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15+4)【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24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尧到启时期的政治体制示意图。当时政治体制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禅让制:推举才德公天下

世袭制:相传、血缘家天下

A.禅让制存在明显弊端B.夏王朝的建立C.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D.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

下表为西周礼乐制度的相关规定。该表直接反映了(  )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32

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16

A.等级秩序的稳定B.儒家思想的传播C.宗法制度的确立D.君主专制的形成

3.

周代实行以宗法制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重 功绩 而轻视 祖荫 。如管仲被齐桓公立为相,拜仲父,是以才得拜,以功得贵。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分封宗法制彻底瓦解B.官僚政治制度的确立C.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D.社会转型趋势已出现

4.

有学者评述,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分裂时代,在这550年的历史长河,蕴含着巨大的变化。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原各国经历了大分裂与大融合的曲折进程,最终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这一时代是(  )

A.秦汉B.南北朝C.春秋战国D.五代十国

5.

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古代自秦始皇消灭东方各诸侯国的公元前221年起,就完成了统一。后来有研究者提出,中国的统一在春秋战国就已孕育,秦的统一主要是制度层面的统一,西汉建立后,才将统一逐渐推进到社会文化的深层,即价值观的统一。据此可知,关于中国古代统一的认识(  )

A.主流观点已经过时不再可信B.后期学者的研究更严谨和权威C.因标准不同而无法得出结论D.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6.

秦兼并巴蜀后(公元前316年),便以巴蜀地区为基地,将 等部落纳入其统治范围,进一步拓宽了与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西南地区的通道。秦国这一举措(  )

A.扩大了君主专制的权力B.开启了陕西与西南的交流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D.有利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7.

汉武帝下令取消郡国的铸币权,改由中央政府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钱,又把全国各地的私自铸造的货币全部运到京师进行销毁,规定非三官所铸造的钱币不得流通。这一举措(  )

A.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B.实现了货币在全国流通C.打击了土地兼并现象D.建立了完备的金融体系

8.

据下表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

资料

资料出处

西晋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晋书》

南朝“建康小人率多商贩,……市廛列肆,埒于二京长安、洛阳

《隋书》

刘宋时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A.江南城市经济得到发展B.南北经济差距扩大C.北民大量迁入南方地区D.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9.

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在关中等土地丰饶之地建造了黎阳仓、永丰仓、常平仓等大型粮仓。其中有的粮仓储粮能力可达三千多万斤,足够供八万人食用一年。隋代大量粮仓得以形成的重要前提是(  )

A.兵役徭役沉重B.农业恢复发展C.商品经济活跃D.粮食管控严格

10.

唐高祖李渊时期,曾经试行过 乡荐 府举 等制度,但最终未得到继承。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规定在全国推行 科举 。唐朝的这一变化(  )

A.意在废除恩荫授官制B.开创了新的选官制度C.缘于荐举制度的弊端D.使科举制度趋于完善

11.

两税法实行(780年)后,因为政府收钱作税, 粟帛日贱,钱益加重。……由是豪家大商,皆多积钱,以逐轻重 。“(贞元)二十年(804年),命市井交易,以绫罗绢布杂货与钱兼用。 据此可知,当时(  )

A.为贬抑钱值把实物作货币B.社会经济发展迅速C.商品经济遭到统治者限制D.重回以物易物时代

12.

北宋时期,士大夫往往胸怀 天下 ,以 天道 公议 为旗帜,积极参与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这体现出当时(  )

A.原始民主传统的复苏B.社会主流思想的骤变C.儒学复兴运动的气象D.封建依附关系的强化

13.

宋太祖曾留下 勒石三诫 (其中第二条为 不杀士大夫 ),新皇登基前须在碑前立誓。宋室南渡后,太学生陈东屡屡上书主战,并力劝宋高宗恢复自发组织力量抗金的原宰相官职,被下令处死,成为正史记载中宋代因言获罪致死的第一个文人。最有助于解释宋高宗不遵祖训的因素是(  )

A.民族政权的并立B.君权相权的失衡C.稳固君位的考量D.太学清议的悲剧

14.

元代,杨家将戏曲中宋辽敌对、宋辽斗争是主要矛盾,辽邦将领也凶狠残暴;明代起,杨家将戏曲中辽对宋的威胁逐渐被淡化,宋辽斗争戏份让位于忠奸斗争;清代,杨家将戏曲中还增加了辽汉通婚的内容,辽人形象也多有了血肉亲情。杨家将戏曲的嬗变折射出(  )

A.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质变B.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C.戏曲取材于历史事实才具生命力D.汉族和少数民族走向融合的过程

15.

《元史·地理志》云:元朝的版图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土,元朝中央政府依据地域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对边疆实行了前所未有的有效管理,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下列关于元代的边疆治理,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东北地区设行省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②在吐蕃地区设羁縻机构由理藩院专门负责
③在西域地区设都护府作为管理的军政机构
④在隶属于福建的澎湖设巡检司以经略台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从生产力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最大变化是由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牛耕的普遍应用使得统治者更加注重农业生产,铁制农具的使用也使得生产力大幅提升;同时,因为奴隶社会的没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为教育由原来的奴隶主贵族专门享有变为平民大众都可以参与,这种变化促进了文化发展的空前灿烂,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景象为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为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打下了最为丰富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基础,影响着后世几千年,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文明的骨架,因此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摘编自谭苏的《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二
古代中国的大一统理念和夏夷之辨思想,不仅体现在意识形态层面,而且是依靠一系列制度进行支撑的……秦统一六国后,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进入崭新时期, 春秋时代华夷杂处之局,逐渐消融,而成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之社会

——摘编自张健、万钰莹的《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机制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并分析其出现的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践行 大一统 的举措。(4分)

1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宋代与前代相比,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经济上,宋代对土地买卖几乎不作限制,土地 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田宅无定主 的趋势造成了 贫富无定势 的局面,有的 富贵之子孙不能保其地 ,如天台县(今属浙江省)有个姓宋的地主 家本富,后贫,鬻田于邻 。对此现象,宋人做过形象的概括: 富儿更替做 贫富久必易位

——整编自张邦炜《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

材料二

唐宋两代宰相的总人数及出身统计

朝代

宰相总人数

来源

继世为相

唐代

369

98个家族

一门十相者良多,如闻喜裴氏、赵郡李氏,均一

17相,崔氏一门达27相之多

宋代

134

126个家族

仅有吕、韩、史三大家族

——整编自张邦炜《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

材料三
元代文书驿传制度盛极一时,不论组织规模还是制度建设,都大大超过以往各代水平。据《元史》记载,元代在全国遍设水站、陆站、汉人站、蒙古站、海青站、海站等各类驿站。驿站设驿令、提领、驿丞、百户、脱脱禾孙等官,负责驿传的有专门的站户。驿站肩负双重任务,既是公文传递站,又是过路使者、官员招待所, 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 。元时的驿站,不仅在国内普遍设置,而且在国外东欧、亚洲西部等地也设了许多。凡是当时蒙军控制地区,都有驿站组织。据《世经大典》记载,元代驿站最多时达1万多处,在中国境内的驿站最少时也有1496处。各个驿站均备有豪华的房舍、住宿用品、良马,还有牛、骡、驴、羊、狗、车、轿等交通工具。水站则备有船只。元代的文书驿传制度对以后各代均具有很大影响,明清等朝公文投递的制度和方法,基本上沿袭元代而来。

——摘编自丁忱《元代文书驿传制度述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宋代社会 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 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元代文书驿传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文书驿传制度的作用。(10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王安石提出的变法,在他之前不是没人做过, 庆历新政 就进行过体制内的改革,不过宋仁宗和范仲淹是从政治改革即冗官入手。政治改革触及了当时官僚政治的利益,因此在利益集团的攻击下, 庆历新政 仅持续了一年零几个月便草草收场。当然,这次政治制度的修补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如限定了官员的准入人数。此后,王安石也向仁宗上过万言书,不过仁宗认为他 诡诈阴险 ;此后的英宗由于在位时间短,也没时间理会王安石的变法纲要。再后来,王安石等到了神宗这个被推到历史拐点上的皇帝,于是也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摘编自陈正婷《王安石变法的启示》

材料二
据《宋史·食货志》载,自熙宁二年(1069年)至熙宁九年(1076年),通过变法在全国发展生产而修建成的水田、民田、官田等合计36万多顷。青苗法的推行,减轻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募役法则增加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青苗法、募易法、市易法都是对财政的改革。这些变法的施行,使国库收入迅速增加,国库积蓄后来甚至达到可供朝廷内外20年用度的巨额。而且除钱币之外,还有大量的谷物。可以说,宋朝到此时才真正扭转了积贫的局面。

——摘编自晏建怀《司马光和苏轼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能够顺利展开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王安石变法的成效。(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因杂居相处、互相通婚等原因,社会和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差异性缩小,共同性增多,最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个民族。民族融合是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进步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华民族是各民族血缘和基因的融合体,汉族有少数民族的血缘和基因,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的血缘和基因,各少数民族间血缘和基因也相互渗透。

——摘编自何星亮《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和类型》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