关系国家正在形成C.诸侯势力逐渐衰落D.上下尊卑观念日益淡薄

17.

下图是唐朝三省位置分布图,其中太极宫是皇帝居住和办公之地。三省位置的分布缘于(  )

A.规范三省职能B.实现了分权制衡C.维护皇权需要D.强化中央集权

18.

《太平寰宇记》所载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新置五十九县,绝大部分是在南方,如蜀置五县,吴越设五县,闽增设十三县,南唐新置二十六县(其中有十八县在今江西境内)。北宋统一南北时,原后周和北汉所在的华北地区约一百万户,而南方九国所在地区已有二百三十万户。这表明五代十国时期(  )

A.全国大一统趋势不可避免B.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C.北方的政权建设趋于停滞D.南方政权更重视户籍管理

19.

梦回千年大宋,万千气象更新。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下列现象中可以反映宋朝社会新气象的是(  )
①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②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③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 ④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

在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其错误的一项是 (  )

21.

三国时期,孙吴田租改制频繁且剧烈。以下为若干论述,推论正确的是(  )

旱田征收旱米,具体称作早租米旱税米旱限米等。但嘉禾三年以后的吴简未再见到此类记载。

据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军兴日久,民离农畔,父子夫妇,不听相恤,孤甚愍之。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47《吴书·吴主传》

湖南地区普通吏民耕种的租、税田,每亩收租米12斗,秦朝和西汉当地大约每亩收租13升。

《走马楼吴简嘉禾五年诸乡田顷亩收米乡住簿研究》(2020

A.吴简是出土文物,能真实反映历史全貌B.后人研究是二手材料,故其可信度相对较低
C.《三国志》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立场D.吴简与《三国志》记载一致,可断定田租低

二、材料阅读

2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在因革损益中不断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或曰中华主流文化。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不是人为的结果。2500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

材料二
诸子百家的存在与争鸣,是中华民族文化成熟的标志。在以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各式各样的思想差不多都可以从战国诸子中找到原型或雏型。直到今天,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地还可以从诸子中找到相应的命题或思想源头。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社会与文化动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战国时期新出现的两个重要学派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阶级,并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7分)

23.

从三代到明清,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整体而言大致经历了 世卿世禄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五个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

阶段

选拔方式或内容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史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政府按照不同的科目设立考试,士人可以自由报考,政府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1)分别写出阶段①②③对应的选官制度。(3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科举制的在当时的进步意义。(6分)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局部的郡县制出现在春秋末年。秦始皇对旧六国的遗产进行重新规划,实现全面的郡县制。但是,分封子弟作为屏藩拱卫王室的思想始终存在,汉晋就发生了封建制的回光返照,使郡县制度严重变形。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派九卿出任地方州牧,州牧以监察官兼管了地方的兵权、财权和行政权,于是州成了郡的上一级机构,两级制政区转化为三级制。隋统一中国后,全国存190郡,1255县。唐朝开国之后,郡又被改名为州。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元朝建国后,在中央立中书省。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行中书省(简称 行省 )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忽必烈灭宋前后,陆续设立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辽阳、甘肃、云南等行省。以后,元成宗大德年间又在和林设岭北行省,合共十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为后世长期沿用,是我国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沿革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事件。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到唐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积极影响。(6分)

25.

唐宋经济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39—755年唐朝人口变化情况

年份

公元

户数

口数

贞观十三年

639

3120151

13252894

永徽元年唐高宗年号

650

3800000

——

神龙元年武则天和唐中宗的年号

705

6156141

37140000

开元二十二年

734

8018710

46285161

天宝元年

742

8525763

48909800

天宝十四年

755

8914709

52919309

——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材料二

北宋开封城

——据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星球地图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前期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北宋都城开封的繁荣景象。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宋经济发展的认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