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4 浏览数:22

一、选择题

1.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3.

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

4.

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

A.割地赔款B.开设工厂C.协定关税D.开埠通商

5.

有学者认为 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为文化上的落后 ,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①创立拜上帝教
②奉行平均主义
③重建等级礼制
④提倡效法西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

有人说,英法两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海盗式的掠夺 ,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获取大量赔款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割让香港岛

7.

从1840年起,有着光辉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近代化的艰辛探索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

8.

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C.中国清政府的腐朽D.日本侵华刺激了列强

9.

2012年9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第67届联大发表讲话指出: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1894年日本通过发动战争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将钓鱼岛割让给日本。 这里的战争和条约指的是(  )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10.

开启中国近代化探索之门的洋务运动选择 自强、求富 的途径是(  )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改变清朝的经济政策C.鼓励大商人开矿办厂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11.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变法救国B.民主科学C.三民主义D.扶清灭洋

12.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B.萍浏醴起义C.黄花岗起义D.镇南关起义

13.

辛亥革命 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材料描述了辛亥革命的(  )

A.背景B.经过C.意义D.目的

14.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上述材料应出自(  )

A.《大总统誓词》B.《清帝退位诏书》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①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②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③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A.救亡图存B.走向共和C.军阀割据D.军队建设

16.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指出:写文章 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C.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7.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 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为中共的诞生做了思想基础D.使民主和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18.

当数十名学生在警察署斥责曹、陆等卖国罪行时,警察和士兵在旁倾听,非但没有拘捕他们,且多颔首称是。 这一真实的历史场景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时期B.护国战争时期C.维新变法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

19.

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  )

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B.其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20.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 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二、综合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历史
202412102017365784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日本同中国一样,也曾遭到西方的侵略。但是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制定所谓的大陆政策,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材料三 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比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1)结合所学回答,图1所示的虎门销烟直接引发了什么战争?虎门销烟的事件胜利有什么重要意义?
(2)图2、图3分别反映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是中国历史上哪一个阶级领导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体现的是什么战争?这次战争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长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辛亥革命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1)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李鸿章和梁启超对中国贫穷和落后原因的分析有何不同?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这两大政治派别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先后开展了什么运动?
(3)运用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三中这三场运动分别学习西方的那些先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摘自《民报·发刊词》
材料二 当时湖北新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1.5万人,纯粹革命党人将近2000人,经过联络而同情革命的约4000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1000多人,其余则是摇摆不定。
——摘自《辛亥首义回忆录》
材料三 武昌起义后,一个月之内,湖南、陕西......山东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摘自《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同意材料三中 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这一观点吗?并说明理由。

24.

在嘉兴南湖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 红船 正式起航。某历史兴趣小组以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成立条件]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准备。1920年,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
[大会遗址]
202412102017365784

上海会址                              嘉兴南湖游船

[会议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

项目

内容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A

中心工作

B

[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什么时候开幕?会议的地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3)请你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中A和B处填写完整。
(4)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中,你是如何理解当中的 字的?
(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