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英、美两国是近代西方国家中创设文官制度较早的国家。针对选拔官吏中所采用的
“恩赐官职制
”和
“政党分赃制
”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英国在1870年以枢密院令形式宣布
“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官职
”;而美国在1883年颁布的《彭德尔顿法》中也通过了类似条款。1854~1870年改革以后,英国确立了先由文官本人每年作出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再由政府各部门长官根据工作知识、性情等10项内容进行考核的制度;美国强调政府各级文官的任用、留任、加薪和晋级等,必须以工作考核为依据。英国在1968年富尔顿改革中,实行一个包括十类(综合类、科学类等)在内的统一的分类等级结构;美国则在1923年明确规定在联邦政府和华盛顿特区政府各机关中进行职位分类。英国在历史上就有开办官员学校的传统;而美国在1917年也开始出资对文官进行职业培训的尝试,强调文官忠于国家和忠于职守。
——摘编自石庆环、王铭《论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成因》
材料二
在新管理主义理念和新自由主义的指引下,许多国家开始了以向市场化方向靠拢的行政体制改革。改革并不仅仅以精简机构和裁减公务人员为目的,而是对已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官僚行政体制开始着手进行制度性和结构性的变革,美国称之为市场化或者仿企业化运动,荚国称之为新管理主义运动。改革从政府能力出发,着手放松政府管制,重视市场的资源调节能力,下放中央权力,给下级政府部门和机构以更大的自主权力。
——摘编自温艳洁《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美文官制度改革比较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共性及其历史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及对中国的启示。(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