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协作体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一】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42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在华夏小共同体的 庇护扈从 关系上,经由酋邦联盟、羁縻制、分封制等前后相继的历史阶段,在华夏民族的集体经验中演化而来,并最终走上了中央集权的道路。这反映出早期中国(  )

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

2.

如表是西汉到宋初中枢权力官职名称及职权变化。据此可推知,这些变化(  )

朝代

官职名称

职权

官职名称

职权

西汉

丞相

总理百政

御史大夫

监察百官

宋初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总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

监察百官,参与司法

参知政事

协助丞相

谏官

纠察百官、监督皇权

枢密使

负责军事事务

A.提高了地方治理水平B.促进了国家决策优化C.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D.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3.

据《魏书·高祖本纪》记载,太和十年(公元486年) 九月辛卯,诏起明堂辟雍 ,北魏统治者首次明确下达了仿照中原汉魏旧制,建立明堂与辟雍的诏令,而明堂辟雍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由此可见,北魏统治者(  )

A.革除鲜卑族的旧俗B.注重缓解民族矛盾C.加强对中原的统治D.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4.

《南赣乡约》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担任南赣巡抚时撰写的乡约著作。其中记载 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 据此可知,该乡约(  )

A.利于教化百姓和社会稳定B.凸显了乡村自治的理念C.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哲理化D.是基层管理制度的创新

5.

在记载清朝政务管理的官方文献《清实录》中,顺康雍三朝 人丁 一词平均每年出现2至3次,乾隆朝为年均1次;其后各朝平均每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出现1次,如光绪朝历时34年,仅使用过9次。下列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

A.政治腐败忽视户籍管理B.推行 摊丁入亩 所致C.实录记载脱离实际情况D.人丁不足引发社会混乱

6.

戊戌维新期间,光绪帝对官僚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898年6月,仅京师一地被裁撤衙门就达十余处,被裁的官员胥吏 将及万人 ,以致 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地方督抚看到京师乱象后,其原本的观望态度变成敷衍,裁撤诏令在地方成为一纸空文。由此可知,戊戌变法改革官僚机构失败的原因是(  )

A.缺乏民众的支持B.维新派的软弱性C.守旧势力的强大D.光绪帝缺乏实权

7.

民国初年,社会上出现女子北伐队、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妇女团体;孙中山在给一些妇女团体的回信中提出: 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之有参政权,盖事所必至。 材料反映了(  )

A.妇女已经获得参政权B.参政主体出现多样化C.女性争取参政的努力D.改变了对女性的歧视

8.

1942年夏,江苏各抗日根据地参照陕甘宁边区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经验,一般实行参议会—行政委员会—行政公署—专员公署—县政府的政权体制。这一举措旨在(  )

A.加强根据地的政权建设B.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度C.确立人民民主专政政体D.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9.

1952年宋庆龄创办了对外报道刊物《中国建设》。1960年至1980年,先后有西班牙文版、法文版、阿文版、俄文版和葡萄牙文版创刊,发行范围达到118个国家。这一刊物的发行(  )

A.宣传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促进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C.推动了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D.成为世界了解新中国的窗口

10.

1992年以来,中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首先,国家商业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改革,1993年,撤销原商业部、物资部,尽可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同时组建国内贸易部,主管全国商品流通,结束了生活资料流通和生产资料流通长期分割管理的局面。这些措施旨在(  )

A.提升人民生活质量B.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C.巩固计划经济体制D.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11.

2023年6月,百色市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纪念黄文秀。百色市委向3000多名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赠送了《黄文秀扶贫日记》,希望他们传承弘扬好黄文秀优秀品质,跑好 接力赛 。这体现了(  )

A.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升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形成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和发展D.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改变

12.

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民主的现代形式……除十将军外所有官吏均通过抽签选出,所有公职的任期均限定一年……既然雅典人对被少数声名显赫的人统治不感兴趣,由所有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就差不多每周都开会并对所有重大决定进行投票表决。这体现了古代雅典(  )

A.重视维护公民利益B.具有直接民主色彩C.贯彻城邦至上原则D.实行权力分立制约

13.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

A.调节了罗马社会纠纷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旨在维护平民的利益D.中断了习惯法的内容

14.

西欧封建社会早期,土地是主要财富。国王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这些人又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但是,每一个封建主无异于一个小国君,各自为政。有的封建主势力很大,竟敢向国王提出挑战。这体现(  )

A.贵族权力得到提升B.世俗王权形同虚设C.封建自治特征明显D.封君封臣关系稳定

15.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研究历史问题使用的材料。据此推断,该小组的研究最有可能是(  )

A.法兰西共和路之艰难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D.英国完善君主立宪制

16.

对下图漫画的解释中,比较合适的是(  )

A.国际货币体系已开始走向制度化B.经济形势要求重建国际货币体系C.新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导D.人民币和欧元结盟共同对抗美元

二、材料阅读

17.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通过文物,我们可以更真实地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文化,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里耶秦简户籍簿

汉委奴国王金印





材料二
下图文物为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展现了 汉武帝(前131年—前87年在位)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 祭天金人 ”和 汉宣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不知祭天金人名号故派张骞(生年约为前164年~前114年)出使西域问佛 的场景。

(1)从材料一①—④中任选三处文物,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历史意义。(6分)
(2)如何认识材料二中《张骞出使西域图》的史料价值?并据此谈谈史料研究的正确态度。(6分)

18.

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大的历史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一直在寻找中国富强的道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内忧外患、封建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一场 自救运动 ,洋务派官僚在 中体西用 的思想指导下进行 求强 求富 的运动,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及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一些成就,是近代中国进行的第一次经济改革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社会变革。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统治,……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摘编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具有 早期现代化 的特征,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是如何 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 的。(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外语教育语种的演变往往受到外交政策的影响。以下表格反映了建国后到七八十年代我国外语教育语种的演变和主要外交政策的变化。

我国外语教育语种

我国的主要外交方针

19491955年,俄语一枝独秀。

一边倒

1956年,俄语占1/32/3为英语和其他语言。

1953年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62年,周恩来指示要在1020年内把世界上主要语种都办起来;

1964年《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

两个拳头出击反美帝反苏

1979年,以英语为主,日、法、德等多种外语全面发展的格局日趋形成。

实行对外开放,开展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摘编自孙国宽、王琴《从我国外语教育语种的演变管窥我国外交政策》

请阅读分析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历史的一种贡献,它正式确立于秦汉时代。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文官制度迅速走向成熟,其中的科举制度在之后的社会变迁中发挥着稳定器和发动机的作用。皇权是塑造文官制度最重要的外在力量,文官制度因皇权的需要而生,而与皇权的兴衰起伏密切相关。儒家思想是文官士大夫群体的意识形态支柱,更塑造了文官制度的诸多内容。文官制度贯彻了传统政治的理念与宗旨,具有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这或许是文官制度最大的精神意义。文官制度中包含着追求效率、清廉、民本等原则,文官士大夫在实践中秉承的中庸、谦让、勤勉等人生态度,沉淀为中国历史的宝贵遗产。

——摘编自张程《中国古代文官制度》

材料二
近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中国的科举制被介绍到了欧洲。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欧洲人开始放弃腐朽的赐官制,进行文官制改革,确立从竞争性考试中选拔文职官员的制度。法国早在1791年就进行了文职人员考试,之后有德国等。虽然法国、德国早期就吸收中国科举制精髓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但是较不稳定和正规,对其他国家影响也较小。而英国在19世纪处鼎盛时期,号称 日不落帝国 ,它于1855年以后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又较系统而卓有成效,因而后来被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所仿效。英国成为中国科举制度对欧美文官考试制度影响的典型国家和重要中介。

——摘编自李永强、马慧玥《论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并谈谈中西文官制度给我们的启示。(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