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德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88

一、单选题

1.

春秋时期,晋国的赢姓贵族赵夙、燕国姬姓后裔毕万率军协助晋献公灭掉耿、霍、魏等国,晋献公 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这反映出当时(  )

A.军功成为授予官职的重要依据B.君主专制的加强C.晋国率先打破了官位世袭制度D.尚贤思想的普及

2.

西汉郡国的上计簿要接受中央的考核。西汉初年, 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 。汉武帝时期,皇帝多次行幸郡国,就地上计。西汉末年,上计考稽的权力转归尚书。这一变化说明西汉(  )

A.地方吏治趋于廉洁清明B.监察制度逐渐完善C.政府内部权力发生调整D.官吏考核日益严格

3.

《晋书·刑法志》记载: 凡为驳议者,若违律令节度,当合经传及前比故事(事:判例),不得任情以破成法 诏诸有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 。这体现了(  )

A.司法审判的公正化B.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备C.律令儒家化的发展D.律例合编体例的开创

4.

表1为唐朝中期租庸调岁入预算总量的指数变化情况。表中租庸调制在国家预算中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表1

年份

课丁总数

租庸调预算指数

755

8208321

100

760

2989889

36.4

763

2391911

29.1

A.国家税收结构的调整B.税制改革的推动C.土地国有制难以为继D.中央集权的弱化

5.

1436年,明朝政府规定: 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遂减诸纳钞者,而以米银钱当钞,驰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钞壅不行。 这反映出当时(  )

A.铜钱、纸币、白银兼用B.赋役征银在全国推行C.铜钱难以满足商业需要D.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

6.

1898年,变法诏书下发一个月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提出: 时事之变幻,议论之新奇,恍兮惚兮,是耶非耶,年老懵乱,不知其然,不暇究其所以然。 这表明他(  )

A.认识到变法具有局限性B.反对进行政体变革C.主张改革应当循序渐进D.抨击时政的复杂性

7.

北洋政府时期,一些政党为了获取政治地位,不惜与军阀勾结,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成为军阀操纵政治的工具。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政党的独立性丧失B.政党竞争日益激烈C.军阀拥护政党政治D.民主政治趋于完善

8.

三八干部 指的是1938年前后加入中共的干部群体,这批人普遍知识水准较高,为中共干部的成长输入一股新鲜血液。这改变了国民革命后,知识分子作为小资产阶级阵营被视为革命动摇分子的状况。这一变化主要源于(  )

A.革命统一战线的提出B.民族民主革命的需要C.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D.党管干部原则的实施

9.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过程中,国家以税收和低价收购的办法获取原来属于地主、又被地主消费掉的那部分农业剩余,并将其分给贫农、雇农,其余的则投入城市工业化。这一措施(  )

A.体现了工业化的基本实现B.意在结束农村的土地私有制度C.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D.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条件

10.

1955年6月,周恩来向印度尼西亚记者表示: 殖民主义国家在同落后国家的经济往来中总是要取得各种特权……但是我们两国经济合作的目的是以互相帮助、各自发展生产为基础来促进彼此的工业化。我们相信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亚洲各国间的经济合作。 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

A.积极推进区域经济集团化B.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决姿态C.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经济独立自主的价值取向

11.

图1是对古代某地区政治体制的描述。由此推断该地区是(  )

公民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由公民选举产生的监察官主持召开,如果公民大会意欲采纳一条歪曲的决议,元老和国王有权休会。

图1

A.雅典B.斯巴达C.罗马共和国D.罗马帝国

12.

12世纪末,神圣罗马帝国国王腓特烈二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其中包括确认城市自治权、保护市民财产不受侵犯、以及设立城市法庭以处理市民间的纠纷等。这些法令的颁布在当时(  )

A.使城市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B.导致封建庄园经济的解体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增强了王权对城市的控制

13.

法国国王路易十一(1461—1483年)用战争与外交手段摧毁了贵族同盟,收回了不少贵族领地。1491年,法国领土基本统一。与此同时,法国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经济关系上的差异性渐渐缩小。上述现象(  )

A.标志法国民族国家建立B.有利于法国形成民族意识C.说明法国王权达到顶峰D.消除了贵族对王权的威胁

14.

有学者认为,近代某战争 使国际关系格局由战前的两极格局改变为势力均衡的多极均势体系,之后完成了列强关于领土的调整工作,恢复了正统主义原则,重建了欧洲和平,形成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 。该战争是(  )

A.三十年战争B.拿破仑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15.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大货币集团,它们分别以英镑、美元、法郎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这反映了当时(  )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C.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提升D.世界经济领域动荡加剧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宋朝乡村治理

顶层制度安排

同保内有犯除强窃盗、杀人放火……知而不告,并依从伍保法科罪……其居停强盗三人以上经三日,同保内邻人虽不知情,亦课不觉察之罪……若一保内有外来行止不明之人,许觉察收捕送官。

——徐松《宋会要辑稿》

诸州版籍、户帖、户钞,委本州判官、录事掌之,旧无者创造。始令诸州岁所奏户帐,其丁口,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须通勘。

——李煮《续资治通鉴长编》

社会组织调适

范文正(范仲淹)公尝建义宅,置义田、义庄,以收其宗族,又设义学以教,教养咸备,意最近古。

——牟蟾《义学记》

不遵家法,不从家长令,妄作是非,逐诸赌博、斗争伤损者,各决校十五下,剥落衣装,归役一年。改则复之。

——《陈氏族谱》

乡村精英兴起

彦诚,盖明之季子……彦诚用家钱百万修废堰潴源水,遇旱岁,无高下彼我均浸之邻里沾足。

——郑刚中《北山集》

凡乡之约四。一日德业相劝,二日过失相规,三日礼俗相交,四日患难相恤。众推有齿德者一人为都约正,有学行者二人副之。

——朱嘉《增损吕氏乡约》

(1)宋朝乡村治理有哪些参与主体?(3分)
(2)说明这些参与主体如何推动了宋朝的乡村治理。(9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末选官制度

材料一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对学堂的课程设置(其对中学堂课程的设置情况如表2所示)作了详细的规定。还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 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渝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表2

 课程

学年

修身

读经

讲经

中国

文学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算学

博物

国画

体操

一年级

1

9

4

8

3

2

4

2

1

2

二年级

1

9

4

8

2

3

4

2

1

2

——据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徐惟诚《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材料二

表3为晚清部分留学毕业生情况统计

姓名

留学院校

出身

官职

施肇基

美国康奈尔大学

进士

一等参赞、候选知府

唐宝锷

日本早稻田大学

进士

翰林院检讨

戢翼翚

日本早稻田大学

进士

外务部主事

钱承鋕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进士

商部主事

陆宗舆

日本早稻田大学

进士

二等参赞、内阁中书

材料三
(科举制)在1905年被废除,废除的直接动因是认为这套制度不再适合新式人才的培养需要。但科举制被废除以后,清政府并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精英选拔制度来代替它……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摘编自许纪霖《废科举引发20世纪中国大变局》

根据材料,概括清末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在推动近代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1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里的陕西

材料一
图2为陕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情况。

图2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整理

材料二
1978年,陕西全省外贸出口额为0.12亿美元,进口甚微。1985年,陕西进出口总值1.57亿美元,2010年,全省进出口企业超过3000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值120.81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76倍。其中,出口总值62.0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516倍;进口总值58.74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108倍。
80年代初期,陕西外贸出口商品主要为生活资料及时兴高档或耐用消费品;目前,形成了以机电产品、矿产品、纺织品、农产品、医药品、钢材、高新技术产品等七大类产品为主的产品出口新格局。

——摘编自《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7年)

材料三
图3为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构成示意图。

图3

——据《中国统计年鉴》《陕西省统计年鉴》

提取材料信息,以 陕西·缩影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3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时代和国际关系发展的要求和归宿,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前提,也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戮力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关系民主化

材料一
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
……
大会之每一会员国,应有一个投票权。
大会对于重要问题之决议应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

——摘自《联合国宪章》(1945年6月)

材料二
图4为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

图4

材料三
图5为1946~1991年新成立国际组织机构的地理分布。

图5

——据侯纯光、杜德斌《百年来国际组织机构地理位置的时空演化:集聚模式与影响因素》

材料四
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对别国内政的干涉,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使用武力和进行颠覆的威胁,这些做法都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并成为经常的威胁。一切主权国家都有权完全自由地决定自己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道路。

——《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

分析说明如何实现 国际关系民主化 (1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