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24

一、单选题

1.

通过对安徽金寨遗址史前陶器的分析,发现该遗址中出土的大汶口——龙山文化风格陶器为本地生产,具有良渚文化、大河村文化(河南郑州)风格的陶器是遗址本地生产的仿制品,而具有屈家岭文化(湖北京山)风格的白色系陶器则为外来产品。据此可知,当时该区域(  )

A.处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B.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C.出现文化多元汇集现象D.陶器生产呈现专业化

2.

公元前127—前96年,汉武帝先后把各地的 豪猎之民 并兼之家 和财产在三百万钱以上的富户迁到茂陵,使这些 强宗大姓,不能族居 。汉武帝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B.强化内部凝聚力C.削弱地方势力D.增强朝廷的权威

3.

贞观十三年(639年),王师旦主持进士考试,考生张昌龄、王公瑾很有才学,放榜时却名落孙山。王师旦对唐太宗解释说,尽管张、王诗写得好,然 其体(态度)轻薄,文章浮艳 ,不但不会成为有用之才,反而会影响社会风气。这反映了当时科举制(  )

A.提高了官员任用标准B.注重考察学子的家世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遵循德才兼备的原则

4.

宋代《名公书判清明集》从第四卷到第九卷共187件诉讼案,涉及田产纠纷的案件有110件。诸多买卖关系和合法与非法问题以及典卖、抵押等各种交易形式纷纷出现在民间田产交易中。这反映出,当时(  )

A.朝廷重视规范土地交易程序B.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C.农业中商品化生产较为普遍D.土地的经营方式以租佃制为主

5.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规定: 每年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 举行 乡饮酒礼 申明朝廷之法,敦叙长幼之节 。届时,知县要亲率众官吏及致仕居乡官员齐到县学申明亭,召集耆老民众,当众宣谕。上述举措(  )

A.延续了优抚弱势群体传统B.有利于完善封建礼仪制度C.推动了乡约与法律的合流D.有助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6.

雍正帝先后降旨革除了贪黩和庸碌的江西巡抚、山西巡抚、河道总督等多人,并对朝中各部官员进行裁减,命令各部首脑对下属官员详加甄别,将现有官员分为留任、调任、退休三类。这表明,当时(  )

A.地方行政制度不断调整B.官员管理制度严格C.吏治腐败问题得以解决D.官僚特权不断削弱

7.

1864年,在总理衙门官员崇厚的支持下,丁韪良翻译了美国人亨利·惠顿的《万国公法》。恰好在书成之际,丹麦三艘商船在天津大沽口被普鲁士军舰扣押。总理衙门援引《万国公法》提出抗议,迫使普鲁士释放商船并赔款。清政府此举(  )

A.受到近代外交观念影响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C.致力维护传统宗藩关系D.改善了中国外交环境

8.

1912年1月19日,《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颁布。其基本精神是使教育 合乎共和民国宗旨 ,废除了教育中 忠君 尊孔 读经 等行为,代之以 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 的思想原则。该文件的颁行(  )

A.助推文官培养机制建立B.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诉求C.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兴起D.缘于国家收回教育主权

9.

1916年,陈独秀指出:孔教之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决之问题,应在国体宪法问题解决之先。据此可知,陈独秀意在(  )

A.促进社会生活除旧布新B.推动国民的思想解放C.推翻北洋军阀独裁统治D.倡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10.

如图为黄镇将军创作于1935年5月的画作《红军彝族游击队》。该作品可以用来说明,长征(  )

A.增加了工农红军的数量B.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C.使彝族实现了区域自治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11.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大行政区的高校布局调整情况(单位:所)其调整(  )

年度

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1949

27

20

74

34

42

8

1953

41

26

18

33

20

14

1957

49

28

58

45

28

22

A.反映了教育现代化的推进B.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C.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D.适应了三线建设的要求

12.

在西亚哈拉夫文化时期(大约在公元前5000—前4400年),三角块面作为一种几何元素,在两河流域陶器上就已出现。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发现的陶器碎片(左图)上,就有三角块面和十字纹的组合。往东,在阿尔帕契亚也出土了类似图像的陶碗(下图)。据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  )

恰加尔巴扎尔发现的哈拉夫时期陶器碎片

阿尔帕契亚出土的陶碗

A.区域文化存在交流互动B.定居生活出现C.文明呈现出多样性特征D.初步实现统一

13.

根据1890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天皇 是整合政治、军事、外交等全盘国策的终极性存在 。议会的立法权仅仅是 协赞 天皇,内阁的行政权也不过是 辅弼 天皇,裁判所的司法权必须借助 天皇的名义 ”。据此可知,这部宪法(  )

A.继承了封建体制B.阻碍了经济近代化C.滋生了军国主义D.肯定了君主的地位

14.

据统计,19世纪60年代,德国在东非的贸易已超过所有欧洲国家,在西非的商站也达60个;19世纪最后20年内,英国输入西非地区的商品额增加了50%,往返于西非和英国之间的商船队的吨位增加了三倍。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列强改变经济侵略方式B.工业革命深入发展C.英德之间矛盾不断加深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5.

1917年7月,《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消息报》报道: 不负责任地巧言惑众,夸大宣传已经在前方战场结出血淋淋恶果。仇视、敌对和混乱无序弥漫全军上下。而军队的兵力、战斗力就像幻影一样忽然消散了。 这说明当时俄国(  )

A.社会主义革命势在必行B.苏维埃政权得到民众拥护C.和平民主成为社会共识D.沙皇政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16.

1955—1975年,美国科研及发展经费增加6.6倍,其中由政府提供的科研经费占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英国、法国、日本、西德等国用于科研和发展的支出也都迅速增加。西方国家此举(  )

A.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B.着眼于缓和社会矛盾C.巩固了资本主义阵营D.放松了对经济的干预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嘉靖年间,吏部尚书许赞说: 折纳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折为白银缴纳)之例,或宜于北方舟楫不通之处,而南方则非所宜,或可行之下江(长江下游)米贵之所,而上江(长江上游)则为不便。盖湖广、江西、江北地方舟楫可通,米价不致翔贵,且每石有折银七八钱者,有一两者,参差不齐,令既下而民尽以米变卖,非其所愿也。 内阁大学士徐阶在一封书函内也说: 漕粮折银,此意本欲为民便。不知适遇米贱之时,又在征纳之后,乃更为扰。

——据(明)陈子龙辑《皇明经世文编》

(1)根据材料,指出明代 折纳京储 存在的问题。(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明代的赋税措施,并分析其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所描绘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或主权国家体系,实际上涵盖了两个次级体系:殖民体系和后殖民体系。前者从地理大发现直至二战结束后,后者则自殖民体系瓦解后直至当今。在殖民体系下,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也是其对其他地区 落后民族 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侵略的借口和依据。这一体系是少部分国家享有主权、大部分国家主权被剥夺的等级体系,也是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在后殖民体系下,主权平等第一次在法律上得以牢固确立并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殖民掠夺和通过武力开疆拓土被视为非法,战争也被严格地加以限制;国家的崛起只能通过内修政治、外通贸易的方式和平实现。同时,密集的国际制度网络,也为后起大国实现其抱负和提升国际威望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场所,为其和平崛起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从材料中提取一项或几项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唐代早期,定窑产品以碗类为主,但造型不规整,装饰也很简单。晚唐至五代时期,定窑开始大量生产质量较高的精细白瓷, 卷边 模冲 等金银器所用的造型手法被定窑工匠所采用并结合自身瓷器的特点进行了改进。此外,定窑此时已尝试烧制黑釉瓷器。北宋初期,定窑实现了由煤代替木柴的燃料技术革命。烧煤使定窑瓷器釉色从白中闪青变为白中泛黄,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深受欢迎的产品特色。定窑在瓷器表面的刻花、印花等花纹装饰方面不断创新,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摘编自冯石岗等《河北陶瓷业兴衰史鉴》

材料二
1878年,开平矿务局建立。因为矿务局开凿煤井需要缸砖,于是唐山东缸窑一带第一家陶瓷作坊——陶成局抓住了这个机遇。唐山地下蕴藏的非金属矿资源吸引着企业的投资入驻。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后来该铁路把京、津、东北地区联系在一起。随着工矿企业的增加,唐山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活的发展需要各种日用陶瓷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也需要各种工业陶瓷。

——摘编自李巧《近代唐山窑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三
目前,河北省已形成综合型现代陶瓷产业集群,具有主体产业和相关产业配套发展的完备工业体系。唐山的无铅骨质瓷生产技术和卫生陶瓷高压注浆工艺国内领先,雕金、喷彩、曜变釉装饰技术被誉为 陶瓷三绝 。邯郸的磁州窑陶瓷艺术则孕育出先进适用的强化瓷和釉中彩制造工艺。坐落于唐山的华北理工大学、唐山陶瓷研究院教育科研机构,加之省内陶企所成立的技术研发机构无不彰显出一定的区域技术创新实力。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各界不断推进新时期京津冀创新型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摘编自李文杰等《科技创新驱动河北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宋时期定窑瓷器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唐山窑发展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河北陶瓷产业的科技资源优势。(4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急需进口大批发展工业用的机器设备、石油和钢材等。苏联也需要中国的稀有金属、农副产品和纺织品等。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合作,经济贸易问题是双方合作的重点。1950年中国对苏联的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9.8%,1952年即上升到54.8%,1955年达56.9%。此外,苏联通过货款的形式向我国提供各种物资,其中大部分是使用和消耗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军用物资。同时,通过贸易渠道向我国输入大批技术设备,用于改造我国原有工业和建设新的工业,先后帮助我国改建和新建256个工程项目,其中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便占了156项。

——摘编自黄定天《中苏经贸四十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中苏经济贸易合作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苏经济贸易合作的特点。(6分)

Baidu
map