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高三11月历史阶段检测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12

一、单选题

1.

近年来,在岭南地区发掘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仿效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如:戈、矛、剑等兵器和圭、璋等礼器。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岭南文明与中原文明并驾齐驱B.礼乐制度在岭南地区仍然盛行C.岭南青铜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D.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交往密切

2.

《史记》载: 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李)斯皆有力焉。 由此可知,秦始皇(  )

A.采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B.颁布了统一法律的诏令C.采纳了李斯制订的法律D.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法律

3.

唐代宗在位期间(762—779年),针对原本旧制中存在的诸多漏洞,一再下令天下各刺史、县令 据当时实在人户,依贫富评定等级差科(差派徭役和科税),不准按旧籍帐的虚额(原来的数据)去摊及邻保。 这表明(  )

A.当时赋役制度亟待改革B.两税法暴露出新的弊端C.均田制加重了民众负担D.唐朝基层官员腐败严重

4.

下图为宋太祖至宋徽宗时期每次科举平均录取的进士(人)。情况。这表明北宋时期(  )

A.选官制度趋于完善B.崇文抑武风气盛行C.官僚机构逐渐庞大D.选官方式走向腐朽

5.

18世纪,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带来天文仪器、地理设备、枪炮等价值25万两白银的礼品给大清乾隆皇帝恭贺八十大寿,而清王朝则回赠英国特使价值超过400万两白银的多件礼物。乾隆皇帝此举旨在(  )

A.摒弃传统的朝贡贸易B.实现对外关系的逐渐转型C.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D.彰显清帝国的威仪和富有

6.

观察下图,该图反映的主题是(  )

A.清末 新政 的开始B.晚清自救运动的实施C.早期军事工业的发展D.列强经济侵略的深入

7.

1935年,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与教育》的演讲中声明: 我对于教育还是一个门外汉,并没有专门的研究。不过,我们讲文学革命,提倡用语体文,这些问题,时常与教育问题发生了关系。也往往我们看到的问题,而在教育专门家反会看不到的。 这表明胡适(  )

A.明确要求打倒儒家旧体系B.意在提倡民主与科学思想C.倡导文学革命需改革教育D.最早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

8.

据统计,1934年国民政府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69.01亿元,1935年为290.9亿元,1936年为309.4亿元。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全面抗战对物资的需求B.政府经济改革的推动C.官僚资本对经济的垄断D.国共再度合作的促进

9.

1992年,人们对邓小平 南方谈话 的感觉是 令人耳目一新,思想上豁然开朗,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和巨大的震动 。这种 思想上豁然开朗 主要表现在(  )

A.对计划经济价值的理性分析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入认识C.对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解读D.对西方思想体制的借鉴运用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逐步转变 一条线 战略,开始实行 不结盟政策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并进行 结伴而不结盟 的外交实践。这表明,中国当代外交政策(  )

A.走务实和主动的外交之路B.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C.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D.取决于国际政治局势演变

11.

古代世界的文明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这些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而这些地区通常位于北纬20度到北纬40度之间。这一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  )

A.地理条件更为优越B.文明历史悠久C.最早使用铁器耕作D.相互交流频繁

12.

据记载,中世纪前期日本 公家法 的主体仍然是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的 律令法 ,它在形式上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时期, 律令法 是日本的根本法典。日本中世纪的 律令法 (  )

A.具备了近代社会的法律特征B.渗透了古代西方的法律思想C.借鉴了唐朝时期法律的内容D.体现了幕府统治的创新特点

13.

印第安人建造有著名的玛雅金字塔、印加帝国的巨石建筑等。这些建筑工艺精湛,结构复杂,往往蕴含着深刻的 含意 。这个 含意 表现在(  )

A.独特的文化风格B.独一无二的建筑C.紧密相连的遗址D.齐头并进的文明

14.

基辅罗斯时期,罗斯人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他们通过对外贸易交换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和物资,促进了手工业、商业、城市经济的繁荣。基辅罗斯出现这一盛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与西罗马帝国的疆域相接B.位于贸易的要道C.社会发展进程领先于欧洲D.世界市场的形成

15.

16—18世纪,大西洋沿岸城市如里斯本、塞维利亚等逐渐成为新的贸易枢纽,而世界贸易路线从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欧亚大陆内部贸易,转向为跨越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贸易网络。这些转变产生的原因在于(  )

A.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强盛B.荷兰殖民霸权的建立C.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D.早期殖民扩张的发展

16.

早在18世纪中期,当时的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曾说: 我的破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请不能进。 这反映出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B.自由主义思潮传播广泛C.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扩展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270年,忽必烈设置司农司,并 遍求古今所有农家之书,披阅参考,删其繁重,摭其切要 ,编成《农桑辑要》,是中国古代政府所编行指导全国农业生产的第一部全面性大农书。1332年,这本书就印刷了万部,时人称 用之则力省而功倍,刊行四方,灼有明效

——摘编自熊帝兵《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

材料二
《农桑辑要》之中专门列出了一个章节来介绍棉花种植的技术,这些技术基本由 色目人 从西城传播而来的。元朝在全国大规模推广棉花的种植,让棉花种植的范围得到了快速的突破。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元世祖设立了 木棉提举司 ,专门督课棉植,并征收棉布。1289年,元朝在江南共设置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六个木棉提举司,并 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

——摘编自安晓东《中国历代农林文献集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编辑《农桑辑要》的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农桑辑要》的史料价值。(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5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原罗马帝国西部的经贸网络和城市被纷涌而入的蛮族入侵所摧毁。占领意大利、西班牙、高卢的日耳曼蛮子,刚刚摆脱部落体制和原始的生存方式(渔猎、放牧等),对希腊罗马文明世界所賴以生存的方式知之甚少,在短暂的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西欧城市的衰败和文化的倒退。

——摘编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美】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二
启蒙学者们指出,中世纪欧洲处在教会和封建主的双重奴役之下,宗教禁锢人的理性,封建压迫人的肉体,所有人都活在繁重的枷锁和桎梏之下。天主教会及其神学向来被指责为 愚弄 百姓,钳制思想。但事实上,天主教保留了许多希腊、罗马学术传统,其高级学者无不是精通希腊、罗马哲学的饱学硕儒。神学并非东方语境下的玄学,而是用哲学解释《圣经》的一种学问。神学院的培训异常严格,合格的毕业生需要学习并掌握古典哲学、逻辑学、修辞学等,且必须能够熟练运用拉丁语。

——摘编自刘新利、陈志强《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欧洲中世纪 初期出现 倒退 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中世纪宗教发展对社会进程的影响。(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征服南美洲过程中发现了马铃薯,并将其带回欧洲。最初,马铃薯只是作为一种新奇的植物在贵族花园中种植观赏。初期由于人们对其不了解以及一些文化偏见,马铃薯的推广进展缓慢。它被一些人认为是有毒的或者只适合动物食用,被称为 魔鬼的苹果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1712—1786年)认识到马铃薯的价值,采取强制手段推广种植,甚至在战争时期,马铃薯成为军队的重要食物来源。法国农学家安托万·奥古斯丁·帕门蒂尔在法国积极宣传马铃薯的优点,通过举办宴会等方式让人们了解马铃薯的食用价值,促进了马铃薯在法国的普及。

——摘编自陈萌山《马铃薯简史》

材料二
马铃薯能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且产量高,能够为更多人提供粮食保障。特别是在一些土地贫瘠、气候恶劣的地区,马铃薯成为农民的重要选择。许多地区扩大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减少了对其他谷物的依赖,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为了更好地种植马铃薯,农民们改进了种植技术,如灌溉、施肥等方法,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

——摘编自【美】威廉·F.托尔博特、【美】奥拉·史密斯《马铃薯生产与食品加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特点及其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铃薯成为近代欧洲人主食的社会条件,并概述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8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78—2017年人民法院审结各类案件数量走势图


1978—2017年人民法院审结各类案件构成图

——根据杨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编制

根据材料,从中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联系材料,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