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山西省晋城市高一第一学期选科调研暨12月月考历史试题(16+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60

一、单选题

1.

考古发现龙山文化中的山西陶寺遗址,大型墓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和装饰品以及整猪骨架等。大型墓已发现9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经鉴定墓主都是男性。小型墓墓坑小而狭长,大多没有木质葬具和随葬品,这类墓约占墓葬总数的90%。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

A.社会等级分化明显B.国家组织能力比较强C.礼乐制度较为完善D.已出现复杂阶级分化

2.

《礼记·王制》记载: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据此可知该制度(  )

A.推动了宗族内部凝聚力的加强B.反映了中央集权趋势的不断强化C.具备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典型特征D.体现了分封宗法制下的统治秩序

3.

战国时期,有学者主张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这一主张体现了(  )

A.孔子 为政以德 B.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C.墨子的节用思想D.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

史学家钱穆曾说: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 其意在强调秦汉(  )

A.奠定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B.大一统 政体确立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峰D.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5.

汉朝文帝时曾诏 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并且规定县乃至乡要根据人口规模 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据此可知(  )

A.察举制已经基本确立B.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完善C.官员选拔方式多样性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扩大

6.

魏晋时期,关中地区出现了 百姓不专农殖,乃无车牛 的情况。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凋敝,田地荒芜。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重要农业区,大部分都成为游牧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豪强士族的不断发展B.自然灾害频发C.政局的动荡影响经济D.南方得到开发

7.

山西省大同市出土的北魏时期的宋绍祖(幽州刺史,爵位为敦煌公)石椁壁画,其内容左壁为五人在舞蹈跳跃,上身穿交领宽袖长袍,下身着长裤,长裤在膝盖处扎住;正面壁画有两个博衣高冠、面相丰满的汉族中年男子席地而坐,左方之人膝上平放一筝,右方之人人物服装与南朝 竹林七贤 图中服装相似。该壁画反映出当时(  )
202412131331104249

宋绍祖石椁北壁奏乐图线图

A.繁盛的少数民族经济B.鲜明的文化地域特色C.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D.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

8.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 贞观之治 。史书记载,唐太宗多次强调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实理(治)乱所系,尤需得人 。这反映了唐太宗(  )

A.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B.戒奢从简以身作则的原则C.整顿吏治的坚定决心D.重视人才虚心纳谏的理念

9.

唐代外来人才颇有发挥余地。波斯王子卑路斯在唐朝担任左威卫将军;新罗人崔致远唐僖宗年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大食人李彦升在科举考试一举成名,成为翰林院学士;越南人姜公辅进士及第,授同平章事。这反映了唐代(  )

A.政府注重与少数民族的交流B.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D.奉行开放包容的统治策略

10.

元朝许衡在其著作《时务五事》中曾说: 国朝(元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 因此元朝(  )

A.采用因俗而治的民族策略B.借鉴了汉族典章制度C.实行民族差别 四等人制 D.扩大了地方自主权力

11.

唐宋时期,六部长官一般无权向皇帝直接奏事。到明代,六部直属皇帝,其长官可直接上书皇帝。这主要是因为(  )

A.内阁制度的建立B.宰相制度的废除C.行省制度的取消D.厂卫机构的设立

12.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逼迁沿海居民,尽毁沿海民房物资和船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则规定“(迁民复归故土)甚为紧要,应察明原业,各还其主 。出现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打击海上走私活动B.殖民者在沿海活动的频繁C.海禁政策名存实亡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13.

清廷于1900年6月21日发布对外宣战诏书,但南方督抚拒不承认。6月26日,在南方督抚的授意下,上海道台与各国领事举行议谈,双方均承认 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 。这一事件导致(  )

A.列强侵华方式出现变化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C.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D.清政府的统治得到了加强

14.

下图为发表于1908年的漫画《世界进步之比较》。画面由远及近依次是三种不同的交通工具:电车、蒸汽机车和独轮推车。电车风驰电掣,蒸汽机车满载而行,近处的独轮推车上,坐着的一人手持黄龙旗,悠闲自在,另一个人正奋力地推车,似乎在追赶前面的电车和火车。作者意在说明(  )

A.讽刺清廷对新政缺乏诚意B.清末新政推动了中国近代化C.社会对清末新政寄予厚望D.我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

15.

据统计1912年和1913年,中国新成立的工厂数就分别达到2001家和1249家。1913年至1915年,全国平均每年注册工厂为41.3家,到1916年全国的工厂数达16957家。1918年,全国工厂资本数达1.5亿元以上。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施B.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壮大C.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D.北洋政府对实业的重视

16.

陈独秀1917年在其著作中曾说:“(张勋、康有为)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 该观点(  )

A.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C.加速了袁世凯尊孔复古运动的破产D.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史料:《史记·淮南列传》云:(秦)在以 五十万人守五岭 地之后,秦末,南海尉任嚣、龙川(今广东龙川县)县令赵佗使人上书, 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可其万五千人 。《全唐文》卷八百一十六《越井记》云: 秦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之与百粤杂处,而龙川有中县之民四家,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三十五代矣。

——摘编自杨东晨《论先秦至秦汉时期岭南的民族及其经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与秦朝相关的历史信息,并简析其意义。(10分)
(2)补充一条有助于加强秦对该地区管理的措施,并加以说明。(6分)

18.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因为(北宋)在夺取政权之初,对内部的篡夺成风的局势必须刹住,对外部的分崩离析局面也必须加以结束,而且还要防范其重演。所以赵匡胤在即位之后,在政治、军事和财政经济诸方面的立法都贯串着一个总的原则: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

——邓广铭《宋史十讲》

材料二
大抵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故吕、武之变不生于肘腋;其国体顺,故莽、卓之祸不作于朝廷。吏以仁为治而苍鹰乳虎之暴无所施于郡国,人以法相守而椎埋结驷之侠无所容于闾巷。其制世定俗,盖有汉、唐之所不能臻者。独其弱势宜矫而烦议当黜,事权恶其过夺而文法恶其太拘,要以矫枉而得于正则善矣。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宋建国之初面临的问题。(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的治国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北宋的治国措施。(6分)

三、综合题

19.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康熙帝决意开展测绘中国大地的工作。他命人从广州购入测绘仪器,自己也学习测定经纬度技术,先让传教士测绘京师附近地图,由他亲自校勘。他认定新地图确实远胜旧图,于是决定依靠传教士用西法测绘全国地图。他们采用三角法测量,先后对华北、东北、西北、华东、西南等地进行测绘,又让学过西法的两名喇嘛到西藏进行测绘。1714年还测绘了台湾西部。1719年分图完成,最后由雷孝思等合成《皇舆全览图》, 全图一、离合凡三十二帧,别为分省图,各省一帧 。这是中国首次在实测基础上,以经纬线斜交的梯形投影法绘制的全中国地图。18世纪初完成全中国的三角测量,这在当时走在世界许多国家前列。另外,在测量中发现经线一度的长距不等:纬度越高每条经线的直线距离越长。这些测量结果可作为牛顿的 地球扁圆说 的证明,在世界地理学上此项测绘工程也颇具意义的。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部分

时期

概况

三代及之前

传说大禹铸九鼎,鼎上即有九州地图,称《山海图》

春秋战国

当时地图已经初步具有比例的概念,地围的基本要素已经具备,种类为军事图和各国各地区图

秦汉

汉代的地图种类更多,出现了地形图、城市图、宫殿图等,涉及的地域也扩大到汉朝周边

魏晋

西晋裴秀提出了制图六体的理论,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图集

隋唐

隋唐时期的地图有了等高线的概念,有的还附有文字,记载了户口、赋税、山川等,形成了全国性的图经或图志,并成为朝廷制定和实施政令的依据

南宋时期,印刷地图出现

明清

《广舆图》开创了系统地使用图例和计里画方的制图方法,并经印刷而大量发行《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现存的闻名世界的实用航海图;利玛窦用西法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康熙令中国官员和西方传教士测绘完成《皇舆全览图》,此为我国第一幅实测全国地图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皇舆全览图》绘制的条件。(6分)。简评《皇舆全览图》的意义。(4分)。
(2)围绕中国古代地图测绘的史实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