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东北三省精准教学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黑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308

一、单选题

1.

据学者统计,《诗经》中共涉及 字102次, 字273次, 字169次, 字43次, 字22次, 字70次。这说明《诗经》(  )

A.对宗教和神灵持怀疑态度B.关注民生与人的地位C.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D.侧重于社会教化功能

2.

汉武帝时,严厉限制私人铸铁,同时鼓励各郡县冶铁。凡郡县有铁者,置铁官,郡县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每一铁官管辖一个到几个大作业点,每个作业点,设置督员,谓之 ;吏下有工头,谓之 ;卒下是工人,谓之 。据此可知,铁官的设置(  )
①促进了技术传播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 ③推动了商业发展 ④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下表中的史料记载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初人口流动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

《晋书·武帝纪》

太康元年公元280,晋武帝将孙氏大将战亡之家徙于寿阳,将吏渡江复免除赋税十年,百姓及百工复二十年

《华阳国志·大同志》

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后主既东迁,内移蜀大臣宗预、廖化及诸葛显等并三万家于东及关中

《陈书·世祖九王列传》

宗室王侯在都者百余人……因从后主入关……隋文帝并配于陇右及河西诸州,各给田业以处之。

A.江南得到开发B.北方战乱C.民族交流交融D.政权更迭

4.

蒙古早期的宫廷音乐风格简朴,成吉思汗时把西夏旧乐引人宫廷,蒙哥汗时逐渐采用一部分中原音乐。元世祖以后,宋朝的雅乐在祭祀中被采用,宴乐则是汉、党项等多个民族的乐队同陈并奏,逐步形成了恢宏、灿烂且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军事征服导致文化趋同B.双向交流促进音乐创新C.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发展D.宗教信仰影响贵族审美

5.

明代《大诰续编·再明游食》中规定:凡 逸夫 游食 之人,不在士、农、工、商四业中择业者,四邻、里甲有义务将其送官,若是其人日后危害乡里,案发后四邻、里甲与之同罪。这一规定意在(  )

A.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B.降低社会治安的维系成本C.提升民间自我治理水平D.纠正不事劳作的社会风气

6.

1861年,牛庄(营口)开埠后,许多商船因牛庄港繁忙或为避税而改在他处装卸货物, 锦州、抚顺、貔子窝和大孤山等一些港口经常有当地的船只造访……这些港口的本土贸易额几乎等同于牛庄 。这说明牛庄(  )

A.成为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工具B.发展为东北地区的贸易枢纽C.因经济腹地广阔获得快速发展D.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7.

辛亥革命以前,梁启超等知识分子追求建立新式国家,把为国服务视为国民的公德之一。但是到1915年后,陈独秀等人逐渐认为 国家也不过是一种骗人的偶像 ,很多知识青年趋向无政府主义。这种转变主要源于(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北洋军阀相互混战C.列强侵华日益加深D.民主共和遭到践踏

8.

下图为中国1922—1934年几种机制棉布进口税率变化情况。由此可知,进口税率的调整(  )

A.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B.使国产棉布占领全国市场C.实现真正意义的关税自主D.改变了进出口的商品结构

9.

下图是1948年2月15日《东北画报》刊载的年画作品。据此分析,该作品的创作主题是(  )

A.边区政府治理下民生得到改善B.辽沈战役中群众积极参军C.土地改革后农民踊跃支援前线D.东北的社会生产逐步恢复

10.

1964年至1980年,西部地区的机械工业初步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基地;在西北地区则建成了汉中、天水、银川、西宁等工业城市,在汽车、重型机器、仪表、机床、农机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这有助于(  )

A.东西部之间的物资流通B.科研与技术人才的储备C.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D.区域经济布局相对平衡

11.

曾担任古埃及法老塞梯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维西尔帕赛尔在其自传铭文称:他是 决定谁是正义之人 作为胜利的国王的宝库管理人员 管理两土地的税收 宫廷第一助手 国王全部大工匠监管者中的监管者,阿蒙神节日的主持者,城市监管者 。据此可知,这一官职的设置意在(  )

A.宣传君权神授B.建立官僚体系C.维护贵族利益D.强化专制王权

12.

1469年,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王国的伊莎贝拉一世与阿拉贡王国的斐迪南二世成婚,两者构成良好的政治伙伴关系。他们从教皇那里得到任命西班牙主教的权力,如主教西斯内罗斯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国的首要大臣,贯彻净化教会、遏制贵族统治以及博取城市支持等政策。这些事件(  )

A.奠定了民族国家的基础B.结束分裂的政治局面C.将教会置于世俗权力下D.逐步地扩大王室领地

13.

下表是1868年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读者职业分布比例统计表。据此可知,波士顿图书馆(  )

职业

制造业

店主

商人

专业人员

政府官员

工人

无业妇女

其他

比例

15%

2%

19%

11%

1%

2%

37%

13%

A.成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B.社会服务功能突出C.迎合了社会上层的需要D.文化保存成绩显著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根廷的小麦输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的铁、钨、面粉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埃及被动员参加所谓劳动团和骆驼团的人数高达150万人。这段材料强调的是(  )

A.协约国获得胜利的必然性B.战争对亚非拉的建设性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性D.列强殖民统治的残酷性

15.

塞内加尔首任总统桑戈尔年轻时是非洲著名诗人,他在诗作中用 蓝色金属的眼睛 冰冻的微笑 符号和计算的时代 等意象代指西方文明,用 达姆鼓(非洲本土乐器)的血液 黑女人 等来象征非洲。这些意象(  )

A.揭示了两种文明的本质差异B.突出了对非洲传统文化的保护C.体现出对国家工业化的期待D.意在强调民族认同与文化复兴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联盟通过苏格拉底项目和达·芬奇项目等,实施欧洲跨文化教育、欧洲整合教育、语言教育,欧洲意识的教育内容也逐渐纳入成员国的学校课程之中。这些举措旨在(  )

A.增进欧盟社会凝聚力B.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C.提高欧盟国际竞争力D.深化欧洲一体化进程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摘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

材料二
据学者统计,清代每省平均有书院229.736所,大大高于明代的103.263所。顺治时,下诏 帝王敷治,教化为先 ,各级官学迅速恢复,中央设国子监,分六堂教习,地方除了府、州、县学之外,还设有社学、义学等。康熙御书 学达性天 匾额,并将十三经、二十一史、经书讲义等赐予岳麓书院,据不完全统计,仅康熙年间赐额书院就有23所。雍正十一年发布了创建省城书院的上谕,各地总督、巡抚或新建,或扩建了23所省会书院,其成为风范一省的文化、学术、教育中心。同时,家族书院、乡村书院不断涌现。清代书院注重通过教授 有本之学 ——道学,使生徒的道德和学问都能显著提高的同时,进行应试教育。如漳南书院就规定学生需 习礼、歌诗、学书计、举石、超距、击拳,率以肄三为程,讨论兵农,辨商今古 。书院不仅通过考课为生徒提供奖励,而且还为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生徒提供一定数量的经费。

——摘编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书院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书院发展的影响。(6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日本在沦陷区全面禁用法币。这导致大后方的商人不敢在沦陷区购货运往大后方,以避免亏本;但若从大后方输出物资,则可获得丰厚的利润。有不少奸商和国民党军官不仅将土产输出,而且将之前从沦陷区抢购来的生活必需品和物资,又重新运回到沦陷区。

——摘编自李珊珊《浅析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日货币战》

材料二
1940年以后,国统区进入通货膨胀的虚假繁荣阶段。1940年5月法币发行额为56亿元,1942年2月为168亿元。1942年初重庆物价指数还未超过30,1945年8月则已是战前的1795倍了。重庆市面上却依然 日益繁嚣,饭庄、酒肆、咖啡厅、俱乐部,到处车马盈门,灯红酒绿

——摘编自董廷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通货膨胀》

材料三
1942年1月,中央要求各根据地建立独立的与统一的金融制度,财政上应努力发展私人经济特别是农业,以其税收收入来解决财政问题,不要依靠发行钞票为主要来源。同时要求各根据地以剩余生产品换进缺少的或不足的必需品。在与敌占区贸易时, 可使边币与伪币暗中联系,采取以货易货办法进行之,完全不用法币是没有问题的

——摘编自王明前《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货币斗争研究》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抗战相持阶段国共两党所推行的货币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共同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相持阶段国共两党所推行货币政策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各自影响。(8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巴黎公社首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实践史事件,它的爆发既有客观历史条件,也有工人阶级的主体能动性因素;既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武装工人阶级头脑的必然结果;既有工人阶级的英勇斗争和历史性创造,也有资产阶级和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和暴行。
马克思、恩格斯从一开始就把巴黎公社运动纳入理论研究的范围当中,把它作为思想探索的原始素材、经验基础和研究客体,使之从社会实践不断向理论成果跃升,从而它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思想史事件。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发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法兰西内战》,进一步发展了关于革命、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等方面的思想,阐述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经济社会变革、无产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等问题。

——摘编自金民卿《巴黎公社运动的思想史价值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运动作为社会实践史事件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黎公社运动的思想史价值。(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①全国科学大会系列邮票——《科学的春天》;1978年发行

②《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一亿吨》纪念邮票;1997年发行

③香港回归祖国系列邮票——《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发行

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系列邮票——《蛇口工业区》;2000年发行

⑤《长江三峡工程·发电》特种邮票;2003年发行

⑥《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2006年发行

⑦《中国探月首飞成功纪念》邮票;2007年发行

⑧《奥运会从北京到伦敦》纪念邮票——《国家体育场》;2008年发行

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2017年发行

——据李亚静《小邮票大中国》整理

邮票承载着国家文明发展的记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任选其中几枚邮票,自拟专题题目,并阐明理由。(要求:写明所选邮票序号,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