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西省名校协作体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4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是位于汉江中游的湖北省辽瓦店子遗址出土的二里岗上层二期(约公元前1370年前后)的部分陶器。这可用于研究(  )

a.中原文化因素;b.地方文化因素

A.汉江流域孕育早期国家雏形B.商文化向汉江流域的扩展C.楚地手工业生产分工精细化D.楚地与中原文明同步发展

2.

西周时期,周人继承并发展了商朝安置被征服异族于商王直接控制地区的做法,将一部分臣服的异姓族氏置于王畿之内,成为 甸服 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举措(  )

A.阻碍了经济交流B.扩大了西周的疆域C.削弱了宗法关系D.利于民族间的交融

3.

《老子》倡导 惟道是从 以正治国 的治国之道。韩非写了《解老》《愈老》两篇文章,把《老子》的 道规 改造成 法规 了。这可用于说明(  )

A.法道思想具有共同源头B.道家渐成为主流思潮C.先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D.诸子学派内部的分裂

4.

战国时期,各中小邑乃至通都大邑的商业活动,都为各级贵族所控制。但到了秦朝,这种局面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国家控制的各级商业机构,如官府市。这一变化主要源于(  )

A.政治权力的转变与集中B.商品经济的繁荣C.商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D.各地货币的统一

5.

西汉宣帝即位后,霍光以拥立之功兼领尚书政事,其死后,霍光 兄子乐平侯山复领尚书事 。不久,宣帝转而任命亲信张安世为 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这侧面反映出(  )

A.崇文抑武的政策B.三公地位的衰弱C.中朝限制了皇权D.君主专制的加强

6.

东晋时期,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迁居江东的会稽郡殖产兴业,他们彼此间以文会友,招揽了数量众多的门生,会稽逐渐成为较为发达的地区。由此可推知(  )

A.士族南迁推动江南发展B.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增长C.北方政治环境较为安定D.门阀士族决定政治格局

7.

乾元二年(759年),唐肃宗下诏,各地刺史除授、停务、替代、别追、离任等一系列相关步骤,都必须由朝廷降敕书,诸道节度使不得擅停下属刺史的职权。上述规定(  )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系B.意在强化对州的控制C.消除了藩镇割据局面D.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8.

唐朝三省制设立以来,三省夺权日益突出,中书有时夺尚书执行之权,门下有时夺中书出令之权,尚书有时夺门下封驳之权。至唐太宗统治时期,他不仅常给低品位的官员以宰相名号,并且扩大了任用宰相的范围,集中于政事堂议事。唐太宗的这一举措(  )

A.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B.利于推动中央机构一体化C.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D.解决了外戚宦官专权问题

9.

《法显传》载: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 上文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曹魏时期B.东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10.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 举人多习诗赋,习经义者绝少 ,臣僚要求 稍损诗赋而优经义 ,宋高宗赵构即下诏云: 诗赋不得侵取经义。若经义文理优长,合格人有余,许将诗赋人才不足之数,听通融优取。 宋高宗意在(  )

A.凸显理学的官方尊崇地位B.提高文官队伍综合素质C.巩固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D.扩大 科举取士 的规模

11.

辽朝自圣宗统和(983年)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汉族士人充任南枢密院和中书省各级官吏的政治传统。这说明(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B.各民族政治地位趋于平等C.北面官的行政能力出现弱化D.多民族治理模式日益发展

12.

元朝,欧洲旅行者马可·波罗、鄂多立克和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都曾搭乘海船,经过东南亚和印度洋,来往于东西方之间。景德镇的青花瓷也远销到了马来西亚、爪哇岛、西亚、印度阿萨姆、东非沿海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反映出当时(  )

A.丝绸之路发展促进中外交流B.元朝推行重商主义政策C.陆上丝绸之路日益出现衰弱D.商帮市场意识十分浓厚

13.

北宋中期以来, 取其意气所到 成为画家们的共识,他们认为 妙于生意能不失真 。此处的 生意 指的是物象的生机,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宇宙万物的 。由此可知,当时(  )

A.绘画创作趋于世俗化B.道家思想影响较为广泛C.个性解放的思潮兴起D.理学思想渗入绘画艺术

14.

16世纪,我国出现了一股创作东南海防图的热潮,这些图对海洋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解说,有的还研究了东北季风与潮汐、风浪、流速等海洋环境的关系。这一热潮(  )

A.为郑和下西洋提供支持B.打击了葡萄牙的殖民侵略C.缘于东南地区倭患严重D.目的是抵御李自成起义军

15.

如表是关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流民的资料摘编。该如表主要反映出当时(  )

年份

原籍

流向

性质

谋生方式及生活状况

人数

嘉庆

十五年

山东

热河

流民

耕地,游移不定

108600

嘉庆

十九年

江浙

游民

所过乡村,坐索饭食。抢劫,私枭窃匪

成群结伴

嘉庆

二十年

直隶

游民

一半为匪,游移不定

不可亿计

嘉庆

二十五年

江广黔楚川

南山、巴山

棚民、客民

垦荒、佣工,种包谷玉米吃大户

数以百万计

A.中央政府放松基层管理B.商品经济出现持续衰退C.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清廷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16.

蓝靛是重要的染料作物。明清福建的蓝靛产量很大,主要在本地使用,但也远销四方,号称 利布四方,谓之福建靛 。这从侧面反映出明清时期(  )

A.自然经济已初步瓦解B.福建纺织业较发达C.政府重视手工业发展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文帝自身谦逊自守,君臣以导致秦灭亡的弊政为鉴诫,论议国政讲究以宽厚为本,耻于议论别人的过失。有犯罪嫌疑的,也从宽发落,刑罚大量减少。南越国的赵佗称帝。汉文帝改变吕后的政策,改弦更张优宠赵佗的兄弟,礼遇赵氏宗庙。他还亲自给赵佗修书一封,一上来就直言不讳地说: 朕,高皇帝侧室之子也,弃外,奉北藩于代 ,同时指出现在的问题是决不允许出现两位皇帝同时并立,然后以力相争的局面。只讲力争而不讲谦让,这是仁人所不屑于做的。赵佗被这封书信大为感动,顿道谢罪,表示永为藩国臣属。
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车骑仪仗、服饰器具等,都没有增加;有对百姓不便的禁令条例,就予以废止。他劝课农桑,减省租赋,并且多次下诏抚恤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免除农民农业税的皇帝;汉文帝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开放言论,实行言者无罪的皇帝。

——摘编自丁万明《汉文帝的治政风格》

(1)根据材料,概括汉文帝的治政风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汉文帝治政风格形成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宦游,是古代士人为谋取一官半职,离开家乡拜谒权贵、广交朋友的旅游。唐朝大多士人的宦游从求学就开始。此外,到全国各地干谒、投卷、请益、造访也是士人们的必修课,而每年能够高中者十之一二,很多人需要年复一年地来往于京师和全国各地,寓居京洛者亦不在少数,不断重复着求宦之游,这样的生活往往长于在家时间。
无论是在任时的休假、游兴,还是赴任、贬谪途中的食宿费用、交通接待,都可成为推动他们进行旅游活动的有利条件。唐代迁贬改任,甚至是流放制度往往比较宽松,官员往往流连于途中山水,如张九龄奉使岭南,在路上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旅游诗。

——摘编自刘勋《唐代旅游地理研究》

(1)根据材料,归纳唐代宦游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宦游活动的历史意义。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市镇棉田竟占耕作面积的一半,有的地方种稻谷者仅占十之三四。太仓 统计州县地不下八千余顷,大率种木棉者十之七 。这些地方所种植棉花除了供给附近市镇加工棉布的需要外,还远销到各地。丝织业发达的湖州 湖塘已半为桑田 。崇德县 田地相埒,故田收仅足支民间八月之食。……公私仰给惟蚕务是赖,故蚕务最急 。嘉定县粮食靠外地供应,而嘉定的棉花则远销到各地,史载 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

——摘编自方如金等《明清市镇经济的特点与影响》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不少市镇,无论就其规模,抑或就其经济地位而言,都已大大超出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如民间有谚语: 湖州整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 一些市镇发展成为县的治所。生活在市镇中的黄宗羲明确提出 工商皆本 的观点,并提倡以商品货币关系代替封建等级关系,主张以奢侈促进经济发展。常熟汲古阁的创建人毛晋除了经营数千亩土地外,还兼并 质库 ,经营商业,后又出卖了自己的土地,专门经营起图书出版事业。桐乡人于应熊 弃儒服贾 ,以贸易终其身。嘉靖《吴江县志》记载:洪武初年,贵贱有等,正德以前,民风正派淳朴,而近年来,一些工商业者钱财积累较快,用钱手脚也大,挥金如土。货币的权力日益增大,以致万历时黄省曾发出了 金钱之神,莫甚于今之时矣 的感叹。

——摘编自叶依能《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市镇经济》

(1)根据材料一,简析明清江南市镇农业、手工业与商业之间的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的影响。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神宗时都曾担任宰执的王安石、张方平之间,有一段富有风趣的对话
王荆公(安石)尝问张文定公(方平)曰: 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亚圣,后绝无人,何也? 文定公曰: 岂无?只过孔子上者。 公曰: 谁? 文定曰: 江西马大师、汾阳无业禅师、雪峰、岩头、丹霞、云门(以上均为禅宗大师)也。 公(安石)暂闻,意不甚解,乃问曰: 何谓也? 文定曰: 儒门(即儒家)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即佛教)尔。 荆公忻然叹服。其后说与张天觉(商英),天觉抚几叹赏曰: 达人之论也。

——摘编自陈善《扪虱新话》上集卷3《儒释迭为盛衰》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提取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