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5+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67

一、单选题

1.

据研究,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中,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瓠、高柄豆等。据此推断,当时两地(  )

A.礼乐制度都非常完善B.经济发展水平接近C.手工技艺领先于世界D.文化之间存在交流

2.

有学者指出,周代凡拥有土地且享有名号者,都是享有其领地统治权力的 君主 ,只是土地有广狭,爵位有尊卑, 君主 的权力大小不同而已。这反映出周代(  )

A.等级秩序逐渐瓦解B.分封制导致诸侯纷争C.中央集权尚未确立D.天子未得到诸侯拥护

3.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探索治国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大发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儒家代表人物为孟子和庄子B.老子提出了中央集权的主张C.韩非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D.墨家代表墨子提倡隆礼重法

4.

战国中期以前的历史文献中很少将秦国与蛮夷相联系,而战国末期的文献记录多将秦国描述成文化落后的蛮夷之地,这一变化表明(  )

A.国家形象折射国力演变B.秦朝的历史功绩被质疑C.法家思想遭到后世批判D.对秦国的评价莫衷一是

5.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到南海、桂林、象三郡戍守,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三万户居民到九原郡,垦田生产。这些措施(  )

A.加强了对南方地区管理B.缓解了中原地区人口压力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D.有利于江南地区经济开发

6.

西汉时期,官家对民间的放任,导致了民间力量的壮大,发展起来的坞堡经济成为东汉最基础的社会细胞。坞堡内部有以血缘和地域为载体的大地主和以宗族与乡里为纽带的武装组织,它代替了官方对基层民间的统治。这(  )

A.是政府对官僚集团妥协的产物B.填补了动乱环境下的权力真空C.瓦解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导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破产

7.

汉武帝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实行了一套完整的经济措施,从商贾手中夺利,达到 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这些经济措施包括(  )
①盐铁官营 ②推行均输平准政策
③设置刺史 ④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

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关于南朝统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四个朝代依次为宋齐梁陈 ②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
③南朝时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④陈与前秦处于长期对峙状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

龙门石窟造像服饰几经变迁,但其袈裟、璎珞、莲花装饰等基本佛教元素均不断沿袭。其中,佛陀袈裟的通臂式样被重点沿袭,而袒右式样却少见。因为汉地认为袒裸不雅,难有礼敬。这说明(  )

A.儒家文化在交流中发展B.佛教文化影响中国礼仪习俗C.文化传承需要融于本土D.唐朝政府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10.

唐朝规定受田的农民要向国家缴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 ;为国家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徭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 。这一规定(  )

A.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C.说明国家的赋役极其沉重D.表明征税主要依据发生变化

11.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  )

A.有利于扩大政府统治基础B.便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了中书、门下二省职权

12.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 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13.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B.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C.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D.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14.

这些官,在宋代又称监司官,每一路共有四个监司官,普通称为帅、漕、宪、仓。 是安抚使, 是转运使, 是提刑按察使, 是提举常平使。这四个是中央派地方来监临指挥地方的。此四司中,以漕使,即转运使为最重要。地方财政,都在他手,他须把地方全部财富转运到中央去。 可见,宋代监司官(  )

A.等级最高的是 B.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节制C.是中央行政机构D.确保了各州赋税全部上缴到朝廷

15.

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信中道: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辛勤劳作的样子)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可见(  )

A.司马光是赞成王安石变法B.变法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变法引起社会各阶层不安D.变法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 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 与剖符通使 ,命其 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 ,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 禁南越国关市铁器 ,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 东西万余里 以兵威边 。赵佗以皇帝自居, 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 自立为帝 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 去帝制 ,继续 为藩臣,奉贡职 。但在内部, 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 用汉法,比内诸侯 。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 内属 的南越王、王太后, 发兵守要害处 。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5分)

1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 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 ,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 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 ,国势却日益衰落。他分析说, 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 ,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 优其田宅,复及子孙 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 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据《新唐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4分)
(2)杜佑所批评的 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 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日本、朝鲜以及越南在汉字传入之前都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唐朝时汉字传入三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三个国家完全使用汉字,至5世纪时,这些国家的贵族阶级已经能够完全熟练地使用汉字进行书面交流。儒家的道德纲常进入日本之后,深受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在日本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化的佛教对外输出至东亚各国,影响了他们的佛教宗派以及佛经典译,对各国与佛教相关的产物包括佛教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李禄峰《唐朝文化对外传播方式及现实启示》

材料二
自唐代起,中西方交流愈加频繁,中国的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发明,通过丝绸之路输送到了欧洲。与此同时,欧洲与阿拉伯地区的纺织、冶铁、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通过商人、教士、工匠以及使节传入中原,有力地促进了中原及中华文明的发展。在汉语、汉字、汉典书籍、中原乐舞传入西域的同时,西域的音乐、舞蹈、雕塑、魔术等文化也受到了中原的欢迎与接受。

——摘编自杨海中《丝绸之路与西域文明在中原的传播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简述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利条件。(6分)

1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 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 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 。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 陈桥兵变 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 陈桥兵变 记载的原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