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同步测试 适用省份:吉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7 浏览数:50

一、选择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中共领导人宣布 中国共产党以一个政党的资格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其他各民主党派……一起,来决定中国一切重要的问题 。这说明中共(  )

A.决定与民主党派结合执政B.致力建立民主平等的政治C.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D.民主党派决定着建国成败

2.

下列法律文献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农民组织起来,年年都是好收成……”这是一首1954年的欧曲,它的创作背景是(  )

A.工业化的实行B.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C.农村乡镇企业兴起D.公私合营

4.

我国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C.国民经济的调整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5.

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B.制定了赎买政策C.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开启农业改革道路

6.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 铁人 王进喜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C.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精神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

7.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分田包干到户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增强企业活力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1980年,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 窗口 是(  )

A.深圳B.海南C.广州D.浦东

9.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 一带一路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投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我国(  )

A.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C.实施对外开放政策D.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10.

十九届五中全会后,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___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其中横线处应填(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实行平等互惠C.全面进行扫黑除恶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1.

2021年2月,习主席在讲话中表示: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全部整族脱贫,……实现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反映出(  )

A.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做主B.各民族的差异被消除C.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保护D.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2.

在谈判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关键构想,为谈判的成功和香港主权的和平移交打开大门 。材料中的 关键构想 是(  )

A.政治协商制度B.设立经济特区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一国两制

13.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MACAU是指(  )

A.厦门B.台湾C.香港D.澳门

14.

下列年代尺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取得的重大进展。其中对应1992年的是(  )

A.开启两岸政党交流B.达成九二共识C.汪辜会谈D.两岸实现 三通

15.

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担任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  )

A.导弹部队B.海军陆战队C.空降兵部队D.武警部队

16.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1953年,新中国首次向国际社会贡献的 中国智慧 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带一路 倡议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17.

孔子曾提出 君子和而不同 的思想,中国运用 求同存异 思想促使国际会议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B.26届联合国大会C.万隆会议D.亚信峰会

18.

1971年10月,刚果总统表示: 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是人类和平和正义事业的胜利。 材料中 中国人民的胜利 指的是(  )

A.抗日战争胜利B.中国重返联合国C.中日正式建交D.中美正式建交

19.

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改善两国关系成为共同的要求 ③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 ④中日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

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奏响了中华民族问天新乐章。中国首次成功发射卫星是在(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 时期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1.

如果要研究邓稼先为两弹研制作出的贡献,以下属于一手史料的是(  )

A.电影作品《邓稼先》B.邓稼先遗留手稿和日记C.《中外科学家故事——邓稼先》D.某同学课堂笔记提纲

22.

中国农民吃饭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 好政策 好种子 分别是指(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B.农业生产合作社;籼型杂交水稻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太空水稻D.企业经营责任制;太空水稻

23.

成功提取青蒿素,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的科学家是(  )

A.钟南山B.焦裕禄C.屠呦呦D.钱学森

24.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长篇小说《红岩》,话剧《茶馆》,……电影《英雄儿女》等,这主要得益于(  )

A.科教兴国战略实施B.九年义务教育普及C.863”计划制定D.实行 双百方针

25.

改革开放前,我国发行布票、粮票和油票的根本原因是(  )

A.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优越性B.防止人口流动C.经济发展水平低,商品严重匮乏D.满足收藏爱好者的需要

二、综合题

26.

《人民日报》被视作中国社会的风向标,是现代中国发展的见证者与记录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1949年8月1日,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社承担着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及时传播国内外重大事件信息并发表评论等重要职责。
(1)依据材料一,你可以提取哪些关于《人民日报》的信息?
材料二 中国《人民日报》社论: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报纸社论所评论的历史事件及该历史事件的国际意义。
材料三
202412231606232054
(3)上述《人民日报》的三则报道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几件大事?这几个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材料四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1953年1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社论中全国人民的 最高利益 指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 最高利益 所进行的建设规划是什么?这一规划取得了哪些成果?
材料五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新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5)材料五可以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体现在具体实践中的事件有哪些?
材料六 国内生产总值图表(依据《人民日报》数据绘制)

(6)对材料六图表进行解读。
(7)20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用一句话概括那一年国庆《人民日报》可能聚焦的主题报道。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以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特征构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1)材料一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哪些特征?(两点即可)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习近平《庆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围绕材料二内容提炼一个观点,并根据材料二及所学,任选四例史实进行论述。你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路追梦的历史有何感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完整,字数200字左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