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荒救灾与社会治理】(15分)
材料一
为应对频繁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粮荒,除兴修水利工程外,中国古代仓储体系建设也十分发达,宋元以来,除常平仓外,义仓、社仓在乡村普及。秦汉以来,国家层面还构建了蠲免、赈济与安辑等灾蠲制度,具体包括雨雪粮价奏报制度、报灾检灾制度等,民间往往也积极施粥捐赈。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宋太祖招抚流民返乡,自由耕垦,减免赋税,南方地区圩田、柜田、架田、湖田、涂田、沙田以及梯田大量涌现。除此以外,中国古代还有3次引种域外新作物的高潮:秦汉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民众也通过采集野生植物扩大食物来源。
——摘编自杨国安《地尽其力,仓备饥馑——中国古代备荒救灾的历史经验》
材料二
1949年12月,全国七八百万人陷入
“无吃缺吃
”的严峻境地,1950年2月27日,董必武公布了具体的救灾方针,即
“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
”。除发展农业生产外,山东等地还开展了100多种副业生产。各级政府动员各阶层捐献钱财、衣物和粮食,不仅涵盖机关、部队工作人员,而且成为一种群众性运动。各地呼吁非灾区节约捐助灾区、轻灾区支援重灾区、城市援助灾区、有粮户支援缺粮户、有劳力者帮助无劳力者,形成范围广、形式多样的互济互助网络。通过恢复和发展生产来救灾渡荒,1950年,全国粮食实现增产丰收,
“有些地区的丰收情形,竟为二十年来所未有
”。
——摘编自曹佐燕《“不饿死一个人”:新中国初期中共领导生产救灾的理念、实践和成效》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备荒救灾的主要举措。(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生产救灾的主要特征,简评新中国初期的备荒救灾。(1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