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测评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431

一、单选题

1.

考古发现早期空首布与青铜铲相似,平均重量达上百克。到春秋中后期,空首布体积变小,青铜含量减少,重量降至40—50克。战国早期的平首布通常不超过25克,且便于携带,最终在战国中后期取代了空首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战国时期(  )

A.铜矿开采冶炼难度较大B.手工业推动了商业繁荣C.经济发展驱动货币变革D.货币样式逐渐趋于统一

2.

秦始皇 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 ;汉武帝元鼎五年,一路军队利用灵渠航道 出零陵,或下离水 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 。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伏波将军马援南下,也曾修整灵渠,运送军粮。这表明秦汉时期(  )

A.交通建设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军事征服提升了岭南农业水平C.西南地区治理面临重大挑战D.民族交融的程度影响战争进程

3.

如图是唐朝时某一城市布局平面图的局部。由此可知当时(  )

A.以此城作为唯一的政治中心B.城市规划受到儒家理念影响C.政府放宽了城市商业的限制D.形成基层民众相互监督机制

4.

在宋代,凡以他官兼领诸阁学士等职名及三馆职名者称为贴职。例如,宰执资格者带观文、资政、端明诸殿学士,侍从资格者带诸阁学士、侍制等,入馆阁者必须进士出身,有 一经此职,遂为名流 之说。宋代贴职(  )

A.完善了选拔人才的机制B.成为内阁制形成的基础C.分散了中枢机构的权力D.有利于提高文臣的地位

5.

经研究确定,在肯尼亚考古发现的数百片珍贵瓷器片中,有十几片为明初官窑产品,在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发现部分此类明初官窑瓷器,但目前国内出土的类似瓷器很少,它们有可能是明政府特别定制的产品。这表明明朝(  )

A.明王朝的财政负担较为沉重B.朝贡贸易存在一定的规模C.瓷器是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D.海外贸易提升国家影响力

6.

晚清时期,有人艳羡曰:某也之子习机器制造之学,某也之子善量天测地之功,拔天津某局,拔福建某所,荣以顶戴,而给以食量,不及一二年,行见人大事,食大禄也。这反映了(  )

A.西学传播拓宽了入仕途径B.传统义利观被彻底颠覆C.清政府倡导创办工商企业D.科举变化推动官制改革

7.

1919年1月,李大钊、蔡元培所支持的《国民》《新潮》白话杂志创刊,《晨报》第7版(副刊)、上海《学灯》《觉悟》也相继改为白话刊登新文艺作品。据统计,仅1919年全国出现的白话刊物就有400余种。这一状况(  )

A.反映新旧文学之间矛盾激化B.表明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发展方向D.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8.

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告全党党员书,共有国民革命与阶级斗争、中国共产党与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与土地革命、共产党员之参加国民政府、武装问题与对于军队之关系等九部分。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巩固并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B.决心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C.决定把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D.明确了人民军队的建设原则

9.

1937年11月,陕甘宁特区政府改称 陕甘宁边区政府 。1939年,林伯渠明确提出:边区依据的地方单行法令都是在国民政府统一法令与抗战建国纲领的最高原则下制定的……可以依据边区的实际情况创制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法律。这(  )

A.体现了 三三制 的优势B.旨在掌握抗日战争的主导权C.丰富了根据地斗争形式D.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0.

如图是1982年2月拍摄于天津市和平区的一幅老照片。作为图像史料,该照片最适合用于研究(  )

A.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教育B.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C.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D.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11.

托勒密管理埃及时,建立了埃及风格的神庙,维护传统的宗教仪式,把自己描绘成法老,还把希腊先进的管理制度引入埃及,并且把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建成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商业、文化和学术的中心。这反映了(  )

A.欧亚政治制度的巨大差异B.文化西传是希腊化时代主流C.文化交流促进了文明发展D.生产力对文明多元性的影响

12.

维也纳会议后,比利时被并入荷兰王国,但威尔士国王施行专制政策,限制了比利时的政治与文化自主权。1830年8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歌剧《米德尔堡的国王》中涉及反抗压迫的情节,最终引发了比利时起义。这(  )

A.表明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B.折射出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C.揭露了维也纳会议分赃性质D.反映出世界大战的一触即发

13.

1848年法国立宪会议制定的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掌握军政大权,有权任免总理和政府成员,但签订条约须经议会批准。一院制的国民议会不受监督和不可解散,拥有立法、宣战、媾和、批准条约权,但立法可能受到总统的否决。该宪法(  )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B.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C.巩固了法国的共和政体D.缓和矛盾避免了社会动荡

14.

一战后,英国在1925年恢复了金本位制。如表是1英镑购买力(相对于2020年)的变化统计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世界大战加速英镑衰落B.金本位制助力英国经济恢复C.大萧条冲击了英国金融市场D.英国的货币政策缺乏灵活性

15.

过去,有关非洲题材的作品侧重描绘的是秀丽的风光、野蛮无知的土著人以及神秘愚昧的社会习俗。20世纪30—40年代,塞内加尔诗人桑戈尔将黑人的情绪与希腊人的理性进行对比,深入阐释了对 黑人特质 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这反映了(  )

A.反殖民主义的独立意识觉醒B.启蒙运动在非洲影响广泛C.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D.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16.

在20世纪60—80年代,日本对之前的社会保障相关法律进行了补充修改,政府着手调整财政政策,不断增加对民众生活的公共投资,进一步扩大对社会福利经费的预算支出,使日本的社会福利制度取得迅速发展。由此可知日本(  )

A.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B.解决了社会的民生问题C.加强了对社会治理的干预D.照搬欧洲福利国家制度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17世纪后的《大宪章》早已不再是一份封建文献,而是容纳了现代政治中的许多核心议题。18世纪60年代开始,受英国激进主义影响,北美革命者在与英国的争端中将《大宪章》等资源加以转化,成为反抗议会权威并最终谋求独立的合法性依据。从独立转向制宪运动的过程中,《大宪章》再次出现于辩论场上,继续捍卫被统治者的权利。从抵制母国政策到爆发独立战争,殖民地人秉持了一套以 权利和自由 为核心的政治理念。从殖民地人对《大宪章》的解读和诠释来看,无论是 自由主义 抑或 共和主义 的标签都无法涵盖他们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英国普通法和传统习俗、殖民地特许状、自然法、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原则、 辉格史观 等都是革命者得以仰赖并娴熟使用的历史和理论资源。

——摘编自薛冰清《<大宪章>与美国革命前后的政治文化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思想的特点,并简析《大宪章》在美国革命中发挥的作用。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旧五代史》修撰于973—974年是一部官修史书,《新五代史》修撰于1035年至1072
年,是欧阳修个人编撰。如表内容是宋人对这两本书的评价。

评价对象

内容

王辟之

《旧五代史》

太祖诏卢多逊、扈蒙、李昉、刘兼、李穆、李九龄修《五代史》,而蒙、九龄实专笔削。初以《建康实录》为本,蒙史笔无法,拙于叙事……其繁如此……先后无序,美恶失实,殊无足取

陈师锡

《新五代史》

五代距今百有余年……史官秉笔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无穷,道学不足以继述作,使五十有余年间……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而褒贬义例,仰师《春秋》,由迁、固而来,未之有也。至于论朋党宦女,忠孝两全,义子降服,岂小补哉,岂小补哉

——摘编自徐美珍《<新五代史><旧五代史>研究史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编纂角度,简析宋人对《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不同评价的原因。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番薯,万历中,闽人得之国外,脊土砂砾之地,皆可种之。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盖度闽海而南有吕宋国,国度海而西为西洋,多产金银,行银如中国行钱,西洋诸国金银皆转载于此以过商,故闽人多贾吕宋焉。其国有朱薯,被野连山,……中国人截取其蔓咫尺许,挟小盒中以来,于是入闽十余年矣。其蔓虽萎,剪插种之,下地数日即荣,故可挟而来。起初入闽时,值闽饥,得是而人足一岁。其种也,不如五谷争地。凡脊卤沙岗,皆可以长,粪治之,则加大。天雨,根益奋满。即大旱不粪治,亦不失径寸围。泉(州)人鬻之,斤不值一钱,二斤可饱矣。于是耄耆、童孺、行道、鬻乞之人皆可以食。饥焉得充,多焉而不伤。下至鸡犬皆食之。

——摘编自清代周亮工撰《闽小记》

材料二

18811913年俄国单品粮食种植面积比例变化情况表。单位:%

年份

俄国50位于欧洲

总比例

小麦

黑麦

大麦

燕麦

18701874

100

18.6

37.4

7.7

19.4

18831887

100

17.8

39.9

7.7

21.5

18931895

100

19.9

37.8

9.7

20.5

18961900

100

21.3

36.3

10.0

20.9

19011905

100

23.7

34.9

10.3

20.3

19061910

100

25.2

33.6

11.1

20.0

1911

100

26.8

32.8

11.7

19.5

1912

100

25.7

33.5

12.0

19.3

1913

100

25.6

33.4

12.4

19.1

——摘编自蒋林均《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俄国粮食贸易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番薯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粮食种植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社会经济的变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的理解。(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清朝政府在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认识到实业建设的重要,随即开展了洋务运动。但总的说来,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明确的近代化意向,清朝中央政府更没有对近代化予以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中国早期现代化中至关重要的政府作用的发挥,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承担。在近代中国这种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施行现代化方面没有制度供给的状态下,地方现代化的能否启动和发展,一个主导因素就是地方当政者的主体认识如何。地方督抚们认识的提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需要让地方督抚能获得必需的认识环境,从思想上突破传统的阻力。一些沿海地区由于较早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使置身其中的地方督抚有了较为便利的认知条件,而在此之外的广大地域,传统仍维系着自身的历史连续性和不可侵犯性。

——摘编自戴鞍钢《督抚崛起与晚清政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督抚崛起与晚清政局 ,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