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6 浏览数:136

一、选择题

1.

考古学家发现我国早期人类都是成群结对地生活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比如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恶劣B.生产力水平低下C.远古时期猛兽多D.早期人类不会种植粮食作物

2.

如图是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由此可说明(  )

长江流域出土的陶蚕蛹

距今约6800—6300

黄河流域出土的石蚕蛹

距今约6000

辽河流域出土的玉蚕

距今55005000

A.我国养蚕业的起源B.农业生产以养蚕为主C.南方丝织业的发展D.丝绸是重要贸易商品

3.

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景仰、传承和颂扬。大禹吸取父亲用 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 通大川,决(疏通)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 (《吕氏春秋·古乐》)),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的大再治水的精神是(  )

A.公而忘私B.勇于创新C.严于律己D.宽以待人

4.

《新全球史》记载,周朝统治者把被征服地区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这些属国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到周朝王宫觐见,以此表明他们对朝廷的继续效忠。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将联盟首领之位传给贤德的人B.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C.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D.逐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5.

下图甲骨文所采取的造字方法是(  )




A.形声B.象形C.会意D.假借

6.

据如图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齐国、晋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战国时期的铁犁铧

A.商品经济繁荣B.社会生活丰富C.手工技艺高超D.农业技术革新

7.

《容斋随笔》曾谈到,与山东六国用人专用宗族不同,秦国任用的商鞅为卫国人,张仪、范雎是魏国人,吕不韦是韩国人、李斯是楚国人。以上材料反映出秦国(  )

A.人心思定B.骁勇善战C.广纳贤才D.墨守成规

8.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同学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 封建正统思想的奠基者 法治思想的建立者 朴素辩证法的提出者 兼爱非攻的倡导者 。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

A.儒,道、墨、法B.法、儒、道、墨C.儒、法、道、墨D.道、法、墨、儒

9.

如图所示是秦朝时期的四方古印文,可以直接印证关于秦朝的历史是(  )

①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 ②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③在中央设置了丞相等职务 ④在地方确立了郡县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反映的史实是(  )

历史典故

出处

揭竿而起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A.国人暴动B.长平之战C.陈胜、吴广起义D.黄巾起义

11.

示意图能够勾勒出史事之间的关系。以下对西汉初年史事梳理的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
202412231603302389

A.轻徭薄赋B.文景之治C.尊崇儒术D.光武中兴

12.

历史上有 秦皇汉武 之称。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削弱诸侯国势力的手段高明。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主要目的是(  )

A.分封刘姓子弟,巩固统治B.平定叛乱,保持稳定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集权D.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

13.

以下关于东汉的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州牧割据B.州牧割据——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州牧割据——黄巾起义D.黄巾起义——光武中兴——州牧割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4.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 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A.巩固了国家统一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C.促进了物种交流D.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

15.

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许多更知名人的恩惠更大。 该项发明(  )

A.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发B.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C.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促进了亚非拉的贸易往来

16.

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D.孙权称王,国号吴

17.

以下史料可研究的主题是(  )

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迁B.国内商业贸易的往来C.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D.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

18.

内迁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皇帝和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进而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改革。有关这次改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整顿吏治,厉行法治B.加强集权,招抚流民C.大力兴办学校,提倡佛学D.缓和了胡汉之间的矛盾

19.

南朝《宋书》载:扬州三吴地区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荆州 田土肥美 ,地跨 南楚之富 。这反映出(  )

A.我国经济重心南移任务完成B.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C.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西晋王朝保护大地主的利益

20.

飞天是我国石窟艺术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以下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大同云冈石窟中北魏早期的飞天舞姿雄健,具有游牧民族的审美特色
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中,飞天的服饰,舞具都有中原汉风

A.书法艺术成熟B.北方民族交融C.江南经济开发D.南北政权对峙

二、综合题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哪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材料一中, 天下为家 指的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制度的开始?
(3)材料二的图片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4)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5)结合所学的知识,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建立便于地主阶级发展的新制度,进而确立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摘编自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皇帝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商鞅为 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 而采取的举措有哪些?根据材料一,分析商鞅采取这些举措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并分析这一制度的历史影响。
(3)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一百多名随从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获,遭到长达10余年的软禁……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 凿空 ,即空前的探险。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历经四年时间,他和他的副使先后到达乌孙、大宛等国……汉宣帝神爵二年,设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直接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以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汇的先河,极大地促进了东方文化大力向前发展。作为传递信息、传播精神、传承文化的通道,丝绸之路永远地载入了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史册。丝绸之路仍有可开发的新价值。

——摘编自张高陵《从玉石之路丝绸之路

(1)材料一中的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 凿空 ,这次 空前的探险 有什么重大作用?
(3)材料一中的 汉宣帝神爵二年 是哪一年? 西域都护 的设立有何意义?
(4)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路线。为什么材料二中说丝绸之路 永远地载入了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史册

24.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是长期形成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如图)

材料二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 ,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各个学派间相互争论和批判,又相互影响,形成了什么样的局面?图一人物代表哪家学派?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在教育上有哪些重要观点?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与材料一中哪幅图片人物的思想一致?反映了哪家思想?

25.

透视西汉盛世。
材料一

汉初的统治政策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初,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曾一度免除租税。景帝时又令田半租。汉初统治者重视农业。文帝曾亲耕藉田,以示重农。凡从事农业生产有成绩者,免除其徭役。汉初曾连续几次赦免罪人。文帝时又废肉刑;景帝时又减笞五百为三百,笞三百为二百,笞二百为一百。

——摘编自《中国通史》

西汉初期、中期的社会状况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着诸多新问题,以下历史人物为汉武帝解决难题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这些难题的解决,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人物

主张或功绩

主要作用

主父偃

削弱了诸侯王的力量,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董仲舒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桑弘羊

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县置均输盐铁官

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卫青、霍去病

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最骠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斩捕首虏十万余级

以郎应募,使月氏……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出使乌孙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汉书》《史记》

材料三 西汉的盛世,从文景之治开端,武帝即位后,调整了文景时期的政策,把西汉的盛世推向高峰。武帝晚期虽颇多失误,但国家元气未伤。在武帝之后,经过昭帝和宣帝的政策调整,保持了盛世的延续……西汉盛世前后持续了一百三十多年。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表现。说出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补全表格。
(3)依据材料三,指出作者认为西汉盛世出现的主要原因。

26.

地图上的历史。
材料一 下面分别是两个朝代的疆域形势图
202412231603302389
材料二 下图是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202412231603302389
(1) 根据材料一,分别说出图一图二两个朝代的名称。任选其中一个,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2) 对比材料一中的图二与图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疆域发生的变化。
(3) 观察材料二的地图,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将图中丝绸之路的路线用文字表达出来。
(4) 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