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633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红山文化出土的积石石棺墓。这类墓根据其形制,可以分成三个类型:甲级,石棺砌筑规整;乙级,石棺砌筑简单,不规整;丙级,有简陋的石棺,里面只有一些零星骨骼。这可以说明红山文化(  )

红山文化出土墓葬示意图

A.具备早期国家形态B.形成系统墓葬礼仪C.已经出现等级差别D.存在区域文化特色

2.

东汉刘秀废除了汉武帝时期刺史定期巡察所辖郡国的 行部 制度,在监察区内为刺史设置固定的办事地点和属官,长驻地方。皇帝还经常绕过地方官吏,依靠刺史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后来刺史倚重皇帝的信任,权力逐渐坐大,对地方事务生杀予夺。这(  )

A.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强化对基层组织的控制D.反映了刺史以轻制重

3.

《三国志》记载,王昶以讨诸葛诞功, 迁司空(丞相),持节,都督如故 ,就是说继续留镇荆州。邓艾、钟会因伐蜀有功,分别被拜为太尉和司徒(御史大夫),但二人均继续留镇蜀地。据此可知,当时(  )

A.地方权力不断扩大B.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C.君主权力受到制约D.三公日益与权力中枢分离

4.

唐前期客户意为逃离原籍的浮寄户,暂时停留者称 权时寄住户 ,长期停留者称为 寄住户 ,于当地购买土地者称 寄庄户 等。宋代则以无土佣耕者谓之客户。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赋税制度的变革B.土地兼并的加剧C.人身控制的加强D.户籍管理的简化

5.

《辽史·后妃传》总序记载: 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 2015年,在内蒙古发掘出两座大型辽代贵族墓葬,其保存完整的墓志记载: 惟国家千龄,启运二姓,辨族系,尊耶律汉室之宗刘氏也。 这说明(  )

A.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B.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加可靠C.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D.辽朝实行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

6.

明代,广东新会人陈献章从 天地我立,万化我出 的本心论出发,提倡 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个端倪来 ,反对外向求道,认为 学劳攘,则无由见道,故观书博识,不如静坐 。下列观点与该主张最接近的是(  )

A.知行合一B.心外无理C.知先行后D.格物致知

7.

洪仁玕批评 拘拘不与人交接 浅量者之所为 ,主张 宜先许其通商 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但 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 不得毁谤国法 。这反映出洪仁玕主张(  )

A.引入西方先进的技术B.维护主权与对外开放并重C.废除朝贡体制的模式D.对外开放以发展贸易为主

8.

由下表可知(  )

民国初期中国创设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民族工矿企业统计

时间

新设企业

资本额

年均新设企业

年均资本额

19121913

16.4

2396.9

8.2

1198.5

19141918

539

11934

107.8

2386.8

19191922

673

21235.3

168.25

5308.8

19231927

608

10322.7

121.6

2064.5

A.民族资本主义由盛转衰B.民族工业深受国际局势影响C.近代企业在曲折中发展D.西方列强经济侵略日益减少

9.

1928年中共六大确定的土地政策中,仍主张土地公有,农民只有使用权。1930年,中共湘鄂西特委制定的《土地问题决议案大纲》明确规定: 土地国有,此时只是宣传口号,而不是实行口号,所以,土地不禁止买卖。 这一变化(  )

A.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加速了土地改革的发展C.利于工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D.反映了土地革命的倒退

10.

建国初期,国家财政收入难以按计划完成,1950年2月税收只完成60%。更为严重的是收支脱节,收入大部由地方掌握,而500万军队的开支要由中央支付。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政府(  )

A.实行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管理B.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
C.进行 银元之战 米棉之战 D.推动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发展

11.

1983年底,杭州市农村社队企业收入结构为:工业企业总收入12.1亿元,占整个社队企业收入的84%;建筑业1.3亿元,占9.1%;农业企业2045万元,占1.8%。96个公社(乡)社队企业总收入或总产值达500万元以上,占公社总数的25.3%,其中有38个公社(乡)突破了1000万元。由此可见、(  )

A.改革开放激发农村经济活力B.农民生活水平超过城市居民C.私营经济推动乡镇企业发展D.现代企业制在杭州落地生根

12.

诺曼征服后,王廷以国王私家内府为核心,兼王国行政中枢,每年只召开3次会议处理军政要务,并保持着四处巡游的习惯。1100年,亨利一世即位后,打破旧制,不断举行 额外 的王廷会议,这些会议多在伦敦举行,由此减少了王廷巡游的次数。亨利一世此举(  )

A.使王权得到强化B.形成了等级君主制C.易导致分裂割据D.瓦解了封君封臣制

13.

下表反映出,当时法国史学(  )

16—17世纪法国史学代表作

作品

主旨

《法兰克人的起源和事业纪要》

表现出强烈的法国文化自豪感

《伟大的法兰西君主国》

把路易十二当成法国伟大的君主加以崇拜

《法国史》

歌颂法兰西的伟大,表现法兰西的独特性和本土性

《我们时代的历史》

叙述16世纪法国的政治和宗教,对教廷予以批判

A.提倡开明君主制B.呈现出民族化特征C.批判教会的特权D.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14.

1861年,苏格兰四个主要城市的粗死亡率为28.1‰,其他城镇只有23.4‰,农村地区只有17.9‰,凯思内斯郡、奥克尼郡和设得兰群岛则只有15.5‰。上述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经济的发展B.城市人口的膨胀C.城市环境的恶化D.工厂制度的建立

15.

下图为1904年在《小丑》杂志发表的漫画《雨伞需要修补》,漫画描绘了 三国同盟 的形象,其中意大利人指着损坏的伞顶,警告同伴们: 雨伞需要修补。 下列史实与漫画主旨直接呼应的是(  )

A.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B.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C.意大利退出国际联盟D.德国速决战的迅速破产

16.

1985年,87%的美国公众表示他们对日本的态度总体上是友好的;至1993年,只有50%的美国人表示喜欢日本。1985年,73%的日本人认为日美关系是友好的;至1993年,64%的人认为日美关系是不友好的。上述变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美国遭遇经济 滞涨 B.西方阵营的瓦解C.日本成为 政治大国 D.国际格局的巨变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会一览表(部分)

时间

举办单位

地点

运动会名称

1937.8.1

边区政府

延安

抗战动员运动会

1937.9.18

绥德警备区

绥德

九一八青年运动会

1938.5.1

庆环分区

曲子镇

五一文体运动会

1939.5.6

边区青联

延安

首届青年运动会

1939.6.1

抗大

延安

抗大成立三周年运动会

1940.5.30

庆环分区

曲子镇

五卅学生总检阅运动会

1940.10.12

延安市俱乐部

延安

双十节棋类比赛

1941.5.4

边区

延安

五四运动会和赛马会

1941.9.1

青年救国会

延安

国际青年运动会

1942.5

体育会与军人俱乐部

延安

男子篮球赛

1943.12

留直俱乐部

延安

军事运动会

材料二
1942年1月,朱德、吴玉章等领导人倡议成立了 延安新体育学会 ,并应邀参加了成立大会。吴玉章在讲话中指出: 不仅要学习苏联人民讲究体育的风气,而且要学习敌人的武士道作风和德国人民的尚武精神,视体育为改造现代文弱国民之基础,除弃东亚病夫的侮辱。提议定 五四 为体育节,展览各种体育照片,举行各种运动比赛及列队游行等活动。

——摘编自黄正林《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

材料三
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国参照苏联制定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规定了不同年龄人的锻炼标准,推动了群众性体育锻炼向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方向迈进。同时,它也为衡量群众体育锻炼水平设立了一个有形的尺度。1954年,政务院正式规定每天上午和下午工作时间各抽出10分钟做工间操,提倡早操和多种体育活动,把体育运动与文娱活动结合起来。1954—1955年,国家有关部门又编制推行了两套少年儿童广播体操,在青少年中掀起体育锻炼热潮,有上亿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会的特点。(6分)
(2)对材料二中吴玉章 提议定 五四 为体育节 加以解释。(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状况。(4分)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宗教改革造成了教会分裂,形成不同的宗教阵营,民族君主国的兴起进一步削弱了教会的影响,最终导致三十年战争的爆发,这一切极大地冲击了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爆发于1618年的三十年战争使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卷入其中,可谓第一次全欧大战。战争最终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终,欧洲诸国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主权原则并承认了新教与天主教享有同等权利,从而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材料二
1789年欧洲最强大的封建专制国家法国爆发了大革命,随后进行的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极大地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冲击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所确立的相对稳定的欧洲多极均势格局。1815年欧洲列强通过多次反法同盟战争,以集体干涉手段打败拿破仑帝国,并在此基础上重建欧洲均势,形成了维也纳体系,维护了大国的利益。通过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创制了给欧洲带来长达几十年和平的欧洲协调体制,即通过大国的一致行动来协调国际事务,维护欧洲和平与均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形成的相同原因。(4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其中能够体现国际法的内容。(4分)
(3)根据材料二,评价维也纳体系。(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唐长安城复原图

——摘编自王小甫《隋唐五代史》

结合材料,围绕 唐朝长安城的布局 自拟一个论题,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综合题

20.

阅读以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法国认为,自1949年以来,在欧洲、亚洲和其他地方已经出现或正在出现的变化,以及法国自身形势和力量的改变,说明缔结联盟后所采取的军事部署已不合时宜。因此,法国打算在其领土上恢复全部主权,而目前法国的主权正由于盟国驻军而遭受损害;同时,法国还打算退出 一体化 指挥体系,并不再把其军队交由北约使用。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材料二
1963年底至1964年初,毛泽东提出: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中国领导人认为,第二个中间地带同美帝国主义的矛盾,也应该充分加以利用,使它成为间接同盟军。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局势。(4分)
(2) 中国领导人认为,第二个中间地带同美帝国主义的矛盾,也应该充分加以利用,使它成为间接同盟军 。根据上述材料,评述这一主张的可行性。(要求:赞成或反对这一主张均可,并阐述理由)(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