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东省聊城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03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期统治者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会严格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一做法旨在(  )

A.加强教化民众B.完善祭祀程序C.限制贵族特权D.维护统治秩序

2.

如图是某一历史学者根据岳麓书院藏秦简、里耶秦简等梳理出的秦代司法模式图。据此可知,秦代(  )

A.礼法结合隆礼重法B.司法审判程序严谨C.重视证据无罪推定D.依法治国维护正义

3.

录囚制度创建于汉武帝时期,是指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罪囚的复核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案件的一项制度。汉代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加强君主专制B.强化地方监察C.保障平民权益D.维护社会安定

4.

西魏宇文泰实行 赐复胡姓 政策,军官皆恢复或赐予鲜卑姓氏,又经常赐功臣以名字,所赐名都是汉字雅名。还颁布由汉族士人苏绰制定的 六条诏书 ,要求各族官吏对照执行。此外,宇文泰还模仿《周礼》建立六官体制,发布文告模仿《尚书》文体。上述措施(  )

A.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B.巩固了国家政权的统一C.保证了西魏政权的稳定D.导致了门阀士族的兴起

5.

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两税钱物有2/3至4/5输送给节度使和本州用度。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这一做法(  )

A.减轻了农民的人身控制B.缓解了中央和地方矛盾C.推动了藩镇割据的延续D.保障了财政收支的平衡

6.

南宋绍兴丁丑科殿试,宋高宗问以 尊祖宗家法、守先王成宪,革当世弊政 之道。考生王十朋奉劝高宗 欲行祖宗之法,欲奸弊之尽革,不可不法《春秋》以揽权 ,深得皇帝欢心,定为第一。这反映出当时(  )

A.政治变革的风气浓厚B.深受程朱理学思想影响C.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D.权力制衡机制日益完善

7.

如表是某学者根据明朝初期徽州地区地契的使用情况制作的表格。据此可知,该地区(  )

年代

契约数

契约内容分类

使用通货分类

卖田

卖地

卖山

其他

宝钞

谷物

绢布

洪武

49

12

17

20

1

37

6

5

正统

54

19

14

17

3

35

7

12

成化

90

8

37

42

3

90

A.土地商品化流转速度加快B.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弛C.对外贸易推动了经济变革D.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加强

8.

明朝统治者重视黄册的编制,规定十年一大造,黄册内容必须详列本户十年内人口、财产的变化等情况。清初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清代(  )

A.中央集权的削弱B.赋税制度的变革C.商品经济的发展D.财政支出的减少

9.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内容包括停止白银支付,实行白银国有,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作为国家法定货币,行使完粮纳税和日常交易功能,对私藏偷漏白银者以危害民国罪进行惩治等。这一举措(  )

A.推动了国民政府的全国统一B.解决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C.奠定了全面抗战的物质基础D.做好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准备

10.

在近代,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探索民主革命政权的组织形式。下列政权建立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苏维埃政府B.陕甘宁边区政府C.行政区人民政府D.中央人民政府

11.

如表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时间

外交成果

195312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4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4

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641

中法建交

A.开创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展现了灵活务实的外交姿态C.营造了良好的睦邻友好关系D.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2.

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管家管理庄园事务。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西方国家(  )

A.社区是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B.以教会为中心进行基层治理C.基层自治是其治理主要特点D.城市治理以强化王权为中心

13.

英国文官制度建立之初,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逐渐废除了 通才 的考核标准,更贴近于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B.管理理念的发展变化C.混合经济的不断完善D.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14.

如表为发生于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某些重大事件。它表明(  )

30年代开始,议会执法机关和多种民间组织对包括犯罪、健康状况不佳和贫困等普遍问题展开一系列广泛的调查

1833年,议会颁布《工厂法》,限制妇女和儿童在工厂中的工作时间,限制童工和女工的使用

1848年,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条例》,改善污水处理系统,净化生活用水

A.经济发展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B.通过立法解决社会问题成为共识C.工业革命有建设和破坏双重功效D.关注民众福祉成为政府工作核心

15.

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国官方暂停履行按照官价向外国官方持有的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1976年签订的 牙买加协议 规定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推行黄金非货币化。美国这一做法意在(  )

A.推动国际经济发展B.巩固美元霸权地位C.稳定国际金融秩序D.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二、开放性试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口变化与国家治理

材料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图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提取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1西汉形势图

2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

3元朝疆域图

材料二
以行政区划而言,元朝统一后,边疆和内地在管理上存在差异,但又有相通之处。内地设立州县,云南也实行州县制,但普遍用土官任职;藏族地区未采取行省制度,而由中央宣政院直辖,有实在的行政管理,包括设官命职、开辟道路、建立驿站、清查户籍等等。汉、唐等前代中原王朝尽管一度也拥有广袤的版图,但是这样的版图维持时间并不长久,控制手段的不足和外患的存在加剧了边疆离心倾向。而元朝未发生过某一地区脱离统治的情形,它稳定统治了中原和边疆一百多年,始终保持辽阔的版图。

——摘编自张帆《元朝的多民族统一与国家认同》

材料三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 小中国 ,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 大中国

——张帆《元朝开启大中国时代》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四、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时代的记忆·一幅宣传画

图3 《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1952年)

提取材料信息,以“《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赏析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五、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学者关于国际法的论述

学者

论述

德国国际法学者李斯特

分为六个阶段:第一、古代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第二、1648年至1815年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第三、1815年至1856年巴黎会议;第四、1856年至1878年克里米亚战争;第五、1878年至1900年海牙和会;第六,1900年至今。

奥地利国际法学者菲德罗斯

分为九个部分:西亚近东;地中海地区;欧洲的基督教国际社会;阿拉伯哈里发、伊斯兰国际社会和土耳其帝国;欧洲的列国体制和古典国际法;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后的国际法;印度的列国体制;东亚中国和日本;世界的列国体制和普遍国际法。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泽伟

分为四个时期:国际法萌芽期远古至1648;近代国际法(16481914;现代国际法(19141945;当代国际法(1945年至今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学者关于国际法的基本观点。
(2)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国学者关于国际法的基本观点加以说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