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云南省长水教育集团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16+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32

一、单选题

1.

考古人员在距今约5300—4500年的屈家岭遗址中发掘出很多红烧土残块,并且在其中发现了稻谷、稻壳痕迹;出土的石器中,主要有斧、刀和有孔石铲等。下列与其文化特征最相近的考古遗址是(  )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红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

2.

下图是出土于云南的汉代文物,被称为 滇国三印 。可用来印证(  )

A.少数民族对中原的文化认同B.云南开始进入国家版图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发D.汉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3.

史书记载,隋朝广置义仓, 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 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 。这可用于说明隋朝(  )

A.农业经济的发展B.粮食储备制度完备C.人口数量的增长D.民众消费水平低下

4.

《试论九品中正制创立之由及其蜕变》中说: 在九品中正制创立初期,中正评定人物时还能注意清议,做到德才并举,秉公办理……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不断深入,门阀士族地主阶层为了自身的地位和利益,逐渐封闭选官制度,操纵中正的评议和任免。 据材料可知(  )

A.官吏选拔的方式更加公平公正B.九品中正制有利于人才的选拔C.官吏选拔的范围逐渐走向封闭D.此制度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动荡

5.

中书、门下两省虽相互制衡,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于是产生了中书与门下长官共同议事的制度和机构,即 政事堂 。政事堂初设,仅仅是宰相集体议事的一个场所,而后逐渐成为唐王朝最高决策机关。据此可知,政事堂的发展有利于(  )

A.分割宰相权力B.强化君主专制权力C.提高行政效率D.避免出现决策失误

6.

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  )

A.土地私有制开始推行B.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C.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

7.

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唐代历史时做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儒、佛、道三教合流

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影响,风格多样

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

服饰参考胡服

A.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B.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C.开放活跃的对外交流D.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

8.

下面的示意图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图中所标识的a.b.c应为(  )

A.尚书省、参知政事、军政B.台谏、参知政事、军政C.南书房、门下侍郎、军政D.台谏、门下侍郎、司法

9.

宋朝政府每年招募大量兵士,特别是荒年募兵更成为一项定制。宋神宗曾说: 无赖不逞之人,既聚而为兵,有以制之,无敢为非……所以太平之业定,而无叛民,自古未有及者。 宋朝此举(  )

A.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B.消除了藩镇割据的局面C.节省了政府的财政开支D.埋下了积贫积弱的隐患

10.

《宋史·职官志》记载: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曰为计相。 据此可知,三司设立的主要功用是(  )

A.规范地方行政B.分散中枢权力C.提升监察能力D.抬高文官地位

11.

辽朝在取得渤海和燕云十六州后,境内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类以汉人、渤海人为主,耕稼以食,桑麻以衣,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另一类以契丹人为主,过着转徙无常的游牧生活。材料能够说明(  )

A.契丹族封建化进程加快B.辽朝实行两面官制度的必要性C.宋辽保持和平相处局面D.辽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政权

12.

元代科举分左右榜,蒙古,色目人考试科目相对汉人简单,考试内容为儒家典籍。 或朔方、于阗、大食、康居诸土之士,咸囊书橐笔,联裳造庭,而待于有司,于时可谓盛矣 。由此可见,元代科举(  )

A.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认同B.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C.消弭了民族之间的隔阂D.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13.

北宋初年,四川地区普遍使用铁钱。买一匹绢需要九十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不便。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如下图)、代替铜钱流通。北宋交子的出现(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C.得益于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D.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

14.

朱彧(宋)在《萍洲可谈》中记载: 本朝富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省试)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 榜下捉婿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据此可知,宋朝(  )

A.人身控制相对松弛B.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D.社会价值取向扭曲

15.

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对宦官机构进行第一次调整,即增设了司礼监,其职权为掌宫廷礼仪。宜德四年(1429年),司礼监特设内书堂,命大学士陈山专授小内使书写。后负责记录御前文字、掌封进本章、发行谕批。明朝司礼监职能的变化反映出(  )

A.宦官专权局面已经形成B.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C.完整的监察体系已建立D.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强化

16.

下图是郑和下西洋示意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西亚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据此可知此时(  )

A.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B.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C.中国主导东西方商业贸易D.中国国力正处于强盛时期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隋朝立国不过三十余年,二世而亡,后人多归咎于炀帝,其实这种统治危机早在隋文帝时期已露端倪。隋朝立国初年全国人口仅有360余万户,北部边境长期面临着强大突厥王朝的威胁,为此,隋文帝多次构建长城以防御突厥入侵,如开皇五年(585年) 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驻长城,绵亘七百里 ,开皇六年又 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 。由于南北朝时期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君臣之间大规模的相互屠杀所留下的阴影,隋文帝对任何人都是非常不信任的,他将重法作为威慑统治阶级内部的重要手段,规定 盗边粮一升以上者皆死,行署取一钱,闻到不告言者,坐至死 ,这引起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恐慌。

——摘编自王垒《试析隋文帝治世下潜伏的危机》

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了唐朝第一个盛世—— 贞观之治 ,表现出了历代帝王中罕见的政治素养。他励精图治,在当时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统一了国家,并使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一个 中国既安,四方自服 的相当稳定、和谐的 治世

——摘编自零月莹《浅谈贞观之治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文帝时期的统治危机。(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对 贞观之治 的看法。(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其目的在于与南朝争取文化正统地位。他认为洛阳是东汉、魏晋故都,北方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翦伯赞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其原因主要有:代北地区农业生产不能满足国都平城日益增长的需要;摆脱代北鲜卑贵族保守思想;加强镇压中原人民起义。王仲荤认为孝文帝所以要迁都,一是为了更好地镇压中原的汉族和其他各民族人民;二是解决塞北一带严重粮荒;三是避免柔然人的势力。

——摘编自戴雨林《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问题研究综述》

材料二
王安石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思路就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来提高国家的财政收入。王安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垦荒、淤田;通过实施一系列像青苗法、水利法、募役法等制度措施来强化国家对于小农经济的扶植与控制,做到合理均摊赋税,扩大税面,保证财政收入;通过均输法与市易法介入流通领域,对手工业和商业进行控制,从而对社会财富进行重新调配,将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的一部分权利收归国家。然而在青苗法实施过程中,许多官吏在发放青苗钱时收受贿赂,有的为了多放邀功,竟然强行摊派,由此导致许多农民破产。均输法和市易法也是如此,原本是为了平抑物价,结果官商代替了私商,而垄断的官商没有竞争对手,对民众的盘剥更为厉害。

——摘编自罗虹宇《王安石变法的得失对当今改革方法论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在经济领域的得与失。

19.

【官员选拔与国家制度】(15分)
材料一
……于是,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应时而生。察举制是一种先考察而后举荐的方式,在形式上吸收了荐举的因素,但又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察举的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各级主要长官手中,察举的科目由皇帝制定,被察举的人必须以信奉或践行儒家思想为主;二是察举有固定的时间、地域、名额规定。这样,察举制成为一种较荐举制更为健全完善的官员选拔制度,适应了汉武帝时代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保障了官员的来源渠道,也成为此后汉朝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

——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将举察官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 家训 家诫 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它们在私学教育的家族化、社会化方面将道德品质的修养贯穿于文化教育之中,不知不觉地对社会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摘自吴霓《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

材料三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参加考试的人,要经过 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 刑家之子,工贾殊类 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对排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提高官吏的素质和改善吏治,都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察举制与魏晋九品中正制的相似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科举制的在当时的进步意义。(9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综观中国古代史,便可发现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政治上的每次分裂与统一,总是和民族之间的斗争与交融息息相关,甚至是政治上的分裂动乱愈厉害,民族之间的斗争愈激烈、民族交融也就愈迅速、愈全面。而民族交融不仅带来统一和安定,而且保证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始终不间断地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还把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和汉文化不断推上了主导和核心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史上,曾有三次大规模民族交融的高潮时期:第一次高潮:春秋战国时期;第二次高潮: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三次高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摘编自高鹏飞《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散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以 民族交融与统—多民族国家的关系 为主题,自己提炼一个观点,加以论证。(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