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三)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429

一、单选题

1.

如图可推知,夏商时期(  )

二里头文化期金属矿、盐池分布图

A.国家对矿藏实现直接控制B.黄河中游资源相对不足C.跨区域经济联系已经出现D.长江流域手工业更发达

2.

荀子访秦国,发现其 固塞险 天材之利多 百姓朴 甚畏有司而顺 ,都邑官府 恭俭、敦敬、衷信 ,士大夫 无有私事 。据此可推知,秦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B.人民朴实温和C.官员吏治清明D.国家治理良好

3.

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认为: 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 守道之君子,只要信奉天命,自有天地神祇为之庇佑。其意在(  )

A.推崇天命观念B.巩固儒学地位C.抨击因果轮回D.强调道法自然

4.

辽朝的国号变迁复杂。建国之初称大契丹,辽太宗时期实行双重国号(燕云汉地称大辽,草原地区称大契丹);后多次在大辽和契丹中复改国号。这体现出辽(  )

A.疆域版图不断变迁B.政治体制的二元性C.民族交融逐渐加深D.内外政策左右摇摆

5.

明朝中后期,有史料记载 无籍之徒 日渐猖獗, 投托权豪势要之家,充为家人伴当 不务本等生业,三五成群,白昼在街撒泼、殴打平人、抢夺财物 。这一群体(  )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矛盾B.有利于人身依附的放松C.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削弱了政府的行政效力

6.

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编《劝学篇》一书,在序言中写道: 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横流天下……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 《劝学篇》的指向是(  )

A.纠正维新派理论中的偏颇之处B.为康梁变法革新运动造势C.抨击顽固派学者们的保守论调D.为光绪帝看世界提供帮助

7.

湖南手工业向称发达。然而20世纪初,时人 欲求一匹真土纱织布,几如披沙拣金 ;大批手工业者被抛入城市,正业之农耕变成副业,副业的苦力变成正业。据此可知,当时湖南(  )

A.社会经济结构悄然变化B.土布销售市场几近饱和C.民众的择业呈现多元化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8.

1919—1921年,一批进步青年组建并运营工读互助团,希望通过经营食堂、洗衣和石印等小工艺,脱离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和学校关系,实现自食其力和改造社会的理想追求。该组织(  )

A.体现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反映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C.背离了五四运动的主流精神D.探索出了改造社会的新道路

9.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强调要 推翻外来的民族压迫,废止国内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压迫 在推翻和废止这些之后不是建立一个旧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而是建立一个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 与这一主张最具一致性的是(  )

A.中共二大的最高革命纲领B.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C.工农武装割据的根据地建设理论D.中共八大对社会矛盾的基本认识

10.

下图为1958年话剧《茶馆》剧照,它通过北京裕泰大茶馆的兴衰变迁,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一上演就出现 一票难求 的轰动。这反映了(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现状C.市场经济的建设初具成效D.双百 方针的积极影响

11.

如表最能体现(  )

年份

事件

1997

17家城市信用社合并为宁波城市合作银行

1998

更名为宁波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6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华侨银行,占股12.2%

2007

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海分行成立

2012

向集团化运作、资产托管、租赁等现代金融服务业转型

A.金融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B.银行体系对外开放的历程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D.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12.

文学是现实的写照。 肆虐的洪水无人能抗拒,它令天庭震撼,大地颤抖,孤儿寡母衣不蔽体,行将收割的庄稼淹没在汪洋中。 这种无力感描绘最有可能出自(  )

A.两河流域地区B.埃及尼罗河地区C.印度河与恒河地区D.雅典与斯巴达地区

13.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兰并加冕新王。他将土地分封给诺曼骑士作为采邑,并要求向他效忠。诺曼人说法语,但仍沿用盎格鲁——撒克逊司法制度和税收制度。威廉还进行了人口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地产和牲畜等等。这些措施(  )

A.促进了英法民族间融合B.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形成C.加速了英国封建化进程D.激化了英法两国民族矛盾

14.

19世纪末,朝鲜开化党金玉均等人主张 外结日本,内行改革,联日排清,脱离中国,宣布朝鲜独立,实行君主立宪 ,发动甲申政变,但遭到保守派镇压而最终失败。这反映了近代(  )

A.中朝宗藩体制的崩溃B.朝鲜民族意识的觉醒C.清朝政府的内忧外患D.东亚主导力量的更替

15.

1928年,美、法等12个国家在巴黎签署《非战公约》,宣布 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 缔约国之间的一切冲突或争端,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式解决 。这一公约(  )

A.反映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B.确立了集体制裁的国际原则C.影响了联合国的相关法理原则D.开启了近代外交的发展进程

16.

1973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莫斯科与勃列日涅夫举行首脑会谈。双方就西伯利亚资源开发、经济合作与民间往来方面提升到新的阶段。日本后世称田中时期是 日苏关系在各个领域进展最为顺利的时期 。据此可知,这个时期(  )

A.美苏关系由紧张逐渐趋于缓和B.两国正适应国际关系新变化C.亚非力量对两极格局形成冲击D.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称西南广大地区为西南夷。秦在巴蜀地区开五尺道,设置巴、汉中、蜀三郡。公元前182年,汉在通往南夷的僰道筑城,允许内地和西南人民自由通商。景帝以 文翁为蜀守,教民读书法令 。武帝乃拜唐蒙为中郎将,率兵并携大量缯帛、货币从巴蜀筰关入夜郎,招降夜郎侯多同,将其地划入犍为郡。公元前109年,武帝发兵降滇王,置益州郡。原夜郎、滇、邛都等王 复长其民 虽有官吏,仍以其君长为王侯,使主其种类 。在西南夷地区共置七个初郡,且以其故俗治,无赋税。在五尺道的基础上,拓建了西南道和西夷道。

——摘编自武宝宁、吴硕《西汉经营西南地区的政策及其分析》

材料二
唐开国初年,依据 怀柔远人,义在羁縻 的治边政策,在西南地区遍置羁縻州县。武德初,授各地首领为牧宰。既而以滨东各羁縻州县隶戎州都督府,滇南部分羁縻州县隶安南都护府,镇西各羁縻州县则隶之于姚州都督府。随着唐王朝统治向云南之西、南不断深入,两干线周边的城镇建置模式也不断被复制、模仿到云南更边远的民族集聚地带,以城镇为管理模式的政区建置从而不断向云南纵深推进,以城镇为集聚方式的农耕文明不断向更广阔的地域传播。

——摘编自李宇舟《初唐时期中国西南边疆的城镇发展与郡县制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汉朝经略西南的措施,并分析其特点。(10分)
(2)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阐述初唐对西南地区治理的变化。(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9411945年《晋察冀日报》劳动英雄和英模报道规模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总计

5

18

55

140

118

336

(注:《晋察冀日报》系中国共产党晋察冀根据地的机关报)


1941—1945年《晋察冀日报》报道的劳动英雄和英模身份占比

材料二
1941年3月,边区总工会号召各级工会干部及全边区工友同志们要 更加提高劳动热忱,遵守劳动纪律,增加边区战时生产,使各位工友都成为劳动英雄,成为团结抗战、生产建设的模范 。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工人劳动英雄模范。牛步峯创造了轻便铅印机,曹玉庭对号码机进行了改良。丁一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出色完成了军工生产的各项任务,创新性地实现了化学原料的重复利用。陈吉太和张学志发明出制造爆发管的机器,将原本九个小时的工作量缩减到四十分钟完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极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高子英创造出宣传弹和燃烧弹,还有劳模创造出掷弹筒,为抗日前线增添新武器。云彪县东新村祖喜兆花费一年时间细心研究纺车大轮和顶子的速率和周数,将脚踏车和纺车结合,发明了脚踏纺车,提高了纺织效率。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雷江琳《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劳动英模形象建构研究》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1941年至1945年《晋察冀日报》对劳动英雄和英模报道的特点。(6分)
(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晋察冀日报》对劳动英雄和英模进行报道的目的,并指出其所具有的当代价值。(10分)

三、综合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出生于密苏里州。12岁丧父后独立谋生,先后做过印刷所学徒、排字工人,在密西西比河上担任过领航员。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批判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擅长幽默和讽刺。在短篇小说《竞选州长》中,他把竞选中政客们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谴责他们为达到目的不惜使用一切最肮脏卑鄙的手段。在《田纳西的新闻界》中,他尖刻讽刺了美国报界中耸人听闻和尔虞我诈的恶劣风气。1873年发表《镀金时代》,揭露国会议员们贪赃受贿,政府机关和投机家沆瀣一气,追逐暴利、搜刮民财的罪恶勾当,针砭当时弥漫全国的投机风气。1884年,马克·吐温发表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上的迷人景色,展示了一幅广阔的美国社会图画,并对黑暗和丑恶进行鞭挞,对黑人表示深切的同情,赋予他们平等的人格和高尚淳朴的心灵。他歌颂美国劳动人民开发西部时期的坚毅、乐观、追求自由和新生活的精神。同时还写了许多尖锐的政论文章,抨击美国政府所推行的反动的内外政策。
他把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的 繁荣 称为 镀金时代 并非 黄金时代 。从此, 镀金 成了19世纪后期美国社会的标记。

——摘编自丁则民等《美国通史: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19世纪后期的美国为何是 镀金时代 。(6分)
(2)请从历史学视角撰写一篇短文,评析马克·吐温。(要求:观点合理,依据充分,史实恰当,行文流畅)(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