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6+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22

一、单选题

1.

新华社2024年10月14日电近日在河南永城王庄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晚期王级大墓,出土文物300余件。对此,中国社科院李新伟教授说: 王庄遗址既受到东方海岱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影响,也有来自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因素,同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这表明,王庄文化(  )

A.继往开来,历史悠久B.博采众长,多元一体C.影响广泛,华夏领先D.独具特色,自成体系

2.

春秋五霸在组织诸侯会盟时,一般将维护正常商业交往作为重要的内容写入盟约,还普遍降低了关税税率,吸引商人进入本国市场。这说明(  )

A.发展商品经济是会盟主要目的B.会盟加强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C.春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已萌芽D.分裂中蕴含着走向统一的因素

3.

战国中后期,诸子百家在发展中不断进行借鉴、吸纳,彼此互补,思想逐渐走向统一,荀子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他主张隆礼重法,他的一个著名的学生是秦朝丞相李斯。这说明,荀子的学术思想(  )

A.吸纳了较多法家主张B.继承孔子和孟子思想C.合道家和儒家为一体D.由儒家已演变为法家

4.

对下图行政区体系的演变影响最大的是(  )

A.颁布 推恩令 B.推行郡县制C.分封同姓王D.创立中朝

5.

汉代桑弘羊提出 富国何须用本农 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 。这表明他主张(  )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放弃以农为本思想C.协调发展才能富国D.实行盐铁专卖政策

6.

318年,司马睿称帝,在接受百官朝贺时,他突然走下台阶,向王导说: 仲父,请同朕一同坐御床,接受群臣祝贺。 这反映了(  )

A.政权鼎立,皇权衰微B.士族势大,影响朝政C.奸臣当道,社会黑暗D.民主政治,君臣和谐

7.

据《宋书》记载:至于元嘉(南朝刘宋年号)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材料说明(  )

A.北方经济恢复发展B.刘宋王朝重农抑商C.江南经济得到发展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8.

孟郊在《登科后》中写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体现的古代选官制度是(  )

A.察举制度B.九品中正制度C.世卿世禄制度D.科举制度

9.

漫步在敦煌壁画之中,我们发现菩萨形象早期是男性,高鼻深目,留着小胡子,表情庄重;中期出现女性,体态婀娜多姿,仍然是高鼻深目;晚期变成身材丰腴、脸庞圆润的中原女子形象。据此可知(  )

A.唐代壁画艺术不断发展B.佛教逐渐本土化世俗化C.三教合一归儒趋势明显D.唐代社会审美观念变化

10.

魏晋以来,上流社会喜欢在世家旧族中选择儿媳。在宋代,富家之女成为人们选择儿媳的首要考量。宋代新儒学家哲学家蔡襄对此颇有抱怨 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而富家 榜(科考放榜)下捉婿,亦有缗钱,谓之 系捉钱 ”成风。这说明宋代(  )

A.门当户对的婚恋观已经成为历史B.追求财富已成为社会民众的首选C.商业和科举发展影响社会价值观D.恋爱婚姻自由之风渐渐发展普及

11.

宋代城市户口出现,当时城镇居民被称为 坊郭户:政府首次将坊郭户作为一种法定的户籍分类编定。这主要源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中央集权的加强C.门第观念的淡化D.贱民阶层的消失

12.

宋代农村小学冬季开学故称 冬学 。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据此可知,宋代冬学(  )

A.深受科举制的影响B.主要学习农业知识C.立足基本社会生活D.并非基础教育主流

13.

《元史·地理志》记载: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说明(  )

A.元朝之疆域比唐更加辽阔B.元朝统治下百姓赋役繁重C.元政府推行民族平等政策D.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

14.

下面两图反映不同原材料的纺织工艺技术,在我国最早出现的历史时期分别是(  )

A.母系氏族时期、宋元时期B.父系氏族时期、隋唐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宋元时期D.母系氏族时期、明清时期

15.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最早出现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翈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并安排不同角色同台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这表明元杂剧(  )

A.是宋元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适应了市井演唱的社会需求C.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顶峰D.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戏曲艺术

16.

郑和下西洋虽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未能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社会缺乏远洋航海需求B.示中国富强 导致财政难以为继C.为了防范 倭寇 明政府实行海禁D.明朝航海技术不能满足远洋需要

二、材料阅读

17.

观察下列三个时期我国行政区划分图。

图1


图2


图3

(1)判断三图分别所属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9分)
(2)图3时期,中央政府在开拓边疆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成就?请分析其影响。(9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

匈奴

鲜卑

前赵

北凉

后赵

前燕

后燕

南燕

南凉

西秦

(cong)

前秦

后凉

后秦

成汉

前凉

北燕

西凉

材料二
晋、南北朝三百年中……其大成就有四焉,而皆与民族之动荡移徙有关,故民族之移徙,实此时代中最大之事也。四者惟何?一 土庶等级之平夷。二 地方畛域(界限)之破除。三 山间异族之同化。四曰长江流域之开辟。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十六国的创建者及国号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 大成就 ,从原因、表现、影响三方面加以解析。(要求:层次清楚、书写清晰、表述成文)(10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摘编自《礼记》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诏曰: 朕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地方各级行政长官)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奏可。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四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分别指出以上材料所反映的选官制度盛行的朝代及选官标准。(8分)
(2)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有资格参选,将如何努力迎接挑战?(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