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为吏之道,必精絮(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毋喜富,毋恶贫,正行修身,过(祸)去福存。
”
——《云梦睡虎地秦简》 (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齐人,劝课农桑,敦敷五教。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姓,录囚徒,恤鳏寡,阅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其吏在官公廉正已清直守节者必察之;其贪秽谄谀求名徇私者,亦谨而察之。
——《唐六典》
材料二
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发轫于瑞典,它归属于议会,只接受议会的指示和监督,工作对议会负责。议会不干涉监察专员的具体工作,但设立特别委员会,监督行政监察专员的公务行为。行政监察专员的监督对象涵盖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同时还包括其他一切行使公共权力的机关和人员。出于竞争性政党选举的需要,监察专员可能成为执政党与在野党政策博弈的工具。每年行政监察专员都要向议会提交一份年度工作报告,经议会的常设委员会审查后向公众公开公示,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经常被立法文件所引用。
——摘编自刘卉《瑞典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对行政不当提出批评警告》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出现了一段时期的历史空白。1986年12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的决定》,恢复行政监察体制。国务院及监察部以廉政监察为重点,全面开展监察立法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的成绩。199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按照
“三个有利于
”的原则,实行中央纪律委员会和监察部合署办公。1993年1月,中纪委和监察部正式合署办公。1997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行政监察法制化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个台阶。
——摘编自司丽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变迁研究》 (1)指出材料一两则史料适合研究的主题,并说明两则史料对该主题的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瑞典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变迁的动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