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西
“三新
”协同体高二上联考·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旧制度
”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成本昂贵。……大革命时期法律至上的理念,加强了民众对于法律统一的诉求,加快了民法典的制订进程。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
《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或《民法典》)一出台,就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并被广泛流传。19世纪的法国是一个强国,它的力量使《拿破仑法典》易于影响其他国家。如在巴登适用的《巴登地方法》实际上是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的一个翻本。正像拿破仑所夸耀的:我的光荣不在于打胜了四十个战役,滑铁卢会摧毁这么多的胜利。但不会被任何东西摧毁,会永远存在的,是我的民法典。
——摘编自【美】斯科特《文件中的历史》;王巧玲《<拿破仑法典>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而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编纂民法典,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
——摘编自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编纂《民法典》的背景,并分析《拿破仑法典》广泛流传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必要性。(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