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云南省云县第一完全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7

一、单选题

1.

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是距今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这里发掘出房址170余座,出土了大量的精制石器、陶器、玉器、蚌器等,还有大量的猪、鹿等动物骨骼。由此可知,当时这一地区(  )

A.社会分工的出现B.以渔猎生活为主C.具备国家的形态D.处于旧石器时代

2.

如图耕作工具的变化对耕作方式的影响是(  )

A.生产效率提高B.自然经济发展C.精耕细作发展D.土地兼并频发

3.

隋代开始推行以父祖封爵和资荫为入仕标准的门荫制度,唐朝进一步规定,凡是皇室贵戚和有封爵者的子孙以及五品以上官子孙均可由门荫入仕,并根据他们父祖的身份和官品的高低,叙以不同的品阶。隋唐门荫制度的推行说明(  )

A.王朝统治基础得以扩大B.科举选官制度有待完善C.政府用人机制相对灵活D.门阀势力仍有相当影响

4.

北宋时期,在开封周围先后出现了赤仓、陈桥、郭桥、八角、张二等市镇,并设有税务。两浙路杭州城外围,到北宋中叶已有八镇二市环绕,即南场、北关、安溪、西溪、临平、范浦、江涨桥、汤村八镇和浙江、龙安二市。这反映出此时期(  )

A.城市职能日渐多元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商品经济获得发展D.抑商政策逐渐废弃

5.

乾隆年间的湖北省《房县志》记载: 远山有赖可以为粮者 洋芋(土豆)、花荞、需有谷、乱草谷,若逢六七月大旱,则山中以上四物大收 。这一记载主要表明外来物种(  )

A.适宜贫瘠土地上种植B.改变了南方的饮食结构C.有利于灾年减饥救荒D.缓解了严峻的人地矛盾

6.

鸦片战争后,魏源认识到西方的机器技术在民用方面比军用方面有更广阔的前途,因而主张发展民用机器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制造机械、商用轮船、望远镜、蒸汽磨等, 凡有益民用者,皆可于此造之 ,产品自行出售;还提出了允许沿海商民投资自建新式工业的主张。据此可知魏源(  )

A.颠覆了传统的农本意识B.启蒙强国御辱的新方向C.迎合了实业救国的思潮D.探索富国强兵的新方式

7.

1879年《申报》首次使用 公园 一词。如图为1879—1911年《申报》中 公园 一词的使用频次情况。这反映了(  )

A.西学东渐进入新的阶段B.城市建设近代化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洋务运动的成果

8.

1933年 红五月 一个月内,江西苏区全省就扩大红军约2.5万人,大大突破扩红1万人的计划。毛泽东对时任于都县扩红突击队队长的刘英说: 你宣传的对象是农民,长篇大论不灵,学生腔也要不得 要像江西老表学说话呐! 据此可知,”扩红 运动(  )

A.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政策B.有利于长征转危为安C.促进敌后抗日力量的发展D.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

9.

1955年底,浙江省金华专区召开大规模的 向文化进军大会 ,开展扫盲宣传教育,中小学师生组成 万人宣传队 扫盲突击队 文化宣传鼓动队 ,开展扫盲宣传,在农村形成了浓厚的扫盲氛围。这有利于(  )

A.义务教育实现基本普及B.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C.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D.新型工业化人才涌现

10.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上海相关部门《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其中明确要求,今后考核上海的经济工作,应把 国民生产总值 作为首要指标。这反映出(  )

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发生转移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展开C.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中国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11.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中说: 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这反映了(  )

A.君权神授思想B.法律水平领先世界C.神话故事丰富D.官僚体系日趋完善

12.

哥伦布大交换 将玉米带到了非洲,将甘薯带到了东亚,将马和苹果带到了美洲,将大黄和桉树带到了欧洲,同时也带动了昆虫、细菌的流动,这些生物在进入它们之前从未涉足的领地以后,对新的领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表明(  )

A.新航路的开辟对美洲而言弊大于利B.物种与生物的互动使生态更为平衡C.跨区域大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D.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

13.

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  )

A.是文艺复兴影响的直接产物B.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强烈愿望C.体现了民族意识的不断高涨D.体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14.

下表为1932—1939年英、美、苏、德、日5国飞机产量。其中④代表的是(  )

国家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36

368

1968

3183

5112

5606

5235

8295

日本

691

766

688

952

1181

1511

3201

4467

445

633

740

1140

1877

2153

2827

7940

593

466

437

459

1141

949

1800

2195

2595

2595

2595

3578

3578

3578

7500

10328

A.英国B.德国C.苏联D.美国

15.

下图是1965—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比例结构图。该结构图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B.发达国家削减了贸易壁垒C.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D.发展中国家机遇挑战并存

16.

下图选自2023年11月20日美国出版的某杂志的封面。对其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  )

A.白领阶层深陷社会焦虑B.人工智能仍然存在局限C.技术革命改变生产流程D.传统就业岗位受到威胁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通用语言文字教材是指古代王朝国家确立的官方语言文字所使用的教材。它是国家对官民进行通用语言文字和通用文化教育的 一课之本 ,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集中体现,是王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威研究成果。历代中央王朝正是通过通用语言文字教材实现书同文、语同音、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的大一统格局。
材料二
中国古代极为重视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从童蒙开始,就必须学雅正之言。现将通用语言文字教材分为六类介绍如下:

类别

典型事例简介

文字类

早在西周中晚期的周宣王时代,就编纂了《史籀篇》。它是周王朝的史官进行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识字课本。

韵书类

主要是科举考试的音韵教材,又与文学有关。宋代重科举,产生了科举韵书《礼部韵略》。其最大功能是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方面也定下了诸多规范。

百科类

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图谱。元始中,扬雄总汇当时小学家之说,续《仓颉》,作《训纂篇》,共895340字,包罗当时的通用汉字和词汇。

诗文类

常用韵文,朗朗上口,既是美文便于欣赏,又是范文便于学习;既有语言文字的内容,也有应用型文体的模板。如《千字文》,自隋代流行,唐至清均有仿作,对后代《三字经》《弟子规》等的编写产生了重要作用。

典籍类

是通用语言文字范文。如唐开成二年所刻《开成石经》。元代恢复科考,以朱熹编定的《四书》为出题范围。此后,《四书》成为科考最重要的教材。但这一类实际上涵盖经史子集。

伦理类

涉及主流价值观,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又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在清代,纲领性文献是圣谕类教科书。如康熙颁布的《圣谕十六条》,雍正颁布《圣谕广训》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启涛《中国古代通用语言文字教材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通用语言文字教材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编撰、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教材的历史意义。(10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中国若干重要年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

全国总人口数万人

城市人口数万人

城市化率(%)

1840

41281

2769

6.7

1893

33671

2769

8.2

1901

42645

4173

9.8

1920

44715

4742

10.6

1931

46884

5106

10.9

1936

46962

5281

11.2

1949

54167

5765

10.6

注: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据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率变化的原因。(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文明的融会与碰撞】(12分)
材料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是指组成文明的诸因素,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组织、风俗习惯等。
到了工业文明时代,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文明的交流比以前容易得多,也快速得多。这就使得文明的成果更容易为大众所分享,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使世界的进步更加快速。但现在的事实是,在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在各地区的农业文明还没有来得及成长壮大,找到适合自己向工业文明过渡的道路的时候,西欧的工业文明已经以其强有力的姿态,以其带有侵略性的势头,开始向其他各地传播了,而这一次的传播也理所当然遇到了许多矛盾和冲突。一方面,当时一些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内容有一种拒斥。但另一方面,当时西方文明国家并不愿意把他们的先进文明传播给其他农业文明国家,而意在进行侵略,只不过以传播文明为幌子而已。

——摘编自马克垚著《世界文明史》

请围绕 文明的融会与碰撞 ,自拟论题,运用世界近代史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四、材料阅读

20.

【中外体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孔子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强调体育的重要性,把学习射、御、舞当作人自身修养的必须内容看待,是推行 的具体工具。这种思想教诲人们不要执着地向外开拓,而要潜身于所谓的自省。人们往往表现为知足常乐,不为人先,使中国古代体育形成注重和谐的整体化伦理。汉武帝之后,大一统思想强调自然界整体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体育观念影响很大。宋明理学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社会成员的服从意识,俯首 耳、顺者为孝成为青年人品格的理想要求;对于以 为基本特征的体育娱乐活动的发展形成了无形的屏阻,这为重文轻武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清代更是忠实地借鉴了宋明理学的做法,在统治者对儒学的极力推崇中,进一步完善了传统体育观念从文武并重向重文轻武的转变。

——摘编自王京龙《儒学发展对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

材料二
1894年6月,在顾拜旦的努力之下,国际体育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成立了国际奥林 匹克委员会并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1896年4月,第一届现代夏季奥运会在它的故乡 ——雅典举行。参加本次大会的共有来自欧洲、美洲和澳洲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这成为近代世界体育史上的壮举。虽然规模很小,内容单一,也不够规范,但它是一个火种,一支火炬,100多年来以燎原之势,照亮了五大洲。
                                                      —— 编自王德蓉《奥运先驱张伯苓》、熊斗寅《顾拜旦与奥林匹克运 动会之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古代中国对体育的认识。(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奥运会兴起的原因。(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