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内蒙古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3 浏览数:40

一、选择题

1.

关税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主要体现。观察下图,分析导致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纺织技术较弱C.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D.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2.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广州三元里的数千乡民手持武器,英勇冲杀,抵御侵略
C.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观察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B.列强野蛮的经济掠夺
C.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D.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4.

洪秀全创立了一个具有太平天国特色的 上帝之国 ,洪仁玕则希望以英美国家为模板,将太平天国改造成一个先进富强的 上帝之国 。下列属于这一 改造 的是(  )

A.发动金田起义B.发展资本主义C.提拔青年将领D.平均分配土地

5.

有学者记载,太平天国的许多官员以显示威风、讲究排场为能事。至于基层乡官,出门也前呼后拥,出尽风头。甚至在平时用餐时,也需鸣锣击鼓,奏乐助兴。这(  )

A.表明太平天国政策的空想性B.说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反映出清政府对农民的污蔑D.预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结局

6.

轮船招商局开办时商股占到近八成,但是经营仍有政府官员 总揽其纲 ,由此可见,轮船招商局的性质为(  )

A.官督商办B.民间自营C.官府独办D.中外合营

7.

《诗经·甘棠》描写了召伯施惠于民的故事。后人曾用 甘棠 比喻西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并沿途栽树的事件,故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赞扬的是(  )

A.曾国藩B.谭嗣同C.左宗棠D.刘铭传

8.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材料可实证甲午中日战争的(  )

A.原因B.过程C.结果D.影响

9.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主要侵华方式是 贸易+特权 ,甲午战后则变为 投资+特权 。下列哪项内容造成了此变化(  )

A.开放重庆、沙市等为商埠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C.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0.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这段话描述的是1898年变法的哪项内容(  )

A.裁撤冗官冗员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11.

有学者说 思想家们的议论和主张远不是那样完满,存在着软弱性、空想性和不成熟性等种种弱点……遭受暂时挫败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经过他们的奔走呼号,终于在原来根深蒂固的封建正统观念的网罗上,撕开了一个巨大的裂口 。这一历史事件(  )

A.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实现了君主立宪制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12.

晚清秋瑾女士作诗: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作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这首诗(  )

A.呼吁清政府进行 新政 B.阐明了八国联军侵华促成民族觉醒C.赞誉义和团 扶清灭洋 D.肯定了发动武昌起义才能救亡图存

13.

某历史教师在制作 义和团运动 这一课的课堂设计时,先后做出了这两版本教学设计,据此推断,该教学设计调整的主要目的(  )

第一版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义和团形成组织

义和团控制京津地区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失败

第二版

义和团组织的性质

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义和团廊坊阻击战

义和团天津保卫战

A.更能够体现帝国主义侵略本质B.更凸显义和团反帝爱国性质C.更能够体现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D.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14.

如图划线处最合适的单元主题是(  )

第二单元____

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6课戊戌变法

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5.

孙中山作为 先行者 建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

A.同盟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华兴会

16.

孙中山先生大声疾呼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政治纲领。这说明,此时资产阶级(  )

A.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B.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C.开始了思想宣传D.明确了革命任务

17.

武汉有 首义之城 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如图所示,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

图3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南昌起义D.戊戌变法

18.

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 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 ”这里所说的民国五年是(  )

A.1914年B.1915年C.1916年D.1917年

19.

下图是1918 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  )
202411160950060002

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

20.

由小刘同学书写的《狂人日记》读后感可知,鲁迅(  )

书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仔细品读,感觉到这既是疯话,又是实话,是对传统礼教的犀利攻击。

A.发起文学革命B.批判旧道德C.提倡科学民主D.倡导白话文

二、综合题

21.

曾经的历史和如今的国际形势都告诫我们必须重视海防问题和海洋战略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来华访问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看到中国的帆船与兵器与二百年前并无变化,认为:只需要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大清帝国的海岸舰队。这个封建的传统农业国家,缺乏近代工业基础,百余年间里先后遭到列强从海上入侵几十次,屡屡战败。

——周仕德《近代西方列强屡次从海上侵略中国原因》

材料二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三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四 2018年9月,黄海海战中 经远舰 经水下考古确认。关于 经远舰 沉没,中日双方均有记载。比如日本海军官修军史《明治廿七八年海战史》描写道: 不久, 经远 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刻,螺旋桨露出在空中旋转,红色的舰底一览无余。 此次考古证实了 经远舰 的确切位置,即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黑岛老人石(旧称虾老石)的南面,与民国《庄河县志》的记载基本吻合。船体上还发现了毛瑟枪子弹、转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等武器,还原了当时 经远舰 遭四艘日舰围攻的惨烈场景。管带林永升至死不降,绝大部分官兵与舰同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海防薄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近代第一次从海上遭受的侵略战争。试举一例这场战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并说明这场战争产生的影响。
(3)与材料三中吴元炳的奏议相对应,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加强海防的措施。
(4)将材料四中提及的史料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文献史料(指以文字形式呈现的史料)
实物史料(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

22.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下面是我国近代出现的一些报刊杂志,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两组报刊图
202411160950060002
材料二

191211日是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就任的日子。《申报》用较大版面表达了对民国的祝福:恭祝中华民国万岁”“恭祝孙大总统万岁

1912212日,清帝正式退位。次日,《申报》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报纸刊载了《逊位诏书》全文。

袁世凯照片上方写着南北统一临时大总统

材料三

《青年杂志》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号召青年运用自主而非奴隶的”“进步而非保守的”“实利而非虚文的”“科学而非想象的资本主义新思想去批判传统,改造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组1和图组2两份报刊宣传的主张有何不同?他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什么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两份报道中,可以反映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事实?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针对袁世凯独裁统治,采取了哪些行动?
(3)根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青年杂志》创办的影响。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虎门销烟

18396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三元里抗英

1841529日,英军闯到广州北郊三元里一带抢掠,村民在村内伏击侵略军,当场打死几名英军,并将其尸体投入猪粪坑中。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5.20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驻守炮台的清军奋起还击,与敌鏖战。

太平天国运动

186079月,太平军李秀成部进攻上海,大败洋枪队,洋枪队损失惨重。

中法战争

1885年初,法军在越南北部向清军大举进攻,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积极备战,于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

甲午中日战争

1894.9.17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不幸被鱼雷击中,壮烈牺牲。

八国联军侵华

19006月,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联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争夺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天津保卫战中,聂士成壮烈牺牲。

根据材料,以 中国近代史中的抗争 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选取相关事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不得照抄原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