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三校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五)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32

一、单选题

1.

中国古代众多遗址中,目前所知保存最完好的是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遗址,其中发现迄今国内最早的钻木取火器,出土有陶器、玉器、绿松石器等遗物的大型环壕聚落。由此可以推知(  )

A.该地是中国最早的文明区之一B.该地曾是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C.该遗址的居民具有高度发展的手工艺技术D.此地区的社会结构可能已出现阶级现象

2.

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提出: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以下句子与庄子此观点相似的是(  )

A.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

观察如图,以下对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的认识正确的是(  )

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局部)

A.铁犁牛耕技术的广泛应用B.是记录东汉历史的文献史料C.东汉时期的农业非常发达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4.

魏晋南北朝分裂时期的都城建设开始有了离开长安、洛阳一线而发生南北位移的现象,这可以算是后来首都偏离东西轴线之滥觞。北朝仍然可以有建都长安、洛阳之可能,南朝则只能建都于长江流域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C.南北政权的并立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5.

《唐律疏议》曰: 居父母丧,身自嫁娶,皆谓首从得罪者。若其独坐主婚,男女即非不孝。 材料反映了(  )

A.唐朝确立了中华法系B.礼法并用原则的贯穿C.应遵循儒家伦理道德D.唐朝的律法过于严苛

6.

永乐以后,朝廷在藏区实行政教合一的僧官节制当地,最高僧官法王由明廷颁授。朝廷还开通雅州到乌斯藏的驿路,保持内地与乌斯藏的政治及经济联系。明政府此举旨在(  )

A.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B.对西藏地区进行合理的开发C.加强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统治D.尊重西藏当地少数民族习俗

7.

清政府发布《上谕》称: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 上述事件的结果是(  )

A.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B.在中国开始开设工厂C.在北京设立使馆区D.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

8.

1902年,8位9—25岁的江苏籍女子赴日,她们是近代女子留学史上的第一批女留学生。此后留学生群体中女生人数不断增加。留日女生代表如秋瑾、陈撷芬、唐群英等,留美女生代表如陈衡哲、林徽因等,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女性社会地位提高B.实现了男女的平等C.国家重视教育发展D.西方思想影响较大

9.

下表是1938—1945年间山海关内侵华日军战场兵力分布情况,材料反映了(  )

年份

山海关内侵华日军人数万人

敌后战场抗击人数万人

占比

1938

68

40

58.8

1939

86

54

62

1940

80

47

58

1941

61

46

75

1942

55

33.2

63

1943

60

35

58

1944

73

46.8

64

1945

108.85

75.87

69

A.正面战场进行了有效抗击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D.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主战场

10.

如图是新中国初期的宣传画,图中内容最有可能发生在(  )

A.十年 文革 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全面建设时期

11.

东北经济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有过辉煌的发展历程。然而,在实行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增长持续滞后,经济地位不断下降,成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东北地区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的人才流失过多B.东北未完全跟上时代的脚步C.东北传统老工业影响较大D.改革开放未辐射到东北地区

12.

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中写道: 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 这段话反映了罗马法具有(  )

A.前瞻性B.灵活性C.滞后性D.阶级性

13.

联邦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体现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A.民主原则B.平等原则C.联邦原则D.共和原则

14.

出现下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

22%

8%

13%

10%

1913

15%

11%

13%

8%

4%

注:德国1870年为1872年数据。

A.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B.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英法等国殖民地减少D.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15.

1900年7月,来自美国、西印度群岛和非洲的57名代表在伦敦举行第一次泛非会议。会议讨论了全世界黑人的境遇问题,主张黑人与白人应享有同等权利,提出 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 的口号,形成了泛非主义思想。材料反映了(  )

A.非洲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B.西方国家对非洲侵略加深C.非洲人民想要获得平等权D.非洲人民抗击外来殖民者

16.

将如图时间轴上的年份与这些变量的变化进行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移民指数(以1900年为100)

A.移民数量和贸易开放度一致B.贸易开放度和金融一体化成反比C.随着科技发展移民逐渐增多D.世界各国之间联系程度更加密切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二月,云南平定。为加强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洪武年间,在云南省区内实行了双轨制,即在布政司内实行流土分治,既有府、州、县的建制,又有各级别的土司衙门。土司拥有大量的士兵,又领土,又管民,在形成与外部隔绝的割据势力之后,进而与中央相对抗或者发动叛乱。为实现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明朝在委任土官时都规定辅以流官,准备随时取而代之。

——摘编自郝军亮、丁于娟《明朝治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举措》

材料二
1950年2月24日,云南全境获得解放后,开始推行慎重而稳进的土地改革,从1951年内地坝区土地改革开始,到1958年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结束,前后历时七年,这是云南历史上空前深刻的社会改革。在土地改革进行的同时,云南省还根据中共中央 切实认真地普遍推行民族区域自治 的方针,积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1951年,成立了云南省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区——峨山彝族自治区;1953年,成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到1955年,全省先后建立了4个专区级、5个县级、12个区级的民族自治区。在文教方面,国家积极保护和传承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进行挖掘、整理与保护;在云南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新建大量中小学校,普及基础教育,此外还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摘编自杨宗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云南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治理云南的政治举措。(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英国的内阁制度起源于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此时的内阁是从属于国王的行政机构,没有独立性,国王可以随意罢免内阁。1721年,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工作,标志着内阁制正式形成。1742年,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因失去下院多数议员的信任,被迫率领内阁全体辞职。此后,一种不成文的制度—— 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 的条例出现。到1784年,小威廉·皮特试图改革以抑制当时英王乔治三世的专权倾向,当时不少议员被国王收买,皮特解散了下院重新选举议会,他的改革得到了新议会的大力支持,此后皮特主持内阁17年。由此,责任内阁制形成,内阁开始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对议会负责,君主逐渐成为 统而不治 的虚君。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魏茂莉《探析英国的内阁制》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清廷试图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而有 今日急务,莫要于先立内阁,统一中央行政机关 ,以及 各督抚请先立责任内阁之说 。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筹设责任内阁,并由奕助担任内阁总理大臣。但由于内阁成员共计13人,而满族成员高达9人,其中皇族更是独占7人,被时人讥为 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 不仅由皇族奕助担任总理大臣并对君主负责,甚至在国务大臣的人员构成中,皇族也位居多数并占有重要席位。

——摘编自熊元彬《历史的再审视:清末皇族内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发展的特点。(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内阁制与英国内阁的不同。(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就已有了把历史分为 古代 中世纪 近代 的说法。 古代 相当于原始社会及奴隶社会阶段, 中世纪 相当于封建社会阶段, 近代 相当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 中世纪 一词只适用于西欧历史,没有世界历史上的普遍意义。欧洲中世纪的时间被锁定在公元5世纪至15世纪,这一时期,封建王朝割据导致战争频繁,黑死病等瘟疫横行在社会之中,教会的思想凌驾于个人的思想与行为活动之上,科技、文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在天灾人祸的双重迫害下,人民生活在充满绝望的黑暗之中,所以后来的人们通常将这一时期称为 黑暗的中世纪

——摘编自贝内特、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历史相关知识,就 中世纪的欧洲 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12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1978年以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开启了现代化建构的大门,政府职能开始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建设型转变。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通知,提出在1984年底以前各地都要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得到一定发展,但总体还处于 社会管控 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转轨带来了社会转型,社会流动人口增多,社会问题逐渐凸显。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社会管理明确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提出 要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治理主体仍然是政府。
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社会承受着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多重压力的冲击与挑战,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纵深推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摘编自范逢春《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治理创新:一个伟大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以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