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乐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贵州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80

一、选择题

1.

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 日织一匹,赢钱百文 ;鸦片战争后 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C.民众生活得到改善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 援例 订约,葡萄牙趁机夺取对澳门的管辖权。这表明鸦片战争(  )

A.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B.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形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

3.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 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4.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B.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天津条约》的签订

5.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说明太平天国(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B.肩负反帝反封建双重使命C.缺乏正确革命理论的指导D.失败的原因是遭到内外夹击

6.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

A.没有依靠人民群众B.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C.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D.领导人奢侈腐化

7.

据下面漫画可知,洋务运动(  )

A.得到西方列强鼎力相助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8.

下图为洋务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发展历程时间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洋务派(  )

A.有效解决边疆危机B.彻底淘汰传统武器C.未能实现自强目的D.注重近代海防教育

9.

在晚清的 海防 塞防 之争中,李鸿章认为 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 。左宗棠则认为 是(西北)停兵节饷,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则大有所妨,利害攸分,亟宜熟思审处者也 。该争论发生的背景是(  )

A.太平天国准备进攻南京B.清朝面临严重边疆危机C.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0.

在茫茫洋面上,致远舰攻敌而受重创,管带邓世昌以下250人均阵亡,经远舰突进途中为敌舰环攻,管带林永升以下270人殉国。这反映了(  )

A.爱国官兵英勇抵抗B.北洋水师军备落后C.清朝海军不习水战D.海军衙门软弱无能

11.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个被认为是外资兴业的时代。此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共不过2亿—3亿美元,此后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据此判断,当时(  )

A.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C.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美国和日本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12.

据《清实录》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是否可行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维新变法阻力很大C.近代民族工业出现D.实业救国 成为共识

13.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 成功之处 主要在于(  )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14.

《天津一月记》记载,19世纪末的义和团团民 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 。这反映了义和团(  )

A.盲目排外B.崇洋媚外C.师夷长技D.拥护清朝

15.

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其揭露的 中国现形 是(  )

A.清廷沦为 洋人的朝廷 B.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C.清末新政收效甚微D.官府搜刮民脂民膏

二、综合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列强的摆布,成为西方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概括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4分)
材料二
202411181658369606
(2)分别写出与材料二中图1和图2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关的两个条约。(4分)说明图1到图2的口岸地理位置上的变化。(2分)
材料三 第七款: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第八款:京师至海边须留出来畅行通道,故与其有碍之大沽等炮台皆须一律削平。……第十款: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辛丑条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些条款对中国造成的危害。(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2分)

17.

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之日起,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对于镇江守军的英勇抵抗,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说: 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1500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英国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2分)概括恩格斯对镇江守军的态度。(2分)
材料二 1856年10月23日,英国侵略军向广州发动了进攻。咸丰帝下令 只可俯如所请,以息兵端 。而广州人民却向十三洋行商馆进攻,将商馆全部焚毁,还不断以火船向侵略者进攻,侵略者被迫退出虎门,等待增援。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和广州人民应对战争的不同态度。(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采取该态度的原因。(4分)
材料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2分)概括义和团运动的性质。(2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的主张和目的。(4分)
材料二 洋务运动首先打出 自强 旗号,先后在各地创办22家以上近代军事工厂制造枪炮、弹药和舰船等军事装备,真正开始实质性地迈出中国军队近代化的第一步。……为了 求富 ,洋务派先后在全国范围创办20多家民用企业,并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使得清朝财政收入有了显著增长。由此可见,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军事和经济近代化进程。

——摘编自赵党留《新评洋务运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的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2分)
材料三 戊戌变法不只是继承了洋务运动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运动的超越。戊戌变法的口号是 保国 ……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 兴西学 兴民权 开民智 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领导力量、政治主张、经济主张方面总结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的 超越 的主要表现。(6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年份

事件

1851

金田起义

1865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立

1895

《马关条约》签订

1895

公车上书

1900

义和团控制京津地区

1901

《辛丑条约》签订

选择材料中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