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33

一、单选题

1.

在距今约4000年的两河流域阿卡德王朝,书吏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在行政、司法、经济等领域负责书写文件的官吏,掌握着楔形文字的识读与书写,还了解数学计算与法律条文,其中不少人可晋升到高级职位。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完善的官僚选拔机制的形成B.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建立C.楔形文字凸显当地文化成就D.文书成为国家管理重要手段

2.

阿伊·哈努姆是位于中亚阿姆河上游地区的古代城市遗址,约为公元前4世纪末建立。图1是在阿伊·哈努姆遗址发现的石碑,刻着来自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格言: 作为孩童,举止优雅;作为青年,自我克制;到了中年,公平正义;处于老年,睿智顾问;弥留之际,则无悲伤。 据此可推断(  )
202411261311239837

图1

A.中亚与希腊本土贸易往来频繁B.中亚民众对希腊文化广泛认同C.希腊文化实现了远距离的传播D.希腊化时代文化中心逐渐东移

3.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认为,角斗比赛的娱乐形式是一种良好的教育,它能够培养勇敢的精神。当时一些自由民自卖为角斗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对角斗比赛的关注更多倾向于比赛的残酷性,特别是角斗奴的悲惨遭遇。对角斗比赛的认识差异表明(  )

A.时代环境影响个体认知形成B.历史研究推动历史认识深化C.阶级立场主导价值观念选择D.国家政策改变史学研究视角

4.

中世纪西欧的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14世纪80年代,封建领主将自营地划为小块租给农民。有的封建领主还供给租地农民第一年的口粮,之后打下的粮食则按对半或四六分成。领主经营方式的变化推动了(  )
①庄园内农民的分化 ②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③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④封建庄园经济瓦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5.

12世纪以来,西欧各国的君主们积极吸收罗马法中伸张君权的原则,并以此来制定实体法;城市参照罗马法中的民法原则,形成了城市的商业法规,逐渐排斥封建的庄园法、习惯法,间接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这反映出(  )

A.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B.罗马法受到各界认可C.封君封臣制度的巩固D.西欧王权得到了强化

6.

表1为西班牙王室资助麦哲伦环球航行的5艘帆船的信息,航行出发时间为1519年,该表可论证(  )

船名

结局

圣地亚哥号

15205月,该船在南美洲东海岸遭遇风暴被岸边的岩石撞碎,很快解体。船员得以幸存并与大部队汇合。

圣安东尼奥号

152011月,该船在绕过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时叛逃,带着大部分粮食和饮水于15213月返回西班牙。

康赛普西翁号

15215月,麦哲伦及部分船员因卷入当地纷争在菲律宾被杀害,剩余船员由于人手不足烧掉该船只。

维多利亚号

152111月,该船到达香料群岛。12月该船从香料群岛向西返回西班牙,9月抵达。共18名船员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特立尼达号

152111月,该船到达香料群岛。15224月,该船从香料群岛向东返回西班牙,遭遇风暴及葡萄牙追捕,船只沉入海底。

表1

①经济动因助推远洋探险 ②宗教精神激发船员斗志
③地圆学说得到实践检验 ④殖民扩张奴役当地民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

1690年之前,全球只有也门栽种咖啡,栽种农民只有几百人,当时 任何离开该国的咖啡豆都要确保丧失发芽能力 。荷兰人将咖啡植株偷渡出去,并在爪哇、锡兰、圭亚那试种,发展出大片种植园。咖啡逐渐成为大众化商品。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建立

8.

佛罗伦萨大教堂于1296年开始修建,1418年仍未完工。富裕的佛罗伦萨人为教堂设计了一个巨型穹顶,却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建造。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从古罗马万神殿吸取灵感,他没计了巧妙独到的自支撑结构和特殊的举重机械,于1436年实现了建筑目标。穹顶的建成反映了(  )


古罗马神殿

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的建造没有搭建中心支架,使用穹顶本身的支撑结构作为支架

图2古罗马万神殿与佛罗伦萨大教堂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教会组织力量的增强C.古罗马建筑技艺高超D.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

9.

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能够摆脱古希腊时代与中世纪的束缚,颇为关建的一点在于人们越来越精准的天文观测。伽利略用望远镜发现了围绕木星旋转的四颗卫星,任何心存怀疑的人可用望远镜进行检验。面对事实,教皇也不得不修正传统的地心说。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科学革命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B.技术进步有利于理性思维形成C.教会权威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D.科学的实验方法得到普遍认同

10.

1760年,在英国土生土长的乔治三世继位。他利用国王掌握的官职任命权组建了 国王之友 政府,希图实行君主的个人统治。但事与愿违,北美局势的恶化促使 国王之友 政府于1782年垮台,英国王权继续衰落。由此可知(  )

A.工业革命推动了宪政完善B.北美独立引发了统治危机C.国王行政权得到法律认可D.代议制民主在曲折中发展

11.

法国大革命期间,不区分社会地位、体现平等与人道精神、用于处置死刑犯的断头台被发明出来。王室家族、王室的颠覆者以及被颠覆的颠覆者先后被送上断头台,负责行刑的夏尔—享利被迫将助手从4个增加到了7个,断头台逐渐成了大革命血腥暴力的代名词。由断头台 形象 的变化可推断出当时的法国(  )

A.平等的理念缺乏可操作性B.内外的紧张局势加剧动荡C.激进手段推动理想的实现D.恐怖统治贯穿革命的过程

12.

光荣革命后,议会由限制圈地转为支持圈地,以立法形式对私人提出的圈地申请予以批准。图3为1719—1835年间英格兰及威尔士圈地法案数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图3

A.工业革命推动圈地运动深化B.议会支持促进圈地平稳推进C.圈地运动的规模在持续扩大D.英国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13.

化工产品的多样化使德国化工企业的联合相对缓慢,1904年,在拜耳公司的推动下,德国化学工业才形成了两大集团,集团内部交换股份,还将交换延伸到生产、销售等领域,一战前夕,两大化学工业集团的染料生产已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上述企业的联合(  )

A.反映了生产与资本的集中B.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消除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D.强化了德国经济霸主地位

14.

1825年,工厂主欧文在英国进行 劳动公牡 的实验,由于参与者构成复杂,有效劳动力严重不足,公社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地,欧文事后总结道:让一群未接受过共同奋斗教育的陌生人,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联合在一起,为时尚早。 劳动公社 的实验说明(  )

A.无产阶级践行革命道路B.资产阶级反思社会弊端C.空想社会主义有其局限D.教育公平改善工人处境

15.

19世纪50—70年代,欧洲人对尼罗河上游支流、赞比西河,刚果河、尼日尔河有着强烈兴趣。芒戈·帕克先后两次前往尼日尔河探险,斯皮克皮为第一个看到东非大湖的欧洲人,戴维·利文斯通从赞比西河出发跨越整个非洲大陆到达西部海岸。这些探险活动(  )

A.满足了殖民者侵路非洲的愿望B.旨在加深欧洲对非洲了解认识C.为欧洲进一步侵略创造了条件D.标志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建立

二、材料阅读

16.

【考古学与社会变迁】(14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复活了人们对古典世界和古物的兴趣,这种兴趣又导致了收藏之风的兴起。对古典世界的古物收集,对欧洲蛮族古迹的调查和描述,对石器与人骨的发现,三者构成了古物学的内容。英国的古物学在19世纪有较快发展,调查目的和手段逐渐科学化。如霍尔发掘了339座土冢,并仔细记录了观察到的情况,然后对土冢的形制和葬式进行了划分。但这时只有明确的历史研究愿望,而没有找到科学的方法,仍然无法搞清楚这些类别所反映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杨建华《外国考古学史》

材料二
现代考古学形成于19世纪中期,其精髓就是科学。地层学的形成,为考古学判定年代、堆积形成过程、古环境等提供了重要支撑。求真的精神促使考古人走向田野,使用严格的操作规程,发现了许多早已湮灭的古迹,这与古物学家守株待兔的教集活动有明显区别。总体而言,科学考古蕴含着积极、理性、客观、求真的科学精神,通过逻辑推理一步一步地去认识世界。现代考古学有三大分支:以探索人类起源与演化的旧石器—古人类考古,以重建民族史为中心的新石器—原史考古以及古典—历史考古。

——摘编自陈胜前《考古学是什么》等

(1)古物学是现代考古学的前身。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古物学与现代考古学的差异。(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现代考古学形成的背景。(8分)

17.

【奴隶制的扩展与废除】(14分)
材料一
在南方与北方共同向西部地区推进时,南方奴隶主与北方资本家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冲突不断加剧。密苏里妥协案规定,密苏里和缅因分别作为蓄奴州和自由州加入联邦,使参议院的均势得以维持。1850年双方再次达成妥协,加利福尼亚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新墨西哥和犹他组成领地,在奴隶制问题上由其自行决定;重新制定了一部更严峻的逃奴缉捕法。

图4

——摘编自马丁·吉尔伯特《美国历史地图》等

材料二
1865年1月,国会废除了全国范围内的奴隶制。1869年2月,国会批准了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禁止联邦和州政府以种族为由剥夺任何公民的选举权。在共和党激进派重建南方期间,黑人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参加了投票选举,有一些黑人当选为州、县级立法议会议员或政府官员。1877年,联邦军队撤出南部各州,保守势力抬头。南部黑人文盲率高达95%以上,南方各州以文化测试的方式剥夺黑人选举权。与此同时,种族隔离的做法也在南部各州蔓延开来,并得到了联邦最高法院的支持。解放后的黑奴由于缺乏土地在经济上逐渐演变为新的佃农阶层。

——摘编自丁则民《美国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19世纪前期奴隶制扩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9后期黑人境遇的变化,并给合所学分析其原因。(8分)

18.

【英国消费社会的发展】(15分)
材料一
消费社会是一个以市场为焦点,以需求引导生产的社会,很多世纪以来,英国大部分人没有脱离饥饿的威胁,消费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理需求,而在18世纪,这一情况发生了变化,消费成为一种身份的诠释方式和提高社会地位的行为,人数众多的中等阶级迅速崛起,形成了相当的消费力,一系列新的异国 奢侈品 出现在英国人的日常消费中,19世纪最后二三十年,工人阶级也开始享受工业文明的物质成果,英国进入消费社会,大批量生产降低了物价,而低价的商品推动了大众消费。19世纪70—80年代出现了连锁商店和百货商店。广告的作用逐渐超过了橱窗装饰,20世纪初,英国变成地地道道的消费国家,成为一个 轻佻琐碎的、放纵浪费的和肤浅的社会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第五卷》等

材料二
工业革命的历史形成,是内部组织和技术工具的互动下对原有生产体制的突破,但仅仅依靠内在的动力还不足以使工业革命发生,它还需要强大的外部市场需求的推动,为何当时的工匠要总结纺织经验提高生产效率,明显是消费需求在起作用,消费需求的扩大还对外部世界产生了影响。印度棉布、瓷器、漆器等异国产品以及茶叶、咖啡等天然物产受到英国消费者的青睐。为了保持贸易的持续与稳定,英国政府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和航海通道的控制,从而引发大国之间的国际冲突,也给殖民地带来了灾难性后果,英国本土工业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英国寻找更多的原料产地,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

——摘编自王洪斌《18世兄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简述英国消费社会的发展历程。(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18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发展。(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近代早期的社会转型】(12分)
材料
近代早期欧洲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它保留了中世纪文明的烙印,又具有否定中世纪封建文明,向近代资本主义文明过渡的倾向。
欧洲从中世纪文明向近代早期文明过渡的基础是什么?条件是多方面的、全面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城市发展、农村状况、国际贸易、世界体系影响、思想意识形态、人的观念变化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是由各种相互影响着的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摘编自朱远孝(近代欧洲的兴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4—17世纪世界史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于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