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海南省文昌市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海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3 浏览数:14

一、选择题

1.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近代使得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虎门条约》D.《辛丑条约)

2.

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指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后者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是后人的研究成果。以下可以作为研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一手史料的是(  )

A.《百家讲坛》相关讲述B.圆明园大水法遗址C.现代专著《火烧圆明园》D.电影《圆明园劫难》

3.

下表是太平天国运动部分重大事件,该表内容共同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时间

重大事件

1851

洪秀全称天王

1853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

1856

天京事变,领导集团公开分裂

A.利用宗教发动人民群众B.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C.革命纲领带有空想色彩D.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 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下图是两次侵华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202412020950513627

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B.沿海和内地同时开放C.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D.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6.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 中国人认真地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体现这种 社会思潮 的主张是(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7.

2024年是民族英雄邓世昌逝世130周年纪念,以下悼词最为适合的是(  )

A.七旬老将,启用抗法,克镇南,复谅山,摧强敌,扬国光B.晓畅兵事,谋勇兼优,孤城守平壤,壮志彰华夏
C.阖船俱没,义不独生;奋掷自沉,忠勇性成;一时称叹,殊功奇烈D.联军之占津、海也,长驱而入,唯将军阻之

8.

《马关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 我们在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讲救亡 。材料反映出《马关条约》的签订(  )

A.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B.拉开了改革图强的序幕C.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9.

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 现代化运动 这场 接力 中,第一个 接棒 跑其 第二段 短跑健将 (如下图)其中 第二段 短跑的鲜明特点是(  )

A.谋求技术创新B.谋求教育创新C.谋求制度创新D.谋求思想观念创新

10.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不甘做亡国奴的台湾人民和部分留台清军,对日本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B.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C.进驻东交民巷的外国军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11.

清廷不再仅仅臣服于一两个对手,而是同时向11国低头。除正约之外,条约还有19个附件。 条约 签订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2.

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等文章。这反映出《民报》作者群体(  )

A.倾向改良B.主张革命C.拥护君主立宪D.赞成君主专制

13.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时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自序于上海。 孙文评论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B.宣统帝退位C.袁世凯称帝D.军阀割据纷争

14.

辛亥革命后,随着人们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更多的人对国事政事发生了兴趣,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出现了关心政治,追求民主、平等的社会心态。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B.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C.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15.

针对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下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主张。他们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积弊是 (  )
202410021750409515 202410021750409515 202410021750409515 202410021750409515

蔡元培                   胡适                   鲁迅                 陈独秀

A.重农、抑商B.闭关、 自大C.割据、 混战D.专制、 愚昧

16.

胡适创作的现代诗《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思想B.抨击旧道德C.主张男女平等D.倡导白话文

17.

习总书记曾这样寄语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919年就是这样的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一个时代 指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18.

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烈欢呼 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这些文章写作的国际背景是(  )

A.第一国际的成立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9.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是发展方向,是奋进明灯,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红船精神的发祥地应是(  )

A.南京、广州B.北京、上海C.上海、嘉兴D.武汉、广州

20.

图中的历史事件反映了近代前期(  )

A.中外民族矛盾难以调和B.中国军民勇于维护国家主权C.清政府敢于御侮国门外D.列强分裂中国的图谋被粉碎

二、材料题

21.

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 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约而同地与 广东 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A
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馆


B
万木草堂康有为创办


C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D
黄埔军校旧址大门

材料二 见下表。

地点

名人故居

广州番禺

邓世昌故居

江门新会

梁启超故居

东莞虎门

蒋光鼐故居

惠州惠阳

叶挺故居

梅州蕉岭

谢晋元故居

材料三 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隶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最早,齐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之最。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两处历史遗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选取一位历史名人并为其撰写简介。列举两种了解和认识历史名人的途径。(从名人姓名、籍贯、主要事迹、影响地位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示例: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京张铁路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中国近代铁路之父。
(3)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得出 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 这一结论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保护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的意义。

22.

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
材料一 《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了加强对中国的掠夺和控制,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建筑铁路,开掘矿藏,兴办工厂,设立租界,经营航运业,牢牢地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清政府大量出卖国家的权益,以换取外国列强的支持,压制民众的爱国行动,维护它的统治。民众对清政府的失望、不满和愤怒越来越强烈。民族工商业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近代知识分子群的形成,新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相应地产生出来。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材料三 ……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辛亥革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叶圣陶此则日记记于哪年?其中 万恶之政府 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就。
(4)你能从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结果中得出什么启示?

三、综合题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人经历了难以承受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心理落差。
(1)依据材料一,指出导致1919年这场 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 发生的直接原因。(2分)
材料二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 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说它是 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3分)
材料三
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哪些?(6分)
(4)综上所述,简述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