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6+3)【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8 浏览数:122

一、单选题

1.

商鞅变法时,令拥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的农户分为小家庭,一 变多 ,原来以 为单位的土地、人口由官府析分登记在各 之下,农民成为国家课役农。商鞅的这一改革措施(  )

A.瓦解了宗族血缘关系B.强化了小农经济地位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D.维护了井田制的稳定

2.

西汉刺史上受治于御史中丞,下又在临时监察官的察举范围内。但东汉时刺史除了有固定治所、不必年终进京述职、察举范围又下至黄绶(秩比二百石以上)外,还逐渐干涉州境内的军民二政。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  )

A.刺史呈现地方官化趋势B.监察制度逐渐废弛C.地方官队伍的规模庞大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3.

据考证,负责评定品第的 中正 由京官兼任,而且州、郡、县三级中正之间以及每一级大、小中正之间,亦互相制约。各级中正又归司徒府统辖。这一制度设计(  )

A.消弭了察举制存在的缺陷B.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C.反映了大一统国家的发展D.导致了国家机构的重叠臃肿

4.

宋代科举试策频频以三国故事命题,并聚焦于战争方略、边疆防御等议题。在战争方略议题上,强调 其术如何 ;在边疆防御议题上,关注 形势何据 。这种试策命题方式意在(  )

A.涵养尚武精神B.完善科举程序C.选拔实用人才D.弘扬传统文化

5.

成书于洪武三年(1370年)的《明集礼》将朝贡礼仪分别归入宾礼中的 蕃王朝贡 蕃使朝贡 遣使 三种,而且内容更为繁杂,除分门别类地对各种礼仪详加阐释外,还用大量篇幅追述了历代朝贡礼仪。这表明明朝(  )

A.君主专制体制定型B.重视与边疆间的关系C.朝贡贸易繁荣发展D.意在强化其宗主地位

6.

如图是中国古代相关王朝法律改革的信息,它反映了(  )

A.中华法系的传承与发展B.法律体系开始走向完备C.法律程序注重公平公正D.重刑法而忽略伦理教化

7.

1902年清政府推行司法改革,改大理寺为大理院。1906年12月4日,《大理院中判编制法》颁布,其中规定, 自大理院以下,及本院直辖各审判厅、局,关于司法裁判,全不受行政衙门的干涉,以重国家司法独立大权,而保人民身体财产 。这表明(  )

A.维新派变法主张受到了政府重视B.晚清积极推行变革政体的 新政 C.清末新政推动中国司法近代化D.改革加速了中外法律的交流互鉴

8.

1937年10月,毛泽东指出, 民主共和国 的政治含义就在于,它 不是一个阶级的国家和政府,而是排除汉奸卖国贼在外的一切抗日阶级互相联盟的国家和政府,其中必须包括工人、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在内 。中共据此建立的根据地政权(  )

A.具有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B.与国民政府形成对峙C.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体现了工农联合专政

9.

如图是1949年和1976年中国一些工业部门的产量(其中汽车为1955年与1976年数据)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中国(  )

A.倾错误束缚生产力B.工业建设在曲折中前进C.未能扭转产业结构失衡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

2018年12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四条基本原则增加 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路线 ;第十二条第三款公务员应具备条件增加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第十三条第一款公务员义务增加 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等等。由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修订(  )

A.坚持了 党管干部 原则B.标志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形成C.扩大了人才选拔的实施范围D.扩大了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

11.

长期以来,罗马的大小事务主要依靠沿袭先人的习惯法来解决,贵族们在法律释读方面占据显著优势。《十二铜表法》以人人可见的方式被公布出来,成为罗马法的 伟大建构的源泉 。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

A.调节了罗马社会纠纷B.旨在维护平民的利益C.中断了习惯法的内容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12.

御前会议是由国王召集的会议,主要为国王提供咨询、商讨国事等。13世纪,封建主以御前大会议为阵地,联合新兴市民,签署了《自由大宪章》和《牛津条例》。孟福尔又把市民代表正式纳入议会,议会的成员和职能逐渐定位。这可用于说明英国(  )

A.开创了西方民主制度B.现代议会制度形成C.具有限制王权的传统D.政治效率日益降低

13.

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这一言论体现了(  )

A.主权在民原则B.自由平等原则C.无罪推定原则D.天赋人权原则

14.

拿破仑战争中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建立了英、俄、普、奥、法联合称霸的,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又称 均势体系 。该体系(  )

A.带来了欧洲的永久和平B.扩大国际法应用范围C.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D.建立了近代外交制度

15.

1881年7月初,在主张 政党分赃制 者的支持下成为总统的加菲尔德,被党内求职未就者刺杀。在公众舆论和文官改革倡导者的压力下,国会于1882年12月通过了文官改革法案。时任总统为了在选举中争取民众,于次年1月签署了法案。这说明,美国文官改革(  )

A.取决于社会舆论发展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完善C.避免了腐败现象滋生D.渗透了鲜明的利益纷争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如何治理新开拓的边缘地区(边疆),成为王朝的要务。秦汉王朝一统伊始,根据同根同祖的文化本源,建立德治四夷的边疆治理之策,将中原与边疆视同为一体,是为 腹边互动 是指文化、制度、生产力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 是指相对落后于中原的边缘地带。 腹边 主要互动方式是设置郡县、移民、屯垦。表面而言, 腹边互动 是中原的输出为主,但是其深层次所蕴含的却是民族的互动。这种过程是无法用行政的命令完成的。

——摘编自王世红《腹边互动视野下秦汉时期边疆农业开发研究》

材料二
秦始皇出身秦人,其得混一华夏,夷夏观念较此前已有明显的淡化。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王者当爱及四夷、夷夏一统,为汉武帝 王者无外 边疆思想提供了基础。与此相应,新莽时代重新强调夷夏之防,边疆治理随之重新陷入纷乱局面。

——摘编自卜宪群、袁宝龙《秦汉边疆治理思想的演进历程、实践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腹边互动 民族的互动 的内涵,并指出 腹边互动 的影响。(1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边疆治理的经验教训。(9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英、美两国是近代西方国家中创设文官制度较早的国家。针对选拔官吏中所采用的 恩赐官职制 政党分赃制 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英国在1870年以枢密院令形式宣布 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官职 ;而美国在1883年颁布的《彭德尔顿法》中也通过了类似条款。1854~1870年改革以后,英国确立了先由文官本人每年作出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再由政府各部门长官根据工作知识、性情等10项内容进行考核的制度;美国强调政府各级文官的任用、留任、加薪和晋级等,必须以工作考核为依据。英国在1968年富尔顿改革中,实行一个包括十类(综合类、科学类等)在内的统一的分类等级结构;美国则在1923年明确规定在联邦政府和华盛顿特区政府各机关中进行职位分类。英国在历史上就有开办官员学校的传统;而美国在1917年也开始出资对文官进行职业培训的尝试,强调文官忠于国家和忠于职守。

——摘编自石庆环、王铭《论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成因》

材料二
在新管理主义理念和新自由主义的指引下,许多国家开始了以向市场化方向靠拢的行政体制改革。改革并不仅仅以精简机构和裁减公务人员为目的,而是对已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官僚行政体制开始着手进行制度性和结构性的变革,美国称之为市场化或者仿企业化运动,荚国称之为新管理主义运动。改革从政府能力出发,着手放松政府管制,重视市场的资源调节能力,下放中央权力,给下级政府部门和机构以更大的自主权力。

——摘编自温艳洁《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美文官制度改革比较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两国文官制度的共性及其历史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及对中国的启示。(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汉书·宣帝纪》

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唐律疏议》

诸八议者,犯死罪者,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

《宋刑统》

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亲属犯罪,各有等第减赎

《元典章》

二罪以上俱发,从其重者论之

《大明律》

凡奸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者,斩若犯罪律该处死,其大臣小官,巧言谏免,暗邀心者,亦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中国古代法律 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