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省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81

一、单选题

1.

考古资料显示,距今5000年前后,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开始向北进入汉江平原,并直接影响着河南南阳一带的仰韶文化;而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则开始西进,影响到豫东平原的文化。以上史实最能佐证,在中华文明起源中(  )

A.商业交流促进文明发展B.长江流域文明高于中原地区C.原始先民活动区域广泛D.由此奠定多元文明发展格局

2.

秦朝建立后,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平贾制度(官定价格标准)。 平贾 由各县都乡的令、史每月评定,谒报于县廷,后由县廷布告各乡并在本县范围内发挥效力,其所涉范围囊括公私交易、司法鉴定、财政统计等诸多方面。平贾制度(  )

A.旨在抑制商业发展B.利于提升地方财政收入C.容易造成价格垄断D.反映国家治理水平提高

3.

十六国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开始自称 中国 ,出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从承认东晋 正统 到纷纷自称 中国 的现象。这种现象(  )

A.体现华夏认同观念的深化B.推动了南北间的民族交融C.源于南方经济实力的下降D.加速了北方政权统一进程

4.

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国古代立国态势经历了从 头枕三河(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西北 头枕东南、面向海洋 的转变。这一转变(  )

A.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转型B.源自于丝绸之路新发展C.影响了科举制度的调整D.推动了国防观念的转变

5.

晚明有思想家认为 世之儒者,以学在读书,学在效先觉之所为,未免依籍见闻,仿循格套,不能自信其心。 更有学者直截了当地指出,圣贤的学说并无神秘性: 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 。上述思想(  )

A.汲取了程朱思想的精华B.植根于自然经济C.颠覆了官方哲学的地位D.有利于西学东渐

6.

乾隆中期,清军为追击阿睦尔撒纳而深入哈萨克境内,哈萨克汗阿布赉表示 情愿将哈萨克全部归顺,永为大皇帝臣仆 。但乾隆认为,哈萨克与蒙古各部不同,不应纳入中国版图,而应 如安南、琉球、暹罗诸国,俾通天朝声教而已,并非欲郡县其地 。乾隆的主张可用来说明当时清朝(  )

A.民族国家观念初步形成B.奉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C.践行天朝上国的外交观D.无意以强国之力扩张领土

7.

《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人成为中国国家权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曾将此格局称为中西 共治 ,并认为共治是中国传统,如 满汉共治 ,中外共治只是承袭了这一传统。这反映出(  )

A.晚清国际地位一落千丈B.以中西共治掩盖侵略实质C.中西共治出于清廷自愿D.共治契合了传统羁縻政策

8.

如表是晚清时期中国主要货物所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据表可知,当时中国(  )

年份\出口品

大豆

豆饼

花生

棉花

猪鬃

其他

18711873

52.7

34.4

0.1

0.2

12.5

18811883

46.2

26.2

0.2

0.4

27.0

18911893

26.9

24.6

1.2

4.8

42.5

19011903

11.3

26.7

2.3

2.6

5.1

1.0

1.0

50.0

19091911

9.8

18.2

7.4

5.1

0.9

5.8

1.1

1.1

1.6

49.0

A.成为列强市场争夺焦点B.逐渐融入世界工业产业分工C.清末新政阻碍经济发展D.传统商品出口总额日益下降

9.

1945年,美国原子弹突袭日本后,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连续几日转发美英报纸、通讯社和国民党的宣传机构片面渲染、夸大原子弹威力的消息,受到毛泽东严厉批评。此后,《解放日报》及时纠正报道,回到 党报 轨道。毛泽东此举旨在(  )

A.强调中华民族抗战地位B.提醒党媒明确党性C.与美蒋开展舆论争夺战D.否定原子弹的作用

10.

如图是《人民画报》1960年1月刊出的《工厂里的 生产运动会 》摄影配图,图旁写道 金工车间的全能健将高斌在表演怎样使用新式钻头,表演结果被裁判员记在他成绩表上了。 该图片(  )

A.宣传了企业自主创新成果B.说明了八字方针的切实落实C.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反映了经济建设的急躁冒进

11.

如表为印度和中国文献对印度四大种姓划分的记载。下面对四大种姓划分的认识,合理的是(  )

《梨俱吠陀》

公元前1500年至前900年成书

《佛国记》(416年成书

《大唐西域记》(646年成书

婆罗门

祭司

净行祭司

刹帝利

武士

王种

吠舍

农民

商贾

首陀罗

奴隶

农人

贱民

恶人

A.需要考虑社会变迁B.中国文献可互证,更为可信
C.《梨俱吠陀》成书更早,更为可信D.《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属于二手资料,不可信

12.

1211年至1250年间,意大利博洛尼亚颁布的成文法中不仅有对城市道路宽度的规定,还有铺设街道路面的要求,甚至有法案提出将城市内的道路和淡水运河的维护也纳入政府的监管之下。这反映出当时(  )

A.民众法治意识明显提高B.意大利城市建设水平提高C.人文主义思想逐渐萌生D.意大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13.

1861年,英国板球队访问澳大利亚,当地媒体评论 生活在这里的人,在他们所有的感情和娱乐上,基本都与英国保持一致 ;1902年,英国板球队在印度和缅甸开展巡回比赛,有队员认为板球在融合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方面,远比莎士比亚的戏剧有价值。这说明(  )

A.文化渗透是维护殖民统治的重要方式B.殖民者完全放弃了殖民高压手段C.文化渗透完成了对殖民地人民的同化D.体育运动成为最主要的殖民形式

14.

马克思通过考察自然生存环境及应对方式,明确了人和动物的差异后提出: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 。又指出: 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据此可知,马克思(  )

A.意图限制工业文明的发展B.旨在倡导整体协调的发展观C.号召人们平等对待生物界D.着力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5.

有学者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书名中带有 全球化 字样的书籍还是凤毛麟角;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该类书籍数量急剧增加,一直到21世纪的前10年。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殖民体系的瓦解C.新经济形态的兴起D.西方影响力下降

16.

2005年,日本首次提出 海洋立国 的重要目标;新加坡近年来也重视对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之间航道的控制;印度尼西亚2014年提出要成为在印太地区和国际社会均具有影响力的海洋强国。亚洲国家重视海洋治理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权益关乎国家发展B.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形成C.遵守海洋公约已成共识D.欧美国家加强对海洋的扩张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诗经·大雅·生民》中有 种之黄茂,实方实苞 的诗句,意为种田要选用金黄好看、个大饱满的种子。春秋时期《管子·地员》中记载了18种土壤的性状以及适宜种植的37种农作物,其中稻米有白稻、陵稻、黑鹅等15种。汉代的《氾胜之书》对当时流行的田间穗选技术和干燥防虫技术有详细论述。北魏的《齐民要术》对 留种田 这一培育优良品种作物的方法进行了总结,还就新作物的命名提出了三条依据,即按照人名、种子形态和特性来命名。唐代,继承田间穗选法基础上,注意防杂保存并提倡窖藏。明清两代对 养种 择种 的理论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发展。

——摘编自郭文韬《中国古代的选种育种和良种繁育》

材料二
跨国农业垄断公司通过对农业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正逐步实现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控制。美国种业巨头孟山都于1979年开始投入大量资本致力于新兴生物技术领域。1996年,孟山都研发的抗农达转基因大豆开始在美国、阿根廷等地进行商业化种植。由于美国法律和世贸组织,协定知识产权体系把种子当作大公司的发明,导致农户只能用 专利登记 的品种。2014年,法国的路易达孚公司控制了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种业,因而参与了中国20%的大豆进口。在印度,跨国企业的杂交粮种一度取代当地农民培育的品种。新的杂交粮种易受虫害袭击,所以需要更多的杀虫剂。极度贫困的农民只好以高额贷款从同一家企业购进粮种和农药。

——摘编自赵丽红《美国全球粮食战略中的拉美和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育种技术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跨国公司控制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后果。(6分)
(3)根据材料,阐述其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启示。(2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8世纪中叶后,阿拉伯的军事扩张基本停止。随着帝国局势的稳定,统治阶级迫切希望吸收先进文化,遂开展大规模的学术翻译活动。阿拔斯王朝初期,波斯萨珊王朝时代的古籍已被译为阿拉伯文,涉及文学、历史、宗教等内容。随着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交往的密切,印度的许多文献也被翻译成阿拉伯文,涉及宗教、哲学、数学和天文,著名的阿拉伯数字即由印度人发明。正规大量的翻译活动开始于阿拔斯王朝的 百年翻译运动 。在巴格达的智慧宫翻译馆里,翻译工作在该运动的第二个时期(814年-934年)达到顶峰。这期间,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盖伦等人的作品大半被译为阿拉伯文,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摘编自纳忠《阿拉伯通史》

材料二
中华近代文明的发展与翻译活动息息相关。1839年广州禁烟期间,林则徐曾组织人摘译《各国律例》《地理大全》等书,从中了解西方法律和地理。1874年,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并在徐寿等中国译家的配合下译出西学书籍129种,涉及物理、化学、天文、数学、地矿等学科,受到清政府嘉奖。1897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大同译书局,其宗旨为 首译各国变法之书……以备今日取法 。此后,维新派书局翻译出《瑞士变政法》《英国宪法史》等书。严复则将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学》以《天演论》为名翻译过来。梁启超、严复等人在翻译的选材、规则、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但他们在一些书籍的翻译上存在着有选择、有取舍、有评论、有改造的现象。

——摘编自方文华《20世纪中国翻译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和中国晚清时期翻译活动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翻译运动繁荣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晚清时期翻译活动的历史影响。(6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唐到清,中国古代王朝在边疆管理上的延续与变迁。(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边疆管理出现变迁的原因。(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邮票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以下邮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发行的具有代表性的邮票。

1954

1962

1973

1979

1983

2008

——摘编自《新中国邮票图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票(1949—1959)》等

阅读以上邮票中的信息,选取其中两张或两张以上的邮票,从国家形象的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