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临湘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6+3)【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32

一、单选题

1.

商朝统治者宣扬自己是天神 在人间的代表,要求臣民绝对服从。西周统治者用 代替 来表示主宰命运的神灵,并提出 天命靡常 以德配天 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该时期(  )

A.政治领域弥漫着神权意识B.统治思想具备了民本色彩C.传统天命观逐步走向衰落D.皇帝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

2.

两汉在西北方累年作战,为妥善安置 四夷 ,先后设置安定、天水、上郡、西河、五原、金城、张掖等属国,此后属国制度逐渐从西北边塞扩展至东北、西南方向。属国能够对归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汉代这一措施(  )

A.体现了 因俗而治 的治边智慧B.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局面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管理D.推动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交流

3.

东汉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郡国守相进行察举,主要根据乡党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族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乡党舆论逐渐被官僚家族(同时又是豪强)所支配。这一变化导致东汉时期(  )

A.地方长官失去举荐人才的权力B.门阀政治的逐渐形成C.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D.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

4.

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王安石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他认为北宋国家贫苦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农民之所以贫苦和不能从事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官僚富豪兼并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鉴于此,王安石主张(  )

A.抑制兼并且减轻徭役负担B.增加开支以刺激农民生产C.土地收归国有并重新分配D.提高赋税以充实国家财政

5.

唐宋治理边疆,实行羁縻政策,羁縻州只是名义上的府州区划,一般不呈报户籍,不担贡赋。元朝因俗设 土官 ,通过宣慰司等机构,实行强制性的检括户籍,设立驿站,比较固定的缴税和贡献,强制征调土官土军等。这反映了(  )

A.羁縻府州不受中央政府管辖B.元朝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高C.土官制度促进民族交流融合D.时代变迁影响边疆治理效能

6.

如表为甲午战后部分知识分子的主张,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主张

梁启超

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要义。

严复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亡!变将何先?莫亟于废八股。

徐勤

覆吾中国者,必自愚民矣,必自举业愚民矣。

A.改革科举成为迫切的要求B.废除八股取士遭到强烈反对C.变法拥有广泛社会基础D.科举选官制度开始发生嬗变

7.

晚清杭州私营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关系信用开展运营,即便是浙江兴业银行的股东、经理及职员的任用也脱离不了以关系信用为依托,这种关系信用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经常性关系的互动,形成一种社会公认的规则机制。这体现出近代杭州私营金融业(  )

A.受制于自然经济结构B.根植于新型民族工业C.依托于传统社会文化D.有助于信用体系构建

8.

1951年毛泽东用 民族大家庭 来概括新的民族关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民族大家庭 发展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

A.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基本制度B.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

9.

毛泽东指出:因为敌人的封锁,苏区的手工业生产衰落了。但因为群众生产合作社的逐渐发展,许多手工业和个别的工业现在开始走向恢复。而且自己织布,自己制药和自己制糖,是不可忽视的。此外,由国家直接经营若干项必要的商品流通,例如食盐和布匹的输入,食粮和钨砂的输出等,是异常需要的了。该论述(  )

A.旨在强调根据地面临的困难B.动员苏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C.推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D.意在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10.

有学者在评价古代雅典抽签选举制时说: 为避免抓阄及普选的任性,尚有一种预防,即新官员须接受试验……可是试验不在能力或才干,只询问那人的品行及其家族;每个官员更需有祖传的田产。 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雅典(  )

A.施行精英治国的理念B.民主政治存在一定的缺陷C.民主运行机制较成熟D.公民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11.

如表为《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法国民法典》体系内容的结构,据此可知,二者都(  )

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法国民法典》

体系内容

总则:法律的基本原则、渊源、结构、效力

权利主体人格法、监护法

财产权利物权、继承、债

权利的保护

总则:关于法律的公布、效力及其运用

财产及对所有权的各种限制

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

A.强调司法独立原则B.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C.突出人民主权精神D.限制私有财产的相互转让

12.

17世纪初,荷兰商人先后创建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发展出近代的信贷、金融、簿记体系。到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新的国际转运贸易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这主要体现出当时荷兰(  )

A.商业理念先进,主导国际贸易格局B.金融创新活跃,促使商业革命发生C.确立全球霸权,掌控三角贸易网络D.经济实力强大,推动世界市场发展

13.

1814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重新炮制了欧洲地图:根据正统主义原则,法国、西班牙、荷兰和意大利诸国的君主均恢复王位;根据遏制原则,与法国接壤的国家都要尽可能地强大起来;根据补偿原则,得胜的同盟国则以各种领土补偿自己,如挪威划归瑞典,马耳他、锡兰和好望角划归英国。这次会议表明(  )

A.欧洲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B.国际关系体系实行大国一致C.大国协调欧洲均势特征明显D.维也纳体系具有正义进步性

14.

意大利思想家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中提出并论证了三个重要论题。第一、要求得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国家。第二、理想中的世界帝国应由罗马人执掌政权。第三、君主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而不是教皇。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

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B.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C.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D.专制王权国家的发展

15.

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历任美国总统仍会受到种种压力,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酬谢其支持者,任命一些照顾性官员。有些总统往往故意保留许多肥缺,不急于补充,以此作为获得支持的筹码。这说明美国(  )

A.文官阶层逐渐抛弃中立原则B.政党分肥制的影响依然存在C.总统权力受到文官制度制约D.文官系统冲击分权制衡体制

16.

如图是1962年11月中国画家米谷创作的漫画《胃口越来越大——再来一盘油炸伊尔28……和凉拌甘蔗刀》(注: 伊尔28”指苏联轰炸机; 甘蔗刀 指古巴游击队)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讽刺了帝国主义阵营的霸权B.反映了古巴独立运动面临困境C.揭示了美苏争霸的实时态势D.谴责了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二、材料阅读

17.

中国古代的婚姻习俗与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习俗等关系密切,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婚姻习俗的部分内容

时间

出处

内容

先秦时期

《礼记·昏义》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

汉代

《十三经注疏》

日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

魏晋南北朝

《北魏诏书》

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得与非类婚偶

——摘编自牛志平《唐代婚姻的开放风气》

材料二
唐朝初年,唐太宗等先后修订《氏族志》《姓氏录》,以官爵高下做等级,打压门阀士族。隋唐时期出现的科举制度能够让部分出身庶族读书人进入朝堂。社会风气也比较开放,妇女再嫁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对妇女贞节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唐代商人虽衣食无忧,但是唐律规定 当色(即社会阶层)为婚 ,不可 异色相娶 ,与商人联姻多是农民、手工艺者等庶人阶层。
进入宋代,随着商人阶层经济实力增长,婚姻价值观念变化,庶民、士人与商人联姻日益普遍。宋人笔记载: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到南宋时,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行和倡导,对妇女贞节的要求开始趋严。

——摘编自安秀玲《浅析唐宋婚姻及其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婚俗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分析古代婚俗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婚姻习俗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期间,中国北洋政府在1917年对德奥宣战。大批华工被派往欧洲战场,从事挖掘战壕、修筑工事、搬运物资等繁重工作。这些华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同时,中国政府借机收回了德奥在华的部分租界和特权。在国内,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面粉业、纺织业等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新文化运动也在持续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二战期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中国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正式爆发。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其间,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相互配合,如远征军贯通并维护滇缅公路,这为盟军运输物资发挥重要作用,驼峰航线成为盟军物资援华的重要通道。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在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上争取自身利益和国际地位,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发挥积极作用。战争后期,美、英等国废除了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据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等整理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国际地位变化的表现,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中国参与一战和二战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

货币发展大事记

1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2

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3

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

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

5

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6

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

7

19世纪70年代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效仿实行金本位制

8

1929年美国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9

1935年国民党实行法币改革,将白银收为国有

10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11

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12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全球经济进入了浮动汇率制时代

13

2009年中国开始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14

2015年中国倡导的金砖银行(2014年成立,2015年运营,成员国本币结算和亚投行成立结算方式美元为主,后来推出过当地货币结算

——据人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三则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