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教研片区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6+3)【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62

一、单选题

1.

某同学在统计秦朝到唐朝地方行政层级时发现,地方主要是郡(府)、县两级,但不同朝代设置的郡(府)、县数量不同(如下表)。据此可得出的推论为(  )

朝代

人口/万人

疆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数量/

统县

数量约/

秦朝

2000

350

49

20

西汉

6000

610

103

15

隋朝

4600

470

190

6.6

唐开元年间

8000(8世纪中叶

930

328

5

A.满足疆域扩大的需求B.适应人口数量增加的变化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顺应官僚队伍膨胀的变革

2.

汉代在保留秦代驰道的基础上,又开辟了新的驰道路线,如西汉开辟了通往西北边疆的回中道;东汉开辟了以洛阳为中心,通往蓟城(今北京)、东南地区的驰道。汉代政府此举旨在(  )

A.加强边疆军事防御B.提高文书传递效率C.完善道路交通体系D.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3.

两汉时期,监察官具有典正法度、掌制律令、弹纠违失、受公卿奏事、草拟诏敕、考课百官、荐举人才、督军征战……等权力。秦朝和西汉的御史大夫还有辅佐丞相总理国务、参与朝政、商议大政的职权。这本质上反映了(  )

A.监察权与行政权混淆B.监察官威胁君主专制C.监察权范围不断扩大D.分割相权以强化君权

4.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  )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B.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C.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基础D.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

5.

下面为唐宋进士成分情况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  )

(830名进士

宋理宗宝祐四年(570名进士

士族子弟

小姓

寒素家庭子弟

三代不仕

父亲有仕官职多属低品

其他

70.96%

13.14%

15.96%

53.86%

22.63%

23.51%

A.唐宋世家大族的影响巨大B.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得到加强C.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减少D.唐宋科举制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6.

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

初唐

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考试

中唐

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

晚唐

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

A.国家官员选拔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不同形式的民主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时期依次建立的人民政权是(  )

A.苏维埃政权一边区政府一行政区B.边区政府一苏维埃政权一行政区C.苏维埃政权一行政区一边区政府D.行政区—苏维埃政权一边区政府

8.

下表所示为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内容摘要(部分)。据此可知,该纲领(  )

主要内容

第一

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

第二

确定以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

第三

保证一切抗日人民的自由权利

第四

鼓励发展农业、工业生产和商业流通;普及国民教育;等等

A.促进了人民革命政权的创建B.顺应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要求C.增强了抗日武装的整体实力D.奠定了新中国政权建设基础

9.

雅典法律规定,亲生父母皆为公民的人年满十八岁时在德莫(村社)登记造册。登记时,德莫成员要在宣誓后对他进行投票;如果裁决候选人不是自由人,此人可向民众法庭申诉,法庭判他胜诉,便有权入籍成为公民。造册完毕之后,议事会将检查入籍名单,发现不满年龄,为其登记的村民将被处罚。这表明古希腊(  )

A.法律繁琐重形式B.社会公正平等C.保护奴隶主特权D.注重民主程序

10.

在西欧中世纪,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这说明封君与封臣(  )

A.共同推动了经济发展B.形成了严格等级制度C.都拥有土地的所有权D.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11.

近代以来美国为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  )

A.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B.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C.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D.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12.

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国有化企业数目迅速增加,拥有绝对优势,并实施中央银行国有化,国家信贷机构以政府为后盾,发挥着维持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和执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协调地区发展平衡,对经济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制定和执行社会收入和保障政策等。这一变化体现了(  )

A.国家垄断社会管理和调节体系B.发达国家政治影响力得到强化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D.欧洲经济霸主地位发生了动摇

13.

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失衡,重工业比例过大等弊端,从农业方面着手改革,用农产品采购制取代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减少农副产品生产指标数量;鼓励庄员发展畜牧业等副业。这些措施(  )

A.充分利用了商品货币关系B.保证了社会经济结构协调发展C.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有利于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4.

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人类第一次直接面临核战争的威胁。2024年6月12日,俄罗斯海军访问古巴,途中还在大西洋海域进行了演习。美国派出了军舰和飞机进行密切监视,西方媒体也频频提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两次事件都(  )

A.带有地缘政治的色彩B.是大国霸权主义的体现C.导致地区冲突的爆发D.体现出多极化的必然性

15.

发展援助委员会(DAC)是成立于1961年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分支机构,下图反映了DAC成员国1990—2012年对非洲援助情况变化。这表明对非援助(  )

A.旨在解决非洲贫困问题B.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C.体现各国对非洲的争夺D.提升了非洲的发展水平

16.

阅读如图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

注:AIIB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缩写

A.布雷顿森林体系遭到了严重冲击B.美国控制了新兴经济体的金融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用增强D.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任重道远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秦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差异与冲突。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 承秦 ,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的习俗。

——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
宋朝前期制度设计的核心,是 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 。宋太宗即位诏曰: 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奉,不敢逾越。 北宋统治者在外交中多采取守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内政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建设,被概括为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据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等

材料三
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历经了确立到发展再到强化的过程。但是明清两朝与以前历朝相比,领城更广而深,措施更细而严,两朝乃封建专制统治的顶峰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摘编自于旭峰《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评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的宋初制度建设。(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体现。并分析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总体趋势及影响。(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 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 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

材料二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 五权分立 、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探索的共同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文官制度实践效果不同的原因。(16分)

三、综合题

19.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的材料。(12分)
材料

(1)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请为这位同学确立一个研究课题。(2分)
(2)请任选其中两幅图片,确立一分论点,并运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论证。(要求:要有论点、史实和结论;史实准确,结论清晰,论证合理)(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