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洛阳市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44

一、单选题

1.

下表是考古学者关于石器时代某遗址墓葬发掘的部分成果。据此可推断,该遗址处于(  )

墓葬类型

随葬品

大型墓

使用棺木,棺内铺垫朱砂,随葬成套的彩绘木器,彩绘陶器,玉,石器,猪骨架以及鼍(tuó鼓、特磬等

中型墓

大都使用木棺,棺内施朱砂,随葬玉,石器,猪下颚骨,少数有陶器或彩绘陶器、彩绘木器

小型墓

少数墓有骨笄(ji)或猪下颚骨13件,绝大多数没有葬具和随葬品

A.旧石器时代早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早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

2.

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 族尹 。这说明商朝(  )

A.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

3.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指出:夏商乃至周初分封之前,天子与诸侯之间还不存在君臣关系。但实行分封以后,受封的诸侯成了周王的臣子,诸侯国的政权机关则成了周王室在地方上的政权机关。这表明分封制的实行(  )

A.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政治统治B.使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C.化解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冲突矛盾D.扩大了西周的文化影响力

4.

春秋时期,西周建立的土地制度陷入崩溃瓦解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的土地占有形态由旧的土地所有制逐渐演变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农作物的亩产量也不断增长。这从根本上是因为(  )

A.分封制逐渐瓦解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冶铁技术的出现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5.

秦制规定,对皇帝的名字要进行避讳,如秦始皇名政,秦即避讳 字,连同音字如 也在避讳之列,因而改称正月为 端月 。另外,文件中提到皇帝时,必须换行顶格书写。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  )

A.凸显皇帝独尊B.保证皇帝独裁C.宣扬皇帝功业D.实现文书统一

6.

汉初,受黄老思想的影响,统治者大多 无为而治 与民休息 ,采取较为宽松的统治政策。但是有研究表明,汉朝初年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未婚女子却要缴纳5倍于常人的人头税。这一措施(  )

A.表明统治政策朝令夕改B.导致社会矛盾激化C.说明汉初财政危机严重D.意在恢复发展生产

7.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取消郡国铸币权,由中央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五铢钱,并令地方销毁旧钱,严禁流通,国家还严格控制重要的产铜区。上述举措(  )

A.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日趋强化B.折射出王国问题日趋严重C.根植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的需要D.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8.

秦朝时,尚书为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 掌通章奏 ;汉武帝时,尚书参与朝政,与侍中、常侍等共议军国大事;东汉时期,朝廷决策大权集中于尚书台,时称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指尚书台)”尚书的这一演变反映了(  )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丞相权力不断扩大C.中央官制趋向成熟D.行政决策更加科学

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之间接触频繁。下列两幅图能够说明这一时期(  )

A.人口迁移促进南北方文化交流B.民族交融呈现双向互动特征C.政权更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D.丝路贸易丰富中原经济生活

10.

通过对柳孜运河(位于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唐代沉船及遗物,出土了大量文化遗物,其中以瓷器最多,有陕西磁州窑系白地黑花瓷、江西景德镇的影青瓷、河北定窑系的白瓷等。这些发现可用于说明(  )

A.当时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隋唐时期市民生活丰富C.运河开凿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制瓷技术进入成熟阶段

11.

下图为阎立本的《职贡图》,描绘的是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南洋的婆利、罗刹等国以及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情景。该作品可用于研究唐朝(  )

A.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B.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汉藏间经济文化交流D.全盛期的发展概况

12.

唐太宗因三省长官品位太崇,不欲轻易授人,因此借用同三品之类,让品位较低或闲散官职者参与大政,充任宰相。这一做法(  )

A.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B.保障了唐代社会稳定C.表明三省六部制完备D.避免了中央决策失误

13.

下列两则史料是时人对两税法的评价。据此可以被认定为史实的是,两税法(  )

建中新令,并入两税,恒额既立,加益莫由,浮浪悉收,规避无所。

——【唐】杜佑《通典·食货》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唐】白居易《重赋》

A.扩大了征税对象B.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简化了税收名目D.防止了官员的贪赃枉法

14.

下图为我国某朝代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据图可知,该朝代(  )

A.强干弱枝,内部动乱杜绝B.机构权力分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崇文抑武,官僚队伍精简D.权力分割过细,政治风气因循保守

15.

为了 通达边情,布宣号令 ,元朝政府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驿站制度,水陆站共计1500处左右。驿站以大都为中心,沿着几条交通干线,一直通达各边疆地区。元朝驿站的建立(  )

A.促使民族矛盾得以有效解决B.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适应了辽阔疆域的统治需要D.开中国邮递的先河

16.

宋政府鼓励刻书,神宗时解除书禁许可印书,入南宋而极盛。据估计,宋代刻书当有数万部,明人《朝野异闻录》记明代权相严嵩被抄家时,有宋版书六千八百五十三部。这(  )

A.推动了宋代书业市场的繁荣B.得益于宋代印刷技术的发展C.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活跃D.表明活字印刷术得到了普及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墨子》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

——《韩非子》

材料二
四家(儒道法墨)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 …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编自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墨子和韩非子在用人之道上的不同主张并分别指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思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末就形成完善的官僚行政体制和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态,这在当时的世界实属罕见。在世界其他地方,由职业官僚构成的官僚体制的建立要晚得多。一般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道路,与中国国家政治形态的早熟有着密切关系。

——摘编自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随着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要求就提到日程上来了。所谓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皇帝对朝臣的控制;二是加强朝廷对各地的控制。这两个层次控制加强的结果,自然是一切大权统归于皇帝。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靠封建官僚机构来实现,因此,汉武帝在其统治时期对官制进行了重大的变革。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末形成完善的官僚行政体制的具体制度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进行的官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东汉末年以后,战乱频繁发生,不断发生移民运动。汉族移民倾向于从中原奔向周边地区,汉族文化因此呈现从长安与洛阳向四周播散的状态。原居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则大量涌向中原或其他地区,并带入了异彩纷呈的文化。

——摘编自李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整体升华》

材料二
从唐末五代起,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大分裂、大混乱的时期。契丹、党项、女真以及其后的蒙古,都曾不同程度地入主汉地。然而,政治、军事的民族冲突,往往是以一种形式上的对抗促进着深刻的文化交融。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等塞外民族对中原农耕世界发动巨大撞击的同时,也在这种文化大交融中不可避免地被先进的农耕文明所征服。

——摘编自卢勋、杨保隆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移民运动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被先进的农耕文明所征服 的具体表现。(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积贫积弱论的定形,首次显现于民国钱穆的《国史大纲》一书中。该书使用了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宋代对内之积贫难疗 的章节标题。钱穆认为,从纵向的时间角度而言。宋朝的贫弱是历史积弊;从横向的空间角度而言,宋朝的贫弱是社会危机。从此,积贫积弱作为宋朝的标签而风靡一时。

——摘编自来永清《积贫积弱:清季以降宋朝贫弱形象的演变》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指南针已开始应用于航海,火药亦应用于火器制造,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苏颂等人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水运仪象台 ,陈勇的《农书》总结了两浙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沈括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医学等许多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朝 积贫积弱 的理解。(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的原因。(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