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60

一、选择题

1.

考古研究证明我国已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从下表所列我国境内远古人类考古发掘的部分史实中可得出他们都(  )

出土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陕西省蓝田县

北京周口店

距今时间

170万年

距今约160万年

距今约70—20万年

考古发现

古人类两颗门齿化石、打制的粗糙石器

完整的头骨化石、打制尖状器、欧砸器等

40多个直立人化石、10万件打制石器、大量动物化石及碳屑

A.能够制造工具B.属于晚期智人C.会使用天然火D.过上定居生活

2.

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制作彩陶。其施彩的陶器有盆、钵、瓶、罐等。图案包括鱼、鸟、花、太阳、星辰和几何纹样等。下面这些陶器的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可以共同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
202411301048223978

A.会农业种植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C.会制作陶器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3.

在太原盆地流传着大禹治水、台骀治水两种远古传说。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在太原西山的王封镇、卧龙村、天龙山等处,发现了海百合类、珊瑚等化石,这证明远古时期的太原盆地可能是汪洋大泽或浅湖地带。这说明远古传说(  )

A.反射出早期国家的社会特征B.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C.印证了农耕文明的发展状况D.与真实的历史完全一致

4.

妇好墓位于今河南安阳的商朝墓葬。墓葬中出土了近200件刻有铭文的青铜器,有 妇好 铭文的就有109件,其中的两件大铜钺最为引人注目,一件以龙纹为饰,一件以虎纹为饰,据考证,铜钺在商代是王权和军权的象征。而甲骨文资料中关于 妇好 的记载有: 辛巳这天来贞卜,给妇好三千战车,征集一万人用来征伐羌人 。两相印证,可以说明(  )

A.商朝手工业很发达B.妇好是拥有军事权力的大将军C.商朝等级差距明显D.妇好墓陪葬品丰富占地面积大

5.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等次)”该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6.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读书分享活动,下面是他们列出的阅读提纲,据此判断他们分享的主题是(  )

主题:______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禅让到传子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玄鸟生商、成汤灭夏

盘庚迁殷、武丁中兴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武王伐纣、周公东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A.奴隶制王朝的兴衰更替B.动荡变化的春秋时期C.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发展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7.

下列是春秋时期某位国君的大事年表,据此推断这位国君是(  )

公元前685

继任国君,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

公元前663

率军大破山戎,解燕国之危

公元前651

在葵丘会盟诸侯,确立中原霸主地位,是为春秋第一霸主

A.晋文公B.齐桓公C.秦穆公D.楚庄王

8.

周礼规定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使用七鼎六簋。新郑(春秋时期郑国的都城)的一座容藏中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见下图),说明郑国国君当时使用了九鼎八簋。这种僭越礼制的行为反映了(  )
202411301048223978

A.青铜器物种类丰富B.王室衰微诸侯崛起C.诸侯争霸战乱不断D.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9.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成语来源与史实对应关系相符的是(  )

A.阵前倒戈——夏朝灭亡B.问鼎中原——桂陵之战C.纸上谈兵——长平之战D.破釜沉舟——垓下之战

10.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下面是小华同学搜集的十二生肖的甲骨文字样,据此判断,这是汉字中的(  )
202411301048223978

A.象形字B.会意字C.形声字D.指事字

11.

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交好齐国、楚国,攻下韩国、魏国;后从两侧包抄,灭亡赵国、燕国;统一北方之后攻打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消灭齐国,统一天下。这段话叙述了秦统一中国的(  )

A.原因B.过程C.结果D.影响

12.

子路问, 闻斯行诸 (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可以。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

A.学而不厌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不耻下问

13.

该典籍是我国现存最全面的总结秦汉以前医学成就的医学著作,它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成为以后中医理论的基本法则。该典籍是(  )

A.《周易》B.《春秋》C.《战国策》D.《黄帝内经》

14.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 天问一号 ,其灵感来源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 天问 象征着一种薪火不息的精神传承,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下列诗句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C.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5.

下面是七年级(一)班同学准备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表演的历史剧剧本片段,据此判断该剧本中的主人公A、B分别是 (  )

旁白: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调九百多个农民去戍守渔阳,走到大泽乡时,突然天下大雨,无法前行。

主人公A:今天降大雨,道路堵塞,而朝廷给我们的时间已过了一大半。

主人公B:这里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怎么也赶不上期限了。

主人公A:难道我们去白白的送死吗?

主人公B:那怎么行!

主人公A:百姓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不如起来造反,搏一搏也是好的。

A.大禹与启B.商鞅与秦孝公C.陈胜与吴广D.刘邦与项羽

二、综合题

16.

文明探源·曙光升起。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项目名称】探源文明曙光传承中华文脉
【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与宣讲活动、解读不同类型史料蕴含的历史信息。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丰富内涵。
【项目任务】
任务一 一组同学以远古印记文化遗存为主题,整理了如下考古发现准备进行图片展。
202411301048223978
(1)请将上述考古文物的序号按主题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表格中,并简述该文物对应的理由。

主题

序号

理由

揭秘纺织工艺

陶纺轮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解锁农耕工具

探索音乐源起

回游人工技培

任务二 二组同学以千年古城文明探源为主题,为布展活动制作了如下说明卡。
卡片一:良渚古城

考古地点:浙江余杭县距今时间:约5300—4300

考古发现:

古城有内城、外城,有大规模水利设施;

城内发现了随葬多件玉器的豪华大墓;出土玉器有玉铖、玉赊等,且墓葬有明显的贫富等级;

古城普遍发现神徽、乌纹、龙首形纹。

卡片二:陶寺古城

考古地点:山西襄汾县距今时间:约4300—4000

考古发现:

古城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

天文台和祭天遗址;有大小不等的仓储区;

大墓随葬玉铖、玉赊、彩绘蟠龙纹陶盘等成套礼乐器,外图很多小型墓没有随葬品。

(2)对比卡片中两个古城考古发现的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可以证实______的出现。
结论:综上所述,可得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什么特征?

17.

发明创造·蕴含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部分谚语

惊蛰一到快下肥料。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处暑不带耙误了来年夏。

小雪地不冻大雷还能耕。

立春咬春、春分立蛋。谷而斗茶、立冬食蔗。

冬至饺子、夏至面。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冬至煮汤圆、清明扫墓。

(1)根据材料一,简述古代劳动人民制定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国宝档案·38.5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口圆体方,通体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表面有饕餮纹、蚕纹、蕉叶纹等图案。

·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主要成分包括铜、锡和铅等金属。器身布满油亮的黑色,是由于合金中含锡量较高所致。

(2)根据材料二、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三个角度分别解读 何尊
材料三 宗庙之牺(指牛),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书》

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金属)以铸锄、夷、斤、 (夷、斤、厮都是古代的锄类工具),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 天府 也。

——《华阳国志·蜀志》

(3)材料三分别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领域的哪些发明创造?简述它们所起的历史作用。

18.

社会变革·转型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小张同学在 探究山西·晋国兴衰 活动中整理的重大史事

时间

史事

公元前632

晋、楚城濮之战,晋国取胜

公元前569

为了消除边患,晋国大臣魏绛提出和戎主张,晋国与周边戎狄订立盟约

公元前546

14个诸侯国代表召开弭兵大会达成停战协议,晋、楚并列为霸主

公元前403

周天子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

材料二 战国时代,是一个 列强争于力气 务在强兵并敌 的时代,集权能力的强弱,实在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国家集权能力,实际上是在列强竞争形势下各国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集权能力强,行政效率高,存活概率就大;反之,被吞并的概率就大。

——摘自于凯著《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战国》

材料三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变动时期,百家争鸣便是历史变动在认识上的表现。思想家们都设计了自己的理想国。儒家的理想国,君爱民,民尊君,道德是这个世界的灵魂;道家的理想国,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墨家的理想国是人与人 兼相爱 交相利 ;法家的理想国是一断于法。百家在各个认识领域自由驰骋,产生出众多灿烂的认识成果,为统治者进行政策选择提供了多种方案。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简述①②处两个史事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并列举秦国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两例措施。
(3)根据材料三,任选一家学派写出其思想主张,并简述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4)综上所述,概括推动社会变革与转型的重要因素。

19.

国家治理·民族认同。秦朝统一中国后,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举措·见证国家治理】
(1)根据下面示意图,分别简述秦统一全国后实行的各项举措对国家发展所起的作用。
202411301048223978
【疆域·再现国家统一】
(2)根据下面《秦朝形势图》,在右边方位示意图空白处填写秦的疆域四至。
202411301048223978
【观点·增强国家认同】
(3)综上所述,结合下面材料,简述秦朝建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秦代从制度和文化上彻底改变了春秋战国以来诸国纷争带来的文化分裂趋势,使得大一统的观念重新深入人心,并依托整个国家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在秦代以后,社会各个阶层均对中央保持着极强的向心力。这正是古代中国数经乱世而未分裂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以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

——摘自《学习时报》黄海《始皇帝与中国的统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