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泰安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14

一、单选题

1.

在春秋时期的史书记载中,公室旧贵族集团的不断衰落和卿大夫集团的崛起占据着大量篇幅,比如鲁宣公十五年楚庄王围宋时,两国大夫私自和谈而国君却无可奈何。这反映出当时(  )

A.诸侯采用新的选官制度B.出现政治权力下移趋势C.官僚政治制度已经产生D.改革和变法运动兴起

2.

如表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制度发展简表。其演变轨迹表明(  )

时期

秦汉

隋和唐初

唐宋

元朝

明清

层级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三级制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省、府、县三级制

A.削弱地方割据势力B.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C.沿袭和变革是其变化的趋势D.中央行政中枢权力的弱化

3.

如表是秦汉时期颁布的两份法令文献及其中的部分规定。这些规定(  )

法令

规定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免老免老:达到六十岁的老人告人以为不孝,谒杀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殴詈詈:骂父母者,弃市

A.具有残酷无情的特点B.旨在强化君主权力C.体现外儒内法的理念D.注重维护家庭伦理

4.

贞观四年(630年),唐朝平定东突厥,将其内附部族安置在河东代州(今山西代县)地区。 内附诸蕃 缴纳赋税可纳银,亦可纳羊,按户等征收的银钱和羊,被称为 羊钱 。这一政策表明唐朝(  )

A.赋税征收以资产为标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削弱C.边疆与内地经济联系加强D.依据当地实际进行国家治理

5.

1119年,北宋在出租逃田、荒田时,为提高租额,实行竞价方式, 出榜限一百日,召人实封投状,添租请佃,限满拆封,给租多之人 。这说明北宋时期(  )

A.流民问题得到初步解决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经营方式革新D.订立契约成为社会交易普遍准则

6.

自1427年起,明朝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南北卷制度的变化(  )

A.凸显维护政治稳定的意图B.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开性C.革除了八股取士的局限性D.满足了政府对人才的需求

7.

如表是清代部分圣谕宣讲类版本情况表。该表说明清代(  )

印刻时间

书名

同治元年(1862)

《圣训绎谣》

同治七年(1868)

《圣谕十六条附律易解》

光绪十二年(1886)

《宣讲戏文》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圣谕广训通俗》

光绪二十九年(1903)

《圣谕像解》

A.普及百姓文化教育B.重视基层政权建设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D.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8.

严复认为洋务运动所采取的各项措施,虽 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实收其效 ,其根本原因是 民力已苶(苶:nié,疲倦,精神不振),民智已卑,民德已薄 。据此可知,严复旨在(  )

A.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B.进行政治变革以求救亡图存C.指出洋务运动阻碍中国近代化D.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

9.

1907年,清政府修订了《奏定学堂章程》,将女子教育纳入教育系统。《章程》规定了女子小学堂分为初、高两等,凡是女子学堂学生一律禁止缠足。女子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也在各地展开。这些做法(  )

A.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B.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C.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D.实现了男女教育平等

10.

如表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情况简表。表中的政权建设(  )

时间

区域

政权建设

19271937

革命根据地

成立各级苏维埃政府,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71945

抗日根据地

成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

19451949

解放区

建立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委员会,确立农民代表大会制度;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A.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B.削弱了国民政府统治的阶级基础C.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奠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前提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 睦邻、安邻、富邻 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 亲、诚、惠、容 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12.

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议会以公开方式进行的选举过程中,出卖选票、收买选民现象司空见惯。1689年,8镑3先令8便士可买得一个议员席位,到1727年,一个伯爵为买席位却花了900镑。这反映了当时(  )

A.工业资本家要求掌权B.议会选举方式单一C.代议制的严重倒退D.议会地位逐渐提高

13.

《拿破仑法典》中几乎有1000多个条文规定了契约之责。例如第1134条规定,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据此可知,拿破仑制定该法典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B.维护契约自由的基本原则C.保护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D.打击反法同盟封建势力

14.

19世纪前,欧洲国家主要关注政务语言、宫廷语言、法令语言等。进入19世纪以后,官方对生活语言的关注越发普遍,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开始实行初级义务教育,官方确定的标准语言也被推介给所有在校学习的人。这一变化(  )

A.有利于培养国民政治认同B.顺应民主共和的主流趋势C.推动了文化的一元化发展D.适应传播启蒙思想的需求

15.

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试图用政府二次分配的方式扭转持续扩大的贫富差距,但结果却是前10%的人群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阶层分化还导致社会矛盾丛生,引发民粹风潮,如2018年法国的 黄背心 运动和2021年的伦敦骚乱。这反映了(  )

A.西方福利制度宣告破产B.经济调整未消除社会基本矛盾C.战后民权运动出现新高潮D.西方经济严重衰退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初的户帖制度

材料一
明初,由于长年混战,版籍俱损,流民覆野,百废待兴。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明太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核查人口。此时,宁国知府陈灌正在南京试行 户帖制 ,朱元璋以为可法,取以为范,颁行天下。
户帖制 由朱元璋亲自主持推行,朝廷委派大员分赴各地监察,并调军队协助地方政府核实各户实况是否与户帖记载相符,同时要求各地每年上报一次人员的增减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更定。对躲避不报或呈报不实者,一概充军,对地方官包庇隐瞒者,一律处斩。
这场声势浩大而又体制完备、内容详实的 摸家底 运动,比1790年美国和1801年英国举办的国情普查早400余年。英国学者卡尔津为此惊叹: 这是全球最先推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明证和榜样!

——据新浪网材料改编

材料二
如图是明初的 汪寄佛户帖 及其内容,被誉为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户口本

——摘编自吴滔《明洪武十四年后户帖的流传》

对明代推行的户帖制度进行解读。(14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官制度

材料一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的四个月里,据能统计到的省份的州县官去留数据显示:全国14个宣布独立的省份中,官僚体系受到了直接冲击,原州县官留任比例仅为35.7%;在其他7个未独立省份中,原州县官留任比例则高达83.5%。

——摘编自杜佩红《革命是否革官?辛亥革命前后的县官人事变动》

材料二
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后,即着手建立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文官制度。他的构想主要有三点:第一,官吏为国民公仆;第二,通过考试择优录用官员;第三,对官员进行严格的监督。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设立了铨叙局,负责文官的考录、任免、升迁等事务。他还命法制局拟定《文官考试令》《法官考试令》等一系列法令,并交参议院决议。将政府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初步确定了文官的分类体系,并规定了文官任用的资格条件。

——摘编自李俊清《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

(1)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后进行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文官制度改革的影响。(7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国家的社区治理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为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西方国家把城市分成为若干小区来负责救济,社区组织开始形成。二战后,社区在政府的管理和组织下,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各国政府还在社区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办法,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很多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社区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摘编自姜泛《社区在西方:历史、理论与现状》

材料二

西方国家社区治理概况表

时期

社区治理主题

国家行为

主要行动主体

指导思想

19世纪末

1930

社区睦邻运动

基本没有

社区组织

古典自由主义

大萧条时期

到二战前

社区救助

有限介入

美国:国家救济

英国:社会自助

美国:凯恩斯主义

英国:自由主义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社区发展

积极干预

国家+社区发展公司

凯恩斯主义

20世纪80

年代以来

社区复兴

弱化

非政府组织+国家

新自由主义

——摘编自吴晓林《社区里的国家:国家行为的转变与社会传统的底色》

(1)据材料一,概述西方社区功能的演变历程。(2分)
(2)据材料二,对西方国家在社区治理中角色的转变进行阐释。(12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白银东流、黄金西去

材料一
中国学者钱江认为,16世纪到18世纪末,中国从世界获得的白银约为1.11万吨;西方学者巴雷特和阿特曼则认为,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从欧洲、日本、南亚获得了约60万吨的白银,占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虽然我们无法考证数字的准确性,但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白银的充足供应,使中国的白银货币化成为可能,中国货币体系由传统的铜钱向贵金属白银转换,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由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开始向货币经济转型。

——摘编自杜君立《史鉴·白银推动的全球化》

材料二
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欧洲的其他国家以及20世纪的美国和日本也陆续加入了以英国为核心的 黄金俱乐部 。这一时期,大量的白银在国际市场上被抛售,并流向了以银为货币的国家,黄金则大多去了金本位制国家的金库,世界上出现了白银东流、黄金西去的现象,形成了居于上层、起主导作用的 金本位体系 和居于下层、被动地受制于上层的纯粹或不纯粹的 银本位体系 ,世界货币体系过渡到了一个短暂均衡和稳定的阶段。

——摘编自张亚兰《白银洼地与分层的世界货币体系》

(1)指出16—18世纪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6分)
(2)以 金银流动与货币体系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