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安徽省黄山八校高二第一学期联考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91

一、单选题

1.

西周初期推行分封制,分封到新地的方国统治者为了生存,对其统治地区的殷商旧贵族和土族居民实施压制与怀柔相统一的策略,构建起一种由周人、殷人旧族以及当地土著 三结合 的政治权力体系。由此可知,分封制(  )

A.与宗法制相配合B.是因俗而治的羁縻制度C.有利于民族交融D.加强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2.

秦朝官僚队伍大概有三类:军功、事功官僚,是官僚队伍的上层;文法吏,是对律令、行政规范与程式极为熟悉的技能型官吏;还有少部分世官制的贵族和商人出身的官僚。这反映了秦朝(  )

A.统治者善于选贤任能B.打破了贵族政治的传统C.实行法家治国的方略D.选官制度形成严密体系

3.

《梁律》对鞭、杖刑罚规定: 老、小于《律》《令》当行鞭、杖罚者,皆半之……将吏以上及女人应有罚者,以罚金代之……女子怀孕者,勿得决罚。 这表明《梁律》(  )

A.遵循尊卑亲疏的量刑原则B.成为礼法结合的典范C.贯彻重罪轻罚的法治理念D.融入了儒家伦理文化

4.

唐中期为了应对北方突厥等势力的崛起和袭扰,在边疆屯驻了大量军队,设置了负责边防军务的节度使,节度使拥有边防军队的统帅权和人事权。唐朝此举(  )

A.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力量B.标志着藩镇割据局面形成C.表明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D.为安史之乱爆发埋下隐患

5.

在张居正设计的考成法下,巡抚、巡按的工作业绩由六部进行考察,六部都察院的工作业绩由六科进行考察,六科的工作业绩由内阁进行考察。月有月考,年有年考。据此可知,考成法(  )

A.干扰了正常的行政秩序B.提升了内阁的权力C.解决了吏治的腐败问题D.抑制了皇权的扩张

6.

下图分别为有案可查的戊戌变法48位领袖人物身份和辛亥革命328位革命党的出身统计。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图1戊戍变法                                           图2辛亥革命

A.民族危机的加剧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教育制度的变革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7.

据文献记载,南京临时政府的高等文官考试规定必考科目为宪法、刑律、行政法、民律、国际公法、经济学;选考科目为财政、商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国际私法。这体现出南京临时政府(  )

A.对建设法治社会的渴望B.选官制度存在严重弊端C.选拔人才脱离社会需求D.法学教育取得较大发展

8.

1936年7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 一切抗日军人及献身于抗日事业者的土地,不在没收之列 富农的土地及其多余的生产工具(农具、牲口等)均不没收 。这一指示反映出当时(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中共致力于恢复农业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D.各阶级积极支持抗日

9.

鞍钢工人王崇伦潜心攻关,大搞技术革新,改革创新了多种工夹具,提高了机床的加工能力,这使他一年完成四年多的任务量,被誉为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1954年2月8日《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发扬王崇伦的工作精神,提前完成国家计划》的社论。这(  )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全国劳动模范王崇伦

A.表明勇于创新成为国人的共识B.反映了健康向上的新风尚正在形成C.佐证了 一五 计划提前完成D.彰显了经济恢复时期艰苦奋斗精神

10.

据统计,从1954至1982年中国政府与世界各国签订的80多个双边协定、联合声明、宣言、公报及条约中都确认或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一些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在其重要文件上也不同程度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精神。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实践B.能够全面解决国际纠纷和矛盾C.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D.淡化我国外交的意识形态色彩

11.

公元前594年,梭伦在雅典进行改革,取消了债务奴隶制,按财产多寡赋予自由民以不同的政治权。公元前6世纪中期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将部分土地分给支持者,给他们提供贷款。他们的施政措施(  )

A.试图废除奴隶主的统治B.导致贵族权利缺乏保障C.稳固了城邦的社会基础D.表明民主政治获得人心

12.

1603年,英王詹姆斯控告贵族劳利叛国,主要证据是他朋友被逼供所写的自白书,承认与劳利共谋叛国。审判中被告劳利一再要求: 那位证人撒谎以求自保,叫他到法庭来作证,让我问他,让我们当面对质。 主审法官拒绝传唤证人,而是采用了自白书为证据,劳利最终被判死刑。这一案例显示英国(  )

A.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B.国王拥有法律特权C.案件的诉讼程序简单灵活D.法官作用比较突出

13.

为了抵抗外国势力的干预,法国革命政府建立了国民军队,进行普遍征兵。《马赛曲》此时诞生,歌词 起来,祖国儿女,快奋起 激励着士兵们奔赴前线。1793年,法国又通过了普遍征兵法,所有公民都有义务为国家服务。这反映了法国革命(  )

A.催生了近代民族主义B.体现出军国主义的色彩C.摧毁了欧洲封建秩序D.为拿破仑崛起提供条件

14.

依美国宪法,总统重大人事任命须经参议院同意,但从实施上来看,参议院否决的只限于品质上有问题的人员。从1789—1934年由总统送交参议院审核的969件条约中,只有173件被修正,15件被否决,其中重要的修正只占被修正条约的18%。由此可见,美国(  )

A.共和制原则遭到破坏B.权力制衡原则没有得到落实C.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D.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有限

15.

《联合国宪章》第92条规定,国际法院为 联合国之主要司法机关 ,承担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重大职责。国际法院从1947至2008年受理的公诉案件数达115起,著名的有 科孚海峡 案、 石油平台 案、 普拉利吉坦主权 案等。据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二战后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呈增长趋势B.国际法院为践行联合国宗旨做出了贡献C.国际法院的裁决案丰富了国际法内涵D.用和平途径解决国际争端成为国际共识

16.

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在日本,绝大部分政务官是通过事务官进入政府,至1972年,日本在20世纪出任首相的35人中,只有5人没有担任事务官。这说明西方的文官制度(  )

A.试图冲破政治中立的禁锢B.体现出强烈的政党政治色彩C.为文官晋升提供便捷通道D.从根本上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孟子提出:使夷狄接受礼乐文明,君王需要以王道德治去感化四夷,所谓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当夷族愿意接受礼乐文明的时候,则可以进为华夏。

——摘自邵方《儒家民族观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民族法制》

材料二
唐朝大一统国家建立后,唐太宗提出了 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 的观点,认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顺治帝认为 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 康熙认为 朕中外一视,念其人皆吾赤子,覆育生成,原无区别。

——摘自王文光《古代华夷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古代的民族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 已经专门用来指西方列强,旧时所说的 华夷 逐渐变化为 中华民族 ,甲午以后,中华民族由自在向自觉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 华夷 二元为核心的民族思想就是民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不同时代 华夷 民族思想在处理族际关系时充满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成为多民族中国的历史文化能够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一直发展到现代重要的历史原因之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摘自马宜果《中国古代的民族思想研究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的民族观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中国民族观的变化,并用三则史实说明我国古代 处理族际关系的政治智慧 。(9分)
(3)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族观形成的意义。(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举兵入侵英格兰,成为 英国人的国王 ,此时英国还是部落王国。随后威廉开始治理制度创建,他宣布所有王国领土为王室所拥有,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教会和追随自己的大臣,构建起一种以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为特征的封建制度。他要求封疆大臣和他们的附庸都宣誓效忠国王,这样封臣、封臣的附庸甚至附庸的附庸都成了威廉的仆人,由此形成了一个以国王为核心的王权统治体系。威廉撤换了原来的英格兰官员,将重要的王室官位如郡守交由诺曼人来担任。在司法治理方面,恢复了原有的地方法庭,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他派出王室法官到各地巡回开设王室法庭,主持审判,王室法庭受理的案件大量增加。威廉将教会的上层职位分发给诺曼人担任,但要求得到赐封土地和封号的教士必须对王室表示效忠,并为王室提供骑士的兵役。

——摘编自于武寅等著《世界历史·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材料二
法国托克维尔说: 在英国,宪法是可以不断地被修改的,或者宁可说它根本没有宪法。国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制宪机关 。英国的这类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亦被称之为 柔性宪法 不成文宪法 。在英国,被人们认定为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中,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的有《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及1832年、1867年、1884—1885年的《选举改革法》和1911年的《议会法》。而此前还有1215年的《大宪章》、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和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文件的某些条文仍被英国人民认为是适用于今日的宪法性原则。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威廉治理制度创建的积极作用。(6分)
(2)任意选择材料二中三份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分别对其中仍适用于当今英国的宪法性原则进行简要说明。(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如下三幅展现建国后农村变革的图片

 

 

 

土地改革宣传照

《丰盛的稻子》

选自《人民画报》

195011月号封面

《合作社员丰收的喜悦》

选自《人民画报》

195512月号封面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业大丰收》

选自《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

2006

以上三幅图片展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的三次重大变革,提炼图片材料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证有力,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